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采蘑菇的小姑娘采蘑菇的小姑娘,谁不知山里的蘑菇香,背着一个大竹筐。
她却不肯尝一尝。
清早光着小脚丫,盼到赶集的那一天,走遍森林和山冈。
快快背到集市上。
她采的蘑菇最多,换上一把小镰刀,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再换上几块棒棒糖,她采的蘑菇最大,和那小伙伴一起,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把劳动的幸福来分享。
(1)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姑娘采的蘑菇最多,找相关句子;从哪儿可以看出小姑娘采的蘑菇最大,找出相关句子。
(2)小姑娘不肯尝一尝蘑菇的原因是什么?(3)读了短文,我知道这是一个()的小姑娘。
(多选)2. 我爱阅读。
(一)课内阅读。
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__到了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1)文段选自课文______。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3)用横线画出第三句中的动词。
这句话是把春天当作什么来写的?(4)请你试着写四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我会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1)“把它递给了妹妹”中的“它”指的是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蹦蹦跳跳(AABB式)____________(3)文中的“马”指的是(4)当妹妹转过头求爸爸时,爸爸“不作声”,说明______。
(5)为什么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揠苗助长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地说:“我的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______ 烦躁---______(2)为了使禾苗赶快长高,故事中的这个人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3)结合前后文,推测一下词语的意思。
揠苗助长:______筋疲力尽:______(4)我觉得这个人的办法______,因为______。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告诉小朋友______。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
公主找来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
后来,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
文成公主过河以后,一只小鸟飞来,说:“公主,公主,这儿是片沼泽地,不好走。
”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大家说,______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______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横在上面沼泽撒在地上(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大家说,______文成公主撒了这把羊毛,______路纳这个地方的牛羊一直都长得又肥又壮。
(3)照样子写词语。
又肥又壮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4)短文叙述的事是真实存在的吗?读时要注意读出民间故事的什么特点?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亮湾我的家在月亮湾,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儿一样的小河,河上有一座石桥。
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清清的河水倒映着小桥、绿树和青山。
河岸上长着许多桃树。
春天,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灿烂的朝霞。
过了桥,是一片绿油油的农田。
村子的后面是山。
山坡上有一片茶树。
茶园里不时飘来采茶姑娘欢快的笑声。
(1)照样子,写词语。
例:游来游去______来______去______来______去(2)______像灿烂的朝霞。
(①桃树;②桃花;③绿树)(3)“我”家住的村子叫______,村子的前面是______,村子的后面是______。
(4)哪句话能体现出家乡人民的勤劳能干?用“______”画出来。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风________吹着口哨,吹________了冰雪,吹________了柳梢,吹________了桃花枝头俏。
小草轻轻________出地面,山野悄悄________上绿袍。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我知道“枝头俏”一词中“俏”字的意思是______。
①货物的销路好②俊俏,样子好看(3)这里的“绿袍”指的是______。
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仿照课文的第一句话写一写。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吹______了青蛙,吹______了油菜花,吹______了燕子,吹______了______。
8.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溪拍照小溪一路欢笑,在春天的原野上奔跑。
它抱着照相机,欢畅地按下快门,给春天拍下一张张彩照。
拍下鸟儿的欢乐,花儿的微笑。
拍下绿叶和微风嬉戏,蝴蝶和花朵舞蹈。
拍下一只小青蛙在荷叶上睡觉,拍下一株小草弯着腰向朋友们问好,拍下乳白色的云朵追赶学飞的小鹰。
拍下青石板路上,上学的孩子一路欢跑……小溪要把春天的消息,让大海妈妈早点儿知道。
小溪要把春天的照片,让大海妈妈仔细瞧瞧……大海妈妈听了、看了,露出舒心的微笑。
它对浪花娃娃说:“春天真好!”(1)“蝴蝶和花朵舞蹈”的意思是()。
(2)想一想:下列哪些是小溪拍的照片?______①鸟儿的欢乐,花儿的微笑。
②小青蛙在荷叶上睡觉。
③稻穗垂下了头。
④高粱涨红了脸。
⑤黄叶在风中飘落。
⑥小草弯着腰向朋友们问好。
(3)大海妈妈露出了舒心的微笑,是因为()。
9. 读下面的一段话,再完成练习。
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这段话共有______句话。
(2)这段话中描写的景物有:太阳、______、______、______、池塘里的水和______。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巧劝舅父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小时候住在舅父家里。
舅父家境贫寒,常常唉声叹气。
一天,舅父看着院子里的一棵古树,忽然想到:四合院,中间一棵树,不就构成个“困”字吗?难怪家里富不起来呢!于是,舅父打算把这棵树砍掉。
这棵经历了几百年风风雨雨的古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郑板桥非常喜爱它。
现在舅父讨厌这棵树,要把它砍掉,郑板桥心里很着急。
他知道舅父迷信,于是说:“舅父,这棵树不能砍,砍了要坐牢的!”舅父不信,郑板桥不慌不忙地说:“四合院,没了树,人住在里边.不就成了一个‘囚’字吗?”舅父想了想,觉得郑板桥说得对,决定不砍树了。
(1)短文中描写古树的四字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对反义词是______和______。
(2)舅父认为家里富不起来的原因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
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舅父是一个______(①细心观察;②迷信)的人。
(3)用自己的话说说郑板桥是怎样劝说舅父的。
(4)照样子,写一写。
例:四合院,中间一棵树,就成了“困”。
①三棵树在一起,就成了“______”。
②人在树下坐,就是“______”。
③田里长草,就是“______”。
11. 阅读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_______(déděi)严肃,忧虑。
“嗯①,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_______(shuósháo)说,“嗯②,你看怎么办?得_______(déděi)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_______(dāi dǎi)在一起怎么行!哦③,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这是对渔夫______的描写。
由此我们想象到当时渔夫的内心世界:______。
(2)文中三个语气词,表达了人物不同的内心,请对它们的理解写下来。
嗯①:______嗯②:______哦③:______(3)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______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燕子过海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
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起飞了;有的燕子倒在甲板上,再也飞不起来了。
水手们向远飞的燕子挥手告别,叉把死去的燕子轻轻放到蓝色的大海里。
我知道燕子是益鸟,更知道小小的燕子并不软弱。
南来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小燕子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1)燕子“像雨点一般落下来”说明了()(2)燕子是一种益鸟,它有______、不软弱的好品质。
(3)对待燕子,水手们有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关句子。
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水手们______(①助人为乐;②爱护动物)的好品质。
13. 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红的枫叶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要红,比玫瑰还要红。
它的样子也很好看,就像我的小小手掌。
我把这片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做成一张贺卡,送给我的老师。
在这美丽的秋天里,我记得今天是老师的节日。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枫叶一小诗一贺卡(2)“我”找到的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3)填一填。
“我”把枫叶贴在上,再写上,做成,送给。
(4)9月10日是教师节,在这一天,“我”想对老师说:。
1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一位商人在一团漆黑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走着,心里懊悔自己出门时为什么不带上照明的工具。
忽然前面出现了一点灯光,并渐渐地靠近。
灯光照亮了附近的路,商人走起路来也顺畅了一些。
等到他走近灯光时,才发现那个提着灯笼走路的人竟然是一位双目失明的盲人。
商人十分奇怪地问那位盲人说:“你为什么要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盲人听了他的问话后,慢条斯理地回答道:“我打灯笼本不是为给别人照路,而是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人撞。
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
这样,我就不会被人撞倒了。
”(1)根据短文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