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酸盐岩沉积相-PPT课件

碳酸盐岩沉积相-PPT课件

面积 广阔,几 位于大 百—几千 陆边缘 公里,四 (大陆架), 周多被大 窄, 陆包围 150— (内陆海) 500km 坡度 平缓, 较陡, 1/5001/5000 1/2000 深度 浅,3050m, 达200350m)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2、陆表海清水沉积作用(Irwin,1965) 清水沉积作用是指没有或几乎没有陆源 物质流入陆表海沉积环境的碳酸盐沉积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一、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和沉积特征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一、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1、碳酸盐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气候条件的浅海环境。 S30°、 N30 °之间是碳酸盐岩沉积的有利环境
30°
30°
二叠纪古地理
特提斯多岛洋
30度
30度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共同沉积的模式
二、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Armstrong,1974
1、沉积单元的划分
陆相 局限台地 开阔台地
二、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Armstrong,1974
2、沉积特征-陆相
陆相 砂泥岩和煤的沼泽沉积,植物化石多
二、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Armstrong,1974
2、沉积特征-局限台地
3、丰富的生物化石和遗迹化石
晴天浪底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三、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4、溶解、渗滤和暴露标志以及其它化学成因的构造
喀斯特和石盐假晶
晴天浪底
第九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1、陆表海的概念(Shaw,1964) 是位于大陆内部或陆棚内部的、低坡度的 (海底坡度一般小于1英尺/英里)、范围 广阔的(延伸可达几百到几千英里)、很 浅的(水深一般只有几十米)浅海。
三、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1、特征层理类型是确定沉积相的重要标志
泥裂 平均海平面 交错层理和生物礁格架 晴天浪底 丘状交错层理 风暴浪底 递变层理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三、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2、层面的流痕及印模构造
雨痕 波痕 晴天浪底 槽模等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三、碳酸盐岩沉积相标志
风暴浪底附近,由远洋浮游生物及来自相邻的 碳酸盐台地的细碎屑组成;少量粘土质及硅质 夹层,块状层理
2、相带沉积特征
4) 台地前缘斜坡相
晴天浪底附近,为深水陆棚和浅水碳酸盐台地 的过渡沉积;主要由各种碎屑组成(灰沙); 广海生物发育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3、生态礁碳酸盐岩沉积-波浪作用及特定环境
古隆起地形、水浅、水净,生物多、阳光足
生态礁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4、浊流和风暴流碳酸盐岩沉积 -重力流作用及特定环境 浅水碳酸盐岩沉积搬运到深水环境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2、相带沉积特征
1)盆地相
位于浪底(或波基面)和氧化界面以下, 水深超过几十米至几百米,为静水还原环境。 主要为深海沉积物和浊积岩沉积
2、相带沉积特征
2)广海陆棚相 水深几十米至100米,风暴浪基面以下; 富含生物化石的泥灰岩和石灰岩; 多见生物扰动构造
2、相带沉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征
3) 碳酸盐台地斜坡脚相
作用。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3、陆表海沉积相模式(Irwin,1965)
依据陆表海能量特征,划分出三个能量带。
靠近海岸的低能带-Z带; 稍近海岸的低能带-Y带; Y带 Z带
X带
远离海岸的低能带-X带;
一、陆表海沉积相模式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二、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Armstrong,1974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5、半深海和深海碳酸盐岩沉积 -垂向加积作用 微体化石与粘土、硅质岩沉积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6、碳酸盐岩沉积补偿深度(CCD) 和硅质岩沉积补偿深度(QCD) 沉积作用与溶解作用之间的平衡
CCD
QCD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局限台地 近岸带:粉细砂岩和泥岩; 远岸带:含海绵骨针的泥岩
二、混积型沉积相模式
2、沉积特征
向岸带:含粪粒的颗粒质泥灰岩和泥质颗粒岩; 向海带:苔藓类的颗粒质泥灰岩和泥质颗粒岩 开阔台地
第九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三、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三、碳酸盐岩综合相模式-Wilson,1975 1、沉积相带的划分 3个相区、9个相带和24个微相 1)宽相区:潮坪-陆棚相区,3个相 2)窄相区:台地相区,3个相 3)宽相区:盆地-斜坡相区,3个相
两种浅海—陆表海及陆缘海的特征
陆缘海也可称作大陆边缘海,是位于大 陆边缘的、坡度较大的(海底坡度约2~ 10ft/mi)、范围较小的 (宽度一般 100 ~300mile)、深度较大的(水深可 达 200 ~350米)的浅海。陆表海和陆 缘海是性质大不相同的两种浅海。
陆表海与陆缘海
陆表海 陆缘海
潮上带-蒸发、交代
潮间带-交代、沉积
潮下带-沉积
潮上带沉积(蒸发作用)
潮间带波状叠层石-交代、沉积作用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2、海滩、浅海碳酸盐岩沉积-波浪作用
在不同古地形、古物源和水动力作用下,形成 不同沉积类型的颗粒碳酸盐浅滩。
鲕滩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一、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2、碳酸盐岩可由化学作用沉积而成,也可 由机械和生物作用共同作用形成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一、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
3、碳酸盐岩沉积不仅具有碎屑岩的沉积特征, 而且具有自身的沉积特征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和沉积作用
1、潮坪碳酸盐岩沉积-潮汐作用占主导地位
第二十四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Carbonate rock
第二十四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第一节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第三节 古地理图件编制
第二十四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本章重点 1、碳酸盐岩沉积作用
2、 Shaw和Wilson陆表海碳酸盐岩
沉积相模式
第二十四章 碳酸盐岩沉积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