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19课时
《千字文》第19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中生僻的字。
2、能力目标:初步训读能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
请同学们看书中的内容。
教师口述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
)
师:板书课题。
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我们要开始读书了,大家要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并皆要。
1、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每一个字的发音。
)
2、师领读:(要求:学会每一个字的发音。
)
3、生领读:(要求: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
4、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文,可指读,也可以滑读。
)
5、生齐读:(要求:注意语气,不喊读也不唱读。
)
6、男女生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
7、小组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
三、悟文。
(一)、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师:我发现大家学习都很积极,读得很起劲,请一同学读第一句。
大家注意听,听听他有没有把字音读准。
学生读。
师:读得很好,还有谁也想读?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仔细,从这一句我们知道了什么?
师:我们再读这一句,读的时候注意节奏。
生齐读
1、我们再来学习第二句。
谁来读一读?大家认真听,等会儿请大家来评价。
2、学生评价。
3、这句出自哪里?
4、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我们再读一遍,要记在心中。
5、生齐读
(三)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1、小组读第三句,评一评哪组读得好。
2、谁来说说这句的意思?
3、生汇报。
4、组织交流(要做品德高尚的人;向那些圣人学习;知错就该……)——评价肯定。
5、教师简单小结。
四、多种形式练读、熟读唱诵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小组中读一读。
(可采用千字文节奏六读法拍手读)
2、小组合作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请一个到两个小组给大家展示读。
(3)同桌合作对读,一人一句、或男女对读、个别展示读、齐读直到熟读成诵。
3、师生共同放声齐背。
五、深情韵唱,升华主题。
1、师:前面我们已经用不同的旋律韵唱了千字文,谁愿意用学过的旋律给大家唱一唱。
(指名唱——组织评价)
2、集体唱。
六、结束语:今天我们学习了《千字文》的第八课,让我们知道了做人的标准,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继续去读读《千字文》,背背《千字文》,我们要读其书,明其义,学做人。
七、作业:
将韵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千字文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