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小蜗牛班植物观察班本课程
课程背景:
从生命的角度透视,教育应该首先关怀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并实现生命的意义。
因此,在本质上讲,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生命特征都要放于一个合理的地位。
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儿童来说,生命教育极其重要,生命教育是他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以及优秀道德形成的必要途径。
课程目标:
1.通过儿歌,绘本等初步了解自己生命的形成过程,理解生命来之不易,从而珍爱生命。
2.通过儿歌,故事等形式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体会向日葵乐观,积极向上优秀品质。
3.了解其他一些花、草等植物(如梅花,菊花,松树等)从种子——开花(长叶)——结果的生长过程,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生长变化,养成爱护花草树木,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优良品质。
4.通过阅读和实践,了解一些常见农作物(如水稻,棉花,花生等)的生长特点与作用,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4. 将阅读、情感、思维、表达、活动整合为一体,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现欲望和动手实践能力,充分感知生活中的真善美。
课程内容与实施:
1.阅读——孩子语言发展的基石。
A.基于生命课程的绘本:
《生命是连在一起的》《两棵树》
《小种子》《一粒种子的旅行》《和植物跳支舞》
《植物天地》《彩虹色的花》《花婆婆》
《一片叶子落下来》《小威向前冲》《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快乐》《挖土机年年作响》
《小鲁的池塘》《我永远爱你》《我和种子共成长》等B.基于植物生命课程的诗歌:
小红薯
小红薯,爱淘气,红薯地里捉迷藏。
脑袋钻进泥土里,辫子拖在地面上。
玉米公公
玉米公公年老了,长长胡子胸前飘,石榴娃娃瞧见了,咧开嘴巴笑他老,香蕉娃娃懂礼貌,上前弯腰问声好
小豆芽
小豆芽,长得乖,钻进水里不出来,身子白白水灵灵
月季花
一朵红,一朵黄,朵朵花儿香又香。
刺儿多,刺儿尖,根根刺儿长又长。
折花的娃娃扎了手,浇花的娃娃闻花香
小松树
小松树,真可爱,不怕寒风吃,
不怕烈日晒,
听小鸟唱新歌,
看蓝天白云彩,
长啊长啊长,
长成一棵栋梁材。
牵牛花
牵牛花,像喇叭,紫花白花和蓝花,藤儿长,向上爬,又遮荫来又看花。
小松树
不戴小绒帽,
不戴小手套,
不穿滑雪衫,
不穿大棉被。
风里站着笑,
雪里不弯腰。
青青小松树,
身体真正好
萝卜白菜
红萝卜,大白菜,红的红来白的白。
吃萝卜,吃白菜,圆圆的脸儿真可爱。
孩子们可以从一开始就整体地学习语言、文字、画面、情感以及思想,为学生学习构建丰厚的智力背景,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儿童产生热爱生命、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
2.亲子共读,让读书更有温情。
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享受到这个过程,家长可以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共读一本书。
茶余饭后,孩子和家长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聊聊书中的故事,说说读书的收获。
在充满书香和温情的环境中,孩子会更幸福地成长,更能热爱我们的生活。
3.观察——孩子语言实践的途径。
(1)安排孩子收集植物的图片和资料,在活动中让孩子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外形特征及相关知识。
(2)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长变化,拍摄下图片并及时用户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观察心得。
(3)通过看录像、观赏花卉盆景及教师讲座,培养学生
对植物的兴趣。
4.种植——实践感知的最佳方式。
A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花苗,在教师指导下动手栽种(也可以和父母栽种),根据各类植物喜阴、喜阳、耐旱等不同习性,将它们摆放在指定地点的不同方位上;
B要求每个学生给自己的花盆贴标签;
C在日常实践中指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探索浇水、施肥、把握泥土湿度和植株对光照需求度的技术;凡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D指导学生观察花卉植株生长状况,及时做好记录(可以以图画的形式)。
5.写绘——孩子语言表达的温床。
我们通过“读”,留给孩子的是什么?给他们的启发是什么?他们又能从故事本身出发,创造哪些属于他们的东西?这一切,我们可以通过写绘作业获得。
一个完整的读写绘作品由三部分组成:
●绘画语言:用画面(一幅或者多幅)记录一种植物从种子到结果的过程。
●口头语言:孩子的讲述;有条件的一定要让孩子讲给爸爸妈妈听,他必须要讲述他的画面,可能是解释,可能是讲故事,一定有口头的语言。
通过写绘,儿童能表述自己整体的生命,讲述他完整的故事、想法和情感。
写绘作品是一个整合图画、语言、文字的特殊作品。
孩子借对象表达自己的认识,这对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们的写绘作业完全是他们童心的自然流露。
孩子们也可以利用他们的绘画作品向我们,向家长,向同伴,向自己诉说;利用他们的作品把自己的收获,自己的设想说出来;利用作品收藏自己成长的足迹。
6.表演——孩子语言活化的翅膀。
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乐意表现自己,他们看的大多数是故事性很强的童话、寓言、故事,很适合编排课本剧,即使有些短小的古诗、儿歌,看似简单,经过创造性地联想,也能编排出生动有趣的课本剧。
精彩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的美妙体验,更是心灵的震撼和气质的提升。
因此,演课本剧《植物妈妈有办法》既
能满足他们的表演欲望,又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成果展示:
1.选择一幅或多幅图完成一份读写绘作品,有能力的也可以自己想象完成,然后到语文老师处换取一张小书虫卡。
2.排练一部课本剧《植物妈妈有办法》。
2.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相关的图片。
3.根据观察所得,及时写下观察小日记。
4.植物小名片的展示。
课程评价:
一、评价原则
以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本课程活动为主要的评价原则,所以采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
二、评价内容
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知识、活动、能力四个方面确定评价内容,并根据,读写绘作业,观察作业,亲子作业等
来评价。
三、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个体评价,分为三星、四星和五星三个等级,采用单元性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和指导老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