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_周永坤_多选题

法理学_周永坤_多选题

法理学题库五:多项选择题1.统治阶级将社会上存在的某一道德规范赋予法律效力并形成法律文件,这时,该规范属于______。

(A、习惯法;B、成文法;C、道德规范;D、社会规范;E;不成文法。

)2.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A、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在法与经济的关系上表述不同;D、在法的本质上的认识不同;E、在法的发展规律上的认识不同。

)3.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但影响法的因素还包括______等。

(A、一国的政治制度;B、文化传统;C、宗教信仰;D、民族习惯;E、国际环境。

)4.资产阶级法的基本特征是______。

(A、维护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B、提倡法治原则;C、刑罚野蛮残酷;D、标榜契约自由;E、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法的社会作用表现为______。

(A、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B、照顾友好阶级的利益;C、压迫敌对阶级;D、调整社会公共事务;E、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标准、模式或准则。

) 6.当代中国法律的特征包括_____。

(A、利益内容的人民性;B、规律反映的科学性;C、道德标准的正义性;D、调整利益的复杂性;E、演进过程的复杂性)7.位于法律条文条款之后和该条具体规定之前的,用于标明该条具体内容的概括性词语,在法学上称为_____。

(A、卷;B、编;C、条标;D、条旨;E、款)8.以下法律渊源中,属于非正式渊源的有_____。

(A、判例;B、国际条约;C、认可的习惯;D、公平与正义等价值观念;E、权威性的法学著作)9.法律权利的特征包括_____。

(A、法定性;B、相对性;C、平等性;D、广泛性;E、可转让性) 10.从法学上说,行为意识包括_____三个层次。

(A、需要;B、动机;C、目的;D、故意;E、过失)11.诉讼的三个主要阶段是_____。

(A、立案;B、起诉;C、审判;D、裁决;E、执行)12.在归责原则上,一般公认的法律原则有_____。

(A、责任法定原则;B、主观恶性大小原则;C、因果联系原则;D、责任相称原则;E、责任自负原则)13.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

(A、权利主体;B、权利能力;C、行为能力;D、权利客体;E、权利与义务)14.带有资本主义因素法产生的三种例证是_____。

(A、商法的兴起;B、罗马法的制定与编纂;C、罗马法的复兴;D、资本原始积累法律的出现;E、《拿破仑法典》的制定)15.代表我国法律进化理论的法学研究成果是_____。

(A、自然经济类型的法与商品经济类型的法;B、身份法到契约法;C、压迫法到恢复法;D、义务本位的法和权利本位的法;E、人治的法到法治的法)16.法学是_______________。

(A、属于社会科学的专门科学知识体系;B、有阶级性政治性的一门学问;C、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保护社会成员正当权利的学问;D、体现着一定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要求的科学)17.法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

(A、从个别性调整发展为规范性调整;B、从自发调整发展为自觉调整;C、从一般规范性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的规范调整;D、从无强制性的规范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的规范调整)18.法与国家的共同性包括_____________。

(A、产生的原因相同;B、阶级属性相同;C、发展规律相同;D、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19.法的根本属性是__________。

(A、国家意志;B、统治阶级意志;C、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D、社会共同意志)20.法的价值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

(A、阶级性;B、多样性;C、主体性;D、客观性)21.法制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上层建筑的各个因素所组成的系统,从其构成来看,起码包括__________。

(A、现行法;B、历史法;C、法律实践;D、法律意识)22.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制力与剥削阶级国家的强制力主要区别表现在___________。

(A、行使主体不同;B、强制对象不同;C、强制目的不同;D、教育意义不同)23.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A、制定的主体不同;B、实施的保障不同;C、表现的形式不同;D、实施的手段不同)24.标志着当代我国科技立法的三件大事是_________。

(A、宪法将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列为战略目标之一;B、中共中央于1985年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C、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的制定与公布;D、《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制定与公布)25.所有的法律调整过程都具有以下阶段______。

(A、法律、法规开始生效阶段;B、产生法律关系阶段;C、权利义务获得实现阶段;D、法的适用阶段)26.以下机关、人员中,有法律提案权的包括______。

(A、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C、30名以上全国人大代表;D、最高人民检察院)27.构成调整性规范的逻辑结构因素一般包括______。

(A、假定;B、前提;C、处理;D、制裁)28.一国现行法律规范的协调和统一性表现在调整社会关系的______是统一的。

(A、法律思想;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意识)29.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______。

(A、自然人;B、法人;C、集体主体;D、国家)30.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区别包括:______。

(A、阶级基础不同;B、指导思想不同;C、对法的本质的认识不同;D、研究方法不同)31.法的形成的基本标志是______。

(A、按地域划分居民;B、公共权力的设立;C、一定社会规则由统治阶级制定和认可;D、规则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32.从总体上概括,法的职能可以分为______。

(A、调整的职能;B、保护的职能;C、阶级统治的职能;D、社会公共职能)33.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是______。

(A、利益决定着法及其发展;B、法决定着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C、利益对法的产生和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D、法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有能动作用)34.法的工具性价值和法本身的价值的关系是______。

(A、前者是主导方面,后者是从属方面;B、后者是主导方面,前者是从属方面;C、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基础;D、后者是实现前者的基础)35.自由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特征包括______。

(A、反对封建特权;B、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主张契约自由;D、主张法治原则)36.当代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有______。

(A、法治原则;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37.在各种社会意识中,______与法律意识的关系最为紧密。

(A、政治意识;B、宗教意识;C、文化意识;D、道德意识)38.法律调整按其作用于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式,可分为三种,即______。

(A、积极的义务;B、消极的义务;C、允许;D、禁止)39.以下法律活动中,属于法的创制的范畴的有______。

(A、制订;B、修改;C、认可;D、废止)40.立法技术根据立法的进程可以分为______。

(A、立法预测技术;B、立法规划技术;C、法律规范表述技术;D、宏观立法技术)41.技术规范在法律上被确认后,就成为______。

(A、社会规范;B、习惯规范;C、技术法规;D、法律规范)42.从法律解释的尺度进行划分,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______。

(A、字面解释;B、限制解释;C、规范解释;D、扩充解释)43.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_____。

(A、物质财富;B、非物质财富;C、行为;D、行为结果)44.下列属于恢复权利性制裁的有_______。

(A、赔礼道歉;B、消除危险;C、返还财产;D、交付违约金)45.从法的起源看,法______。

(A、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B、不是从来就有的,至少在原始社会就没有法;C、是阶级社会的产物,起源于奴隶社会;D、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46.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国家的产生;B、私有制的产生;C、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产生;D、生产力的发展)47.法的规范作用表现为:______。

(A、评价人们行为;B、指引人们行为;C、预测人们行为;D、教育人们行为)48.在法的实现中,______。

(A、利益是法的实现的动力和归宿;B、利益是法发挥作用的基础;C、是对各种利益作出取舍和协调;D、是法所体现和保护的利益的实现)49.法所体现的正义总是______。

(A、阶级社会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正义;B、阶级社会所共同存在的正义;C、统治阶级认为是正义的正义;D、全社会公认的正义)50.英美法系对法的结构的基本划分是______。

(A、公法;B、私法;C、普通法;D、衡平法)51.法的局限性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______。

(A、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观因素;B、法自身的各种属性的特点;C、由社会所制约的利用法进行调整的限度;D、法律虚无主义倾向)52.从人的认识过程的角度划分,法律意识可分为______。

(A、法律心理;B、法律思想体系;C、个人法律意识;D、社会法律意识)53.法律调整的方法取决于______。

(A、法律调整的对象;B、阶级力量对比的关系;C、国家所处的历史条件;D、国家的性质)54.按照法的创制权限是否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可以将立法体制分为______。

(A、单一的立法体制;B、复合的立法体制;C、独立的立法体制;D、制衡的立法体制)55.法律规范在逻辑上由______等因素构成。

(A、假定;B、前提;C、处理;D、制裁)56.法的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______等方面的不同。

(A、基本因素;B、主客观方面;C、稳定性程度;D、结构)57.法律关系依据其主体是单方具体化还是双方具体化可以划分为______。

(A、一般法律关系;B、具体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D、相对法律关系)58.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包括______。

(A、法律规范;B、权利主体;C、权利客体;D、法律事实)59.在西方,最早出现的法学一词通常是指古代拉丁语中的Jurisprudentia,其原意是______________。

(A、法律的渊源;B、法律的知识;C、法律的技术;D、法律的形式。

) 60.从各种类别的法律这一角度出发,法学可分为______________。

(A、国内法学;B、国际法学;C、法律史学;D、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

) 62.按照恩格斯的观点,法学产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

(A、立法发展成为复杂而广泛的整体;B、司法机构有了相对的独立性;C、社会上出现了一个专门的职业法学家集团;D、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有了相当的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