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
大国崛起之俄国的发展之路分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彼得大帝时期
彼得一世回国后开始了一场社会变革
在经济上,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 的农村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提高商人政 治地位。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改革和发展文化教育 事业(例如:命令所有俄罗斯人,剪掉长胡子,强行推行欧洲 的礼仪服饰。) 在军事上, 特别是彼得一世发动对瑞典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急 剧地改变了俄国在欧洲的地位,使俄国从此在欧洲乃至世界崛 起改革军事,加强国防,夺取出海口。 在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行政机构。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 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 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 经济在大量出售资源的情况下得以迅速发展。2006年俄罗斯 的经济总量超过1990年解体前。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 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丰富的资源为俄罗 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 齐全。近年来俄罗斯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 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提出的是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世界 上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 各地。且俄国农牧业并重。
俄国的发展时期
彼得大帝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 期 各类政治制度探索 时期 列宁时期 斯大林时期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 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 娜,叶卡捷琳娜二世与 俄罗斯留里克王朝有血 缘关系为留里克王朝的 后裔,原名索非亚·弗 雷德里卡·奥古斯塔, 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普 鲁士王国的什切青, 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普 希金城,俄罗斯帝国女 皇,1762年至1796年在 位。
俄国的发展时期
彼得大帝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各类政治制度探索时期 列宁时期 斯大林时期
各类政治制度探索时期
俄国的发展时期
彼得大帝时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 期 各类政治制度探索 时期 列宁时期 斯大林时期
彼得大帝时期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 得一世的尊称。 彼得一世(1672─1725) 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奇·罗曼 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 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 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 (1682─1725)。俄国沙皇 (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 国皇帝(1721年—1725年),著 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 握实权。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 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 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 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 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俄国的发展时期
十七世纪下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 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并占有广阔市 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 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 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 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有东正教会袭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 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也超不过三个人识字。 为了追赶上欧洲强国的现代化步伐,彼得大帝以学生身份 四处寻师问道。
彼得大帝时期
彼得一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 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他扶 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将俄国野蛮人民带向 了文明。 改革中,彼得一世排斥本国历史,用野蛮 和暴力的方式推动俄国文明的进程。 他留下了一个空前强大,但在精神上却失 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
彼得大帝时期
用野蛮的方式推动俄罗斯的改革。 在社会生活方面,他强制改变人民的生活 习惯,推行西欧的礼仪服饰; 在军队管理方面,完全参照欧洲强国的模 式编制和训练;在工业方面,建立了大量 的工厂。 彼得大帝的改革把所有人推向了忍耐的极 限,他强加给俄国人的压力,已经无人能 够承受。在他死后不久,俄国又回到改革 之前的状态。
寻道图强
大国崛起之俄国
说起俄国,大家会不会想起俄罗斯呢?
首先让我们看看俄国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
俄罗斯吧
其实概括起来: 现在的俄罗斯在 十月革命以前称 为俄国
国旗简介
• 俄罗斯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且相等 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自上而下分别为白、蓝、红三色。俄罗斯 幅员辽阔,国土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用三色横长 方形平行相连,表示了俄罗斯地理位置上的这一特点。白色代表 寒带一年四季白雪茫茫的自然景观;蓝色既代表亚寒带气候区, 又象征俄罗斯丰富的地下矿藏和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红色是 温带的标志,也象征俄罗斯历史的悠久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另 外一个说法是白色代表着自由,蓝色代表着守卫俄罗斯的圣母, 红色代表权力和力量。1991年8月21日比例为2:1的国旗正式启 用,并于1993年修改为现国旗比例(3:2)。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叶卡捷琳娜宣称自己是彼得一世的继承者,俄国将 重新回到彼得一世开创的道路上。她倡导平等,自 由,博爱的思想,试图采用与彼得大帝不同的方式 来推进改革。她大力发展教育,采用对内专制对外 扩张国土,追求俄罗斯的强大。 俄罗斯帝国从土耳其手中夺得了通往黑海的入海口, 三次瓜分波兰,北美洲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阿 留申群岛归属俄国版图。俄国成为地跨欧、亚、美 三洲的超级大帝国,女皇本人则成为俄国历史上第 二个被称为“大帝”的君主。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然而,农奴制带来的社会矛盾无法解决,俄 罗斯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依靠武力 扩张来维持大国地位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 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米亚 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 速跌落下来。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
女皇将俄国的版图进一步扩大,并使俄国在 此后成为欧洲事务的仲裁者。 女皇在文化上做的贡献,特别是女性文学上 的贡献,是俄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她亲笔起 草了写《法典起草指导书》。此书通篇浮现着 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平等、自由、博爱的思想。 同时,也拯救了彼得大帝在改革时造成的在精 神上失去平衡的俄罗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