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意见二OO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2009年工作总结2009年,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系以《铜陵学院2009年工作要点》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2009年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主线,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应用型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两个重点;强化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加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就业指导以及综合治理、防控甲流感等工作;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保持和维护学院稳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圆满完成了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学院党委的部署和学院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具体安排,在党委督导组的指导和全系共产党员、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从今年3月到8月,我系147名师生党员全部参加了学习实践活动。

这次教育活动,坚持从我院和我系的实际出发,认真组织,精心谋划。

对每个阶段都做出了具体的安排,三个阶段环环相扣,整个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措施、有总结,各项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井然有序。

着重抓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分析检查报告、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等关键环节。

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我系的党员干部做到了带头参加学习,带头作辅导报告,带头制定并落实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在学习讨论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带头发言,诚心诚意地开展谈心活动,联系个人实际查找问题和不足;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真心实意剖析原因,提出努力方向并认真进行整改。

带头边学边改,边议边改,边整边改。

全体党员都能态度端正,热情饱满地参加学习和大讨论。

创新方法,深化活动效果为了使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更大的实效,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听辅导讲座、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大讨论等,广泛征求意见,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落实方案。

对分析检查报告和整改落实方案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并分别对分析检查报告和整个活动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为100%。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增强了为学院建设和发展作贡献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定位;弘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集中精力进行整改,切实解决影响我系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了我系的建设和发展。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二、加强了应用性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1、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强化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今年我们按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要求,对现有的三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编写和修订,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和技能训练;对公共数学和公共计算机课程内容按照“够用、实用”的原则也进行了初步的调整;强化了院级重点课程《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高等数学》和省级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

同时,加强了对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2、加强了应用性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今年我系工作重点,主要是加强内涵建设。

即一方面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提升教师的学历、学位、职称和应用性能力。

今年一位教师读博,一位访学,4位晋升为副教授、10位晋升为讲师。

外聘教授1人、副教授2人。

到企事业单位挂职5人,请企业专家讲座2人。

3、组织教师到兄弟高校学习调研和参加学术活动在本年度,我系多次组织教师到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皖西学院、滁州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常州工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等高校学习参观,借鉴兄弟院校教学、科研、实训、实验等方面的经验,指导我系教学和各项工作。

同时我们还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全年有近40人次的教师外出学习和调研,使他们拓展了视野,开阔了眼界,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三、加强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一是抓教风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及监控。

每学期初,对教师的备课情况、教学日历填写情况进行检查;学期中,重点检查备课笔记撰写情况、课件制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期末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作业的布置批改情况。

每周都有工作安排,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和学院主管部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是抓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有处理,鼓励教师互相听课。

一年来我系教师基本上做到了备课笔记完整,教案规范,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听课任务。

三是抓实践性教学。

我们根据专业方向,加强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实习安排内容丰富具体,实习前进行动员,实习中教师跟随指导,实习后有总结。

能在校内安排的尽量在校内,校内实在不能安排的,想方设法同校外联系,把实习落到实处,注重实习效果。

在暑假,我们利用两周时间实验室对学生开放。

另外,我们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着眼,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考级,力争做到“一书多证”。

举办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网页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学科竞赛。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系成功地主办了两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上半年考生1238人,下半年考生1549人。

从宣传、组织报名到考试安排、试卷接送、监考、证书发放,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省市自考办领导来我院检查指导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整个组织过程规范、细致、严肃、认真,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为我院赢得了荣誉。

四是抓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今年,我们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实验室,筹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充实了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12个。

尤其是与上海“达内”公司联合举办的强化班,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五是对照学院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要求,我们组织全系教职工认真学习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从今年起就严格按照评估要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整。

建立了资料室,注意收集和整理各类文件资料,并做到及时归档保存,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做基础准备。

四、科研、教研工作和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研工作是我们工科专业的弱项。

一年来,我们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系教职员工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6篇,其中国重3篇(有1篇被EI检索)、国家级11篇;24人主编、参编教材8部;主持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4项、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7项;有3位青年教师参加了院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1人获三等奖,2人获优秀奖),有一位教师获优秀教案奖。

1位教师获学院“学术骨干”称号。

产、学、研及校地、校企合作也取得了较好成果。

今年先后与同领电脑、红星水暖公司等6家企业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

到年底一家结题,一家即将结题。

在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中,我系教师指导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一个国家二等奖(这是我们学院在科技学术活动中获得国家奖零的突破),省级一等奖2个,二等、三等奖各1个的优异成绩;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安徽分赛区)中我院选派的代表队,又分别取得了省非数学专业类二等奖2个;数学专业类三等奖1个的优异成绩。

在全省同类各参赛高校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兄弟院校的赞扬,为我院又一次争得荣誉。

五、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取得新进展对照学院评估指标体系分解任务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全系教职工学习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从今年起就严格按照评估要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整。

建立了资料室,注意收集和整理各类文件资料,并做到及时归档保存,为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做基础准备六、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持之以恒地抓学风建设各个环节的检查落实,尤其是抓早操出勤率、到课率和晚自习出勤率和考风考纪不放松。

除了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值班检查到课率和晚自习出勤率外,系领导深入教室、寝室检查督促。

充分尊重和依靠辅导员做好各项学生工作。

09年学生早操出勤率为96.96%,到课率为91.63%,晚自习率为92.61%。

考研录取率为15.4%,专升本录取率为34.4%。

坚持每周召开一次辅导员工作例会,系党政领导、全体辅导员和有关行政人员出席,及时沟通信息,发现苗头,及时解决和处理。

坚持每周二召开的团总支、学生会工作例会制度。

辅导员都能尽职尽力地完成好本职工作。

一年来,我系学生获国家级个人奖172个、省级个人奖5个、院级个人奖351个、院级集体奖11个;组织开展大规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6次,329名志愿者参加,志愿者全年鲜血量为58600毫升;组建了13支院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全系有762名学生参加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参与率为99.35%;全年组织系级以上校园文化活动29个,其中,承办院级校园文化活动4个;举办各类讲座、论坛5场次;学生科研立项7个,结项4个;通过捐岗助学、结对帮扶等方式,使37名学生获得勤工助学岗位。

七、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系党政领导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和指导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工作。

系党政联席会7次专题讨论、研究、部署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系领导班子成员承包到毕业班,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与此同时,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工作调研,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人才需求,掌握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倾向,结合专业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和培训工作。

2009年我系本、专科毕业生共314名,截止2009年8月底,全系初次就业率为97.13%,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6.44%,专科生就业率为100%。

有39名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21名专科毕业生考取专升本,1名毕业生被录用为选调生;截止2009年12月初,全系最终就业率为98.04%,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8.02%,专科生就业率为100%。

七、加强内部规章制度建设在这一年里,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我们在积极参加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联系本系实际,加强了本系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在教学、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从基础抓起,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先后制定了多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和严格管理。

例如每周工作安排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和学习制度、每周学生干部例会制度、教学检查制度、系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文明创建检查评比制度等,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这些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