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分析对比

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分析对比

人教版新老教材的分析对比
各位老师:
上午好!
2010级的四川高考,是新教材的第一年考试。

对这级的补习班应该怎么样来上课,我相信老师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试试方案和方法。

下面就我把我的一些想法说说,请在座各位老师和陈老师刘老师,指导一下。

我觉得我们上补习班的老师们,在上课之前应该先了解一下,新教材到底与老教材有什么地方不同。

它们的教学要求有什么变化。

做到心中有数,在我们复习的时候我们才能掌握好度,什么地方应该要补充新内容,什么地方的难度应该降下来。

不能想当然的说,这个点在老教材他都是重点,现在也肯定是。

下面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我对新老教材的一些分析比较。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老师们多指教。

高中化学新课标新人教版完成的教学任务有必修1、2和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共5本书的教学。

和老教材的比较总结如下:
在必修1中,第一章实验学化学与元来的老教材相比变化不是很大。

涉及的知识点包括1化学实验安全2物质分离与提纯(1)过滤和蒸发(2)物质的检验(3)蒸馏(4)萃取。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与老教材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里面增加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应用,虽然是新的知识,都是老教材里也涉及,对补习生来说难度不大,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略讲。

分散系和原来相比,胶体的性质要求比老教材要简单。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和老教材基本不变。

但是氧化还原反应对配平要求降低了。

我们在复习这部分的时候可以降低难度。

一些比较复杂的配平就没有必要再讲。

基本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让学生掌握即可。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Na Fe Mg Al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与老教材也是基本相同。

第四章本章主要介绍Si Cl S N 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减少,比如水泥玻璃陶瓷P的性质硫酸工业等相关知识相比老教材就减少了,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进行补充。

因为考试基本不作要求。

必修2和选修3选修4以及选修5可以整合后加以复习。

如果按书分章节进行会的话,时间上来不及,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比较零散,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也会比较差。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与老教材的要求差不多,不过在选修3里面新增加了元素周期表的区的划分,电离能和电负性等知识。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在这个地方把新增加的知识加进来,一起讲解。

没有必要单独几堂新课来讲解。

第二节的化学键知识点要求与原来差异不大。

主要是在选修3里,多了共价键电子云重叠方式不同的分类,δ键和π键。

选修3内容与老教材变化较大,基本为全新知识。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新增能层、能级、轨道等概念,构造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等。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新增周期表分区,对角线规则,电离能、电负性等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新增共价键的方向性、饱和性,σ键π键,键参数,等电子原
理,等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新增加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配合物理论。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新增分子内氢键,手性分子,无机含氧酸酸性
必修2的第一章和选修3的第一章联系比较紧密。

在复习的时候可以考虑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

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对补习生来说压力也不会很大。

且新老知识放在一起,也比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另外在选修3里的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在原来的基础上变化也是比较的大,第一节新增晶体有关知识,晶胞概念,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新增分子密堆积概念,冰的晶体结构,第三节金属晶体新增电子气理论,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第四节离子晶体新增决定晶体结构的几何因素、电性因素、键性因素,晶格能等。

老教材化学第三册第一章晶体类型与性质相对要简单的多。

但是我认为我们在处理的时候没有必要拓展的太宽太深,让学生掌握概念辨析和基本的晶体类型就可以了。

因为这几年课改区的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难度都不是很大。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我觉得与选修4的第一章放在一起,以选修4第一章为主。

与老教材相比,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盖斯定律的应用。

原来也有,只不过考试没有作要求。

学生对这个新增的知识点存在的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可以简单的糅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第二节的电化学与选修4的也可以有机结合。

在原来的基础上多了盐桥,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其他变化不是很大。

第三章化学反应限度和选修4的平衡有机结合复习,新增了化学平衡常数含义,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反应进行的方向。

减少的内容是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对这部分来说,学生掌握的比较差,又有新增内容,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多花些时间。

必修2和选修5的有机化学和原来相比,总体上大概一致,都是在这些地方有较大的变化:1、有机物的分类(1按谈的骨架分为链状和环状有机物;2按官能团分类:须知道醚、酮的官能团)
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顺反异构等。

3、有机物的键线式表示(以“资料卡片”形式出现)
4、有机物的命名: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5、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分离、提纯(a蒸馏b重结晶c萃取)(2)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a元素分析b质谱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3)分子结构的测定(a红外光谱b核磁共振氢谱)
6、二烯烃的1,2-加成和1,4加成(以“资料卡片”形式出现)
7、乙醇与浓氢溴酸的取代反应
8、丙酮(科学视野)
9、醛和Ca(OH)2反应方程式和老教材不一样,他把氢氧化钠加了进去。

这样处理后更合理了。

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10、有机合成(1)有机合成的过程(2)逆合成分析法
11、果糖
12、氨基酸的性质(1)两性(2)成肽反应
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14、核酸
15、缩聚反应
注意缩聚物结构式书写与以往不同,增加了端基原子或端基原子团。

16、酚醛树脂的制备
必修2的最后一章化学与看持续发展里面多了海水资源的利用,绿色化学,原子经济等知识点。

老教材虽然没有单独的章节,但是知识点都是有的。

在选修4里除了化学平衡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水溶液中离子的平衡。

他主要包括以下的一些内容:1. 弱电解质的电离,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2)弱电解质的电离3)电离常数。

其中电离常数是原来没有的。

其余与老教材的要求差不多。

2.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的电离离子积,2)溶液的酸碱性PH,3)试验测定酸碱反应曲线(中和滴定)。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要求变化不大。

在本章多了难溶物的溶解平衡。

他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以下:1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2沉淀反应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2)沉淀的溶解,(3)沉淀的转化
3 .溶度积(科学视野)这些内容在原来是没有的。

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可以从平衡入手。

他们利用的原理都是勒夏特勒原理。

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较为容易一点。

老教材第三册中的第五章硫酸工业在新教材中未出现。

第六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新教材未明确出现。

化学实验在新教材中的要求明显降低。

转化为探究形式。

相对老教材来说可能考试的难度会有所下降。

以上是我们补习班备课组对教材的一点分析以及在补习班教学中采取的一些措施。

还不是很完善。

正在进一步的改进中。

有不足之处,望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