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及其答案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及其答案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一、选择题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A.结晶紫染色B.碘液固定C.酒精脱色D.复染2.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A.印片时不能移动B.染色C.染色后不能吸干D.A 和 C3.高氏培养基用来培养:A.细菌B.真菌C.放线菌4.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A.酵母菌B.霉菌C.细菌5.无氮培养基用来培养:A.自生固氮菌。

B.硅酸盐细菌C.根瘤菌D.A、B均可培养E.A、B、C均可培养6.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A.二甲苯B.水C.香柏油7.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A.75%B.50%C.90%8.用甲醛进行空气熏蒸消毒的用量是:A.20ml/M 3B.6ml/M 3C.1ml/M 39.实验室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A.121 ℃ /30minB.115 ℃ /30minC.130 ℃ /30min110.巴氏消毒的工艺条件是:A.62-63 ℃ /30minB.71-72 ℃ /15minC.A.B. 均可11.半固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A.检查细菌的运动性B.检查细菌的好氧性C.A.B. 两项12.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通常是:A.1%B.0.5%C.0.1%13.使用手提式灭菌锅灭菌的关键操作是:A.排冷气彻底B.保温时间适当C.灭菌完后排气不能太快D.A-C14.目镜头上的“K”字母表示:A.广视野目镜B.惠更斯目镜C.补偿目镜15.目镜头上的“P”字母表示:A.平场目镜B.广视野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16.物镜头上的“PL”字母表示:A.正低相差物镜B.正高相差物镜C.负高相差物镜17.物镜头上的“UVFL”字母表示。

A.无荧光物镜B.照相物镜C.相差物镜18.镜头上标有“TC”字母的镜头是:A.相差调整望远镜B.摄影目镜C.相差目镜19.“PA”表示:A.马铃薯培养基B.高氏培养基C.肉汤培养基20.无菌室空气灭菌常用方法是:A.甲醛熏蒸B.紫外灯照射2C.喷石炭酸D. A.B. 并用21.干热灭菌的关键操作是:A.灭菌物不能有水B.保温过程中不能开箱门C.降温不能太快22.霉菌水浸制片的关键操作是:A.菌丝要分散B.菌丝首先要用50%的乙醇浸润C.盖盖玻片不能有气泡D.A-C23.加热法染芽胞的染料通常是:A.孔雀绿B.结晶紫C.复红D.蕃红24.复红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A.玻片干净B.染料新鲜C.菌体活化适当D.A 、B、C25.镀银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A.玻片干净B.染料无沉淀C.加热适当D.菌体活化适当E.A-D26.进行简单染色使用的染色液通常是:A.复红B.蕃红C.结晶紫D.孔雀绿E.A-D 均可27.物镜头上的“APO”字母代表:A.消色差物镜B.复消色差物镜C.半消色差物镜28.物镜头上的“ Ach”字母表示:A.平场物镜B.超平场物镜C.消色差物镜29.物镜头上的“NH”字母表示:A.正相差物镜B.负相差物镜330.物镜头上的“0.17”表示:A.要求的盖玻片厚度B.要求的载玻片厚度C.镜头浸油的深度31.镜头上标有“NFK"字母的镜头是:A.照相目镜B.荧光目镜C.相差目镜32.目镜头上的“PK”字母表示:A.平场目镜B.补偿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33.物镜头上的 "Splan" 字母表示 :A.超平场物镜B.平场物镜C.消色差物镜。

34.物镜头上的 "SplanApo"表示:A.超平场复消色差物镜B.超平场半消色差物镜C.超平场物镜35.物镜头上的 "Plan Apo" 表示:A.超平场物镜B.平场物镜C.平场复消色差物镜36.物镜头上的 "Plan" 字母表示 :A.平场物镜B.消色差物镜C.超平场物镜37.目镜头上的"WF"字母表示:A.广视野高眼点补偿目镜B.高眼点目镜C.广视野目镜38.目镜头上的"SWK"字母表示:A.超广视野目镜B.高眼点补偿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39.目镜头上的"WHK"字母表示:A.超广视野目镜B.广视野高眼点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40.物镜头上的"F.L" 字母表示:A.消色差物镜B.半消色差物镜4二、判断题1.无菌吸管上端塞入棉花是为了过滤口中的有菌空气。

2.无菌吸管上端塞入棉花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菌液吸入口中3.稀释平板测数时,放线菌计数的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30-300 个之间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4.稀释平板测数时,细菌计数的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30-300 个之间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5.稀释平板测数时,细菌,放线菌,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30-300 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6.稀释平板测数时,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10-100 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7.稀释平板测数时,细菌、放线菌、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10-100 个的稀释度进行计数。

8. 用混菌法测微生物活菌数时,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是 1ml 。

9.用涂抹法测微生物活菌数时,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是0.1ml 。

10.用油镜镜检时应将聚光器升至最高。

11.使用高倍镜时,可将聚光器升至最高。

12.为了满足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配制培养基所用的水最好使用自来水。

13.稀释测数用的无菌水通常是由自来水灭菌而成。

14.观察根霉,青霉只需用低倍镜观察即可。

15.实验室通常使用血球计数板测微生物的总菌数。

16.浸油的油镜头可用软的卫生纸擦净。

17.为了节省时间,可直接在染色涂片上滴加香柏油后,直接用油镜观察。

18.使用油镜的正确操作步骤是:(1)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观察。

(3)转出高倍镜头,滴加香柏油后用油镜观察。

19.在擦拭显微镜镜头时,应向一个方向擦拭。

20.显微镜镜头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数值孔径值越大,其镜口角也越大。

21.稀释平板测数通常是采用十倍稀释法。

22.稀释平板测数通常采用的是二倍稀释法。

23.做稀释平板测数时,只需一支吸管从头稀释到尾即可。

24.做稀释平板测数时,每做一个稀释度都必须更换一支无菌吸管。

25.稀释平板测数时,无论是用混菌法,还是用涂抹法,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都是 1ml 。

26.稀释平板测数时,无论是用混菌法,还是用涂抹法,每个平皿中的菌液加入量都是0.1ml 。

27.实验室做固体培养基时,常加1.8%的琼脂作凝固剂,做半固体培5养基时 , 琼脂加入量通常是0.5%。

28. 实验室做固体培养基,常加2%的琼脂作凝固剂,做半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是1%。

29 . E.coli 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呈红色,它是革兰氏正反应细菌。

30.在光学显微镜下,根霉的孢子囊是透明的。

31.使用手提灭菌锅灭菌后,为了尽快排除锅内蒸汽,可直接打开排气阀排气。

32.所有苏云金杆菌的芽胞在菌体的中央。

33.所有真菌菌落的表面干燥,呈绒毛状。

34.所有放线菌菌落表面干燥,呈粉粒状。

35.所有细菌菌落的表面都是光滑湿润状。

36.镜台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是10微米。

37.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是 10 μ m。

38.镜台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是 10nm( 纳米 ) 。

39.血球计数板两边的平台比计数区高 0.1cm 。

40.血球计数板两边的平台比计数区高 0.1mm。

41.棉花塞塞入试管的长度应为棉塞全长的2/3。

42.棉花塞入试管的长度应为棉塞全长的1/2。

43.摆斜面的长度应不超过试管长度的2/3。

44.摆斜面的长度应不超过试管长度的1/2。

45.血球计数板计数区的面积是 1 mm2。

46.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任数5个大方格(80 个小格) 的菌数即可。

47.在使用细菌计数板计数时,为了防止计数偏大,计数区四周压线的菌只能数两边。

48.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是未知的,需用长度已知的镜台测微尺校正。

49.测微生物的细胞大小时,需要校正的是镜台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

50.测微生物细胞大小时,需要校正的是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实际长度。

351. 血球计数板计数区每小格的体积是 1/4000mm 。

52. 血球计数板计数区共有 400 个小格,每小格的面积是 1/400 cm 2。

53.用分装器将培养基分装试管时,应谨防培养基沾染试管口。

54.琼脂的熔化温度是80℃以上,凝固温度是45℃以下。

55.琼脂的熔化温度是95℃以上,凝固温度是45℃以下。

56.玻璃器材洗净后在急需时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而不能用干热灭菌。

57. 细菌计数板每小格的体积是 1/20000 mm 3。

58.血球计数板计数区每小格的体积是 1/4000cm3。

59.无菌室用甲醛熏蒸消毒后可喷氨水以减少甲醛的刺激。

三、填空题1.霉菌水浸片的制片程序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 放线菌印片染色的操作程序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固体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作凝固剂,普通固体培养基的用量一般为 __________ ,半固体培养基的用量一般为 _____________ 。

4.简单染色的操作程序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5.使用手提式灭菌锅进行灭菌的操作程序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6.实验室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操作程序是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7.有荚膜的细菌用负染色法染色后, 荚膜为____色,菌体为_____色。

8.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革兰氏正反应菌呈_______,革兰氏负反应菌呈 ________。

9.细菌经简单染色后呈_________。

10.显微镜的光学系统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