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华金矿业有限公司册亨丫他金矿460吨日采选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贵州华金矿业有限公司册亨丫他金矿460吨日采选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贵州华金矿业有限公司册亨县丫他金矿460吨/日采选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2013年6月1 项目概况贵州华金矿业有限公司册亨县丫他金矿位于册亨县西南,与册亨县直线距离为17.5km。

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05°38′45″至 105°40′00″,北纬24°54′25″至 24°55′00″。

矿区面积为2km2,开采深度由1100m至 900m。

采矿460t/d、选矿1000 t/d,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采用两段一闭路破碎筛分,采用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四次精选进行浮选,最终产品为金精矿。

2 项目组成本项目包括采矿场地、选矿厂、办公生活区、排土场、道路系统部分。

见表1。

(1)采矿场地采矿场地主要包括Ⅰ号露采场、Ⅱ号露采场、III号露采场。

①Ⅰ号露采场Ⅰ号露采场位于矿区中南部,长710m,宽250m,设计最高标高1050m,露天底标高960m,露天底长400m,宽25m,矿石量64.30万t,岩石量768.50万t,占地面积11.10hm2。

②Ⅱ号露采场Ⅱ号露采场位于矿区南部,Ⅰ号露采场东南侧,长525m,宽425m,设计最高标高1140m,露天底标高960m,露天底长300m,宽30m,矿石量184.50万t,岩石量2110.00万t,占地面积14.90hm2。

③III号露采场III号露采场位于矿区南部,Ⅱ号露采场南侧,长110m,宽100m,设计最高标高1026m,露天底标高970m,露天底长55m,宽10m,矿石量3.70万t,岩石量38.00万t,占地面积0.97hm2。

(2)选矿厂选矿厂位于现有选厂所在山坡,设计露天采坑的西北方向,距采坑出入口直线距离约600m,占地面积1.56hm2,改扩建将对原场地设施拆除并新建选矿设施,选矿规模由原100t/d改扩建为1000t/d。

包括处理丫他矿区的原矿460t/d、板其矿区的原矿400t/d(前6年)和丁马沟-火石沟矿区的原矿140t/d(前12年)。

主要包括原矿堆场、原矿仓、粗碎车间、缓冲仓、筛分车间、粉矿仓、磨矿厂房、浮选厂房、金精矿压滤间、金精矿仓、药剂制备与储存间、维修车间、试化验室、二段分级后浓缩机、总尾砂泵站、采选综合仓库等。

其中原矿仓位于现有堆场所在平台,绝对高程1000m,粗碎车间位于原矿仓东南侧,标高1000m,在粗碎车间东北侧设有缓冲仓;筛分车间位于粗碎车间东南侧,标高1000m,于粗碎车间用皮带走廊相连;粉矿仓位于筛分车间西南侧,标高1000m;磨矿厂房位于粉矿仓西南侧,呈东北-西南方向布设,基底标高为990m。

磨矿厂房西北侧布设有试化验室,基底标高988m,东南侧布设有浮选厂房,基底标高980m;浮选厂房西南侧布设有药剂储存室、药剂制备间和金精矿仓一体建筑,呈东北-西南方位布设,基底标高为975m;在整个场地东南部布设有综合仓库、综合维修车间和金精矿浓缩仓,基底标高分别为974m、970m及970m。

选矿厂西侧1042.5m标高处已建有地上式钢筋混凝土水池(矩形),水池容积为1200m3,尺寸为31.0×15.0×2.70m。

设计将现有水池的中心位置构筑隔墙,将现有水池平均分隔为两个,分别作高位新水池和高位回水池,容积均为600 m3。

(3)办公生活区改扩建后办公生活区是在原办公生活区、尾渣库及1.5万t焙烧厂三个场地基础上建设,将现有尾渣库封场后,用采矿剥离废石填沟,并对经过原场地的公路进行改建,由从原尾渣库防洪顶端经过改为平整后的办公生活区东侧经过,最后将两侧办公区相连,形成封闭庭院,面积1.05hm2。

场地内主要建筑设施包括办公楼、食堂、门卫房、宿舍及其他场地绿化设施等,其中办公楼位于场地西南侧,呈西北东南方向布设,基底标高为931m,宿舍楼位于办公楼西北侧,呈东北西南方向布设,基底标高为930m,食堂位于办公楼东南侧,呈东北西南方向布设,基底标高930m。

整个场地中部布设花园等绿化设施,场地东北侧布设有篮球场等健身设施,场地北侧为原办公生活建筑设施,继续利用。

见图2.4-2。

(4)尾矿库尾矿库位于整个矿区的中部冲沟内,尾矿库设计标高985m时,库容174.9万m3,现已堆存35万m3。

目前建设单位已规划建设新的尾矿库,待规划尾矿库建成后进行封场处理。

规划尾矿不属于本次评价,另做环评。

(5)排土场1号排土场位于III号露天釆场西侧小山谷,占地面积4.25hm2,库容79.86万m3;2号排土场位于II号露天釆场东侧较大山谷,占地面积34.42hm2,库容1463.33万m3。

(6)道路系统道路系统主要包括运废道路、运矿道路、选矿场地连接道路及矿区联络道路4个部分。

①运废道路运废道路由Ⅱ号露采场东南侧出入沟接出,沿1040-1050m高程间向东延伸至排土场北侧接入,为新建道路,长约0.5km,道路宽约6m,路基宽7.5m,采用混凝土路面。

②运矿道路采矿区内各场地之间有道路相连接,主要连接选矿场与露天采矿场,沿用原有道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道路长3.50km,道路宽约6m,路基宽7.5m,采用混凝土路面。

③选矿厂连接道路选矿厂西侧有道路接场地南侧乡村道路,道路为原有道路,道路长约135m,宽6.0m,路基宽7.5m,为混凝土路面。

④压矿改线道路在 II 号露天开采境界坑内有乡村公路穿过,此公路压矿量较大,严重影响露天开采的经济效益,根据主体设计,将对乡村道路进行改线,改由办公生活区南侧冲沟内接入,至II 号露采区东北侧接出,与原乡村道路相连。

压矿改线道路利用部分原有道路,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道路总长达为2.79km,宽5.0m,路基宽7.5m,采用混凝土路面。

(7)炸药库、雷管库、炸药发房间、炸药库消防水池炸药库、雷管库、炸药发房间、炸药库消防水池布置在矿区西面。

(8)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位于办公生活区东北面地势较低处。

(9)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设置在办公生活区的东南侧。

(10)事故水池设计未考虑事故水池,为了防范风险,环评提出在选厂低洼处修建事故水池,防止选矿厂选矿废水未能全部循环使用外排,事故水池容积为2000m3。

见表1。

本项目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场地地,仅新建职工宿舍及办公楼、排土场、连接道路、生活污水隔油沉淀池、采坑积水沉淀池。

续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3 环境保护目标本矿矿区范围内以及矿区500m范围内无居民。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

4环境质量现状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G1点(办公区)、G2点(丫他)S02、NO2、TSP、PM10日均浓度值和S02、NO2小时浓度值均未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本项目周边地表水所有监测断面各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4.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监测点S7、S10、S11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 类的要求;地下水监测点S1、S2、S3、S6除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的要求,超标倍数分别为8.33、11.33、7.67、12.3倍;地下水监测点S5除pH、总硬度、硫酸盐、总大肠菌群分别超标0.44、0.17、0.34、7.67倍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的要求;地下水监测点S8除总大肠菌群超标9.67倍,地下水监测点S9除pH超标0.05倍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的要求。

超标原因为受到当地生活污染源的污染。

4.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Ⅰ号采场、Ⅱ号采场、选矿厂和办公区现状无明显噪声源,声环境现状较好,昼夜间监测值均优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4.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在本工程评价区内各类拼块的优势度值中,灌丛的优势度D O值最高,达到52.90%,景观比例L P值为30.37%,出现频率为98.56%,密度R d值为52.28%,说明灌丛已符合模地的判定标准,是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之一,灌草丛的优势度值也较高,为44.41%,景观比例L P值为35.92%,出现频率为87.50%,密度R d值为18.30%,说明灌草丛也是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之一,而对生境质量干扰较大的类型,建设用地的优势度值为7.17%。

因此,说明该区域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受到干扰后的恢复能力。

因此目前评价区的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5 环境影响5.1施工期环境影响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裸露地表在大风气象条件下易形成风蚀扬尘,其产生量与风力、表土含水率、施工方式、现场管理等因素有关,难以定量表述。

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还有施工队伍临时生活炉灶排放的烟气,建筑材料运输、卸载中的扬尘,土方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临时物料堆场产生的风蚀扬尘,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粉尘等。

本矿为露天开采项目,III号采场在基建期开采,III号采场正常涌水量为100m3/d,因此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采场涌水、施工用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III号采场正常涌水量为100m3/d,评价要求先期建设处理站,对采场涌水进行处理后回用于采矿生产用水。

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搅拌废水和冲洗废水,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采用简单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

施工人员每人每天用水量为100L,施工高峰期时人数可达200人,排污系数按0.8计,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是SS和COD、BOD5、NH3-N等,浓度分别约为200 mg/L、250 mg/L、150mg/L、20 mg/L。

施工期间施工场地设置旱厕,旱厕粪便用于周围农田作农肥使用,工业场地少量的食堂污水采用隔油池处理后可用于绿化,日常生活污水采用沉淀设施处理,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用于防尘洒水和绿化,不外排环境。

由于施工期排放废水较少,施工结束后停止排放,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小。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施工机械,影响较大的噪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电锯、运输车辆,这些噪声源夜间影响范围均超过100m,昼间影响不超过50m。

由于工业场地周边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因此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轻,且施工过程是暂时的,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会随施工结束而停止。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废物以及少量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施工废物运至排土场堆存。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5.2营运期影响(1)地表水环境影响本矿正常情况下无污废水排放,正常情况不会对下游磺厂沟和丫他河产生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