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百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全国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百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全国名校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百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附加题总分得分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百校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6届高三联考试卷(一)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I卷第(11)题—第(12)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画像对世俗生活的痴迷程度是令人吃惊的。

它所记述的那些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以至于它对当时人们生活娱乐、工业制作、出仕做官、拜谒觐见和狩猎战斗等内容的记述可以作为严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资料而进入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史研究,并起到文字资料所不可替代的形象作用。

显然,汉代人在创作这些图像资料时并未将之作为幻想材料加以处理,而是采取了“彻底的写实主义”态度。

正是这些逼真、准确、精细的世俗生活内容的渗透建构了汉画像的精神世界,后者又反过来加强了人们对世俗生活乐趣的认同和建构。

“人间生活的乐趣”是汉画像审美意识内容的核心主题,而且这一主题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一直在影响着华夏民族对自我生活和生命存在的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墓葬中。

如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石生动、翔实而全面地记录了一对墓主人夫妇进食时的热闹繁忙景象。

作为整个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幅画像所记录的正是当时士人阶层的自我世俗生活场景,它几乎构成了汉画像表现内容的基本主题之一。

由此,这块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亦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墓葬的设计者似乎要将自己现世的生活完全带入死后世界;换言之,在他的思想观念中,死后的世界实际上是现世世俗生活的延续。

于是,汉代人墓葬里的图像世界就具有了延续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作用,日常生活由此被无限延展而获得永恒性。

通过对各种文献和资料的考查,我们可以发现,在有汉一代,人们一直在倾其所有、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将自我的世俗生活延续下去,并使之永恒化。

这构成了汉代艺术尤其是汉画像艺术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

山东沂南出土的这块汉画像石仅展现了汉代人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更多的同类图像资料证明,他们不仅将自己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以图像的方式保存下来,而且还将生活中所能使用到的几乎所有物品均以模型或实物的方式一同埋入墓葬。

显然,这种方式在两汉时期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习俗。

除了对日常世俗生活的极端迷恋外,没有任何原因能解释汉代人这种几乎是用尽一切心思来制造死者日食生活用具的行为。

在汉代人看来,自我日常世俗生活中曾经存在的事与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它甚至就是一种神圣的记忆和召唤。

林巳奈夫将汉代人的这种做法归结为生者担心死者的鬼魂因在黄泉世界中生活不好而来到世间作祟,“设计这样的措施是为了阻止魂魄在身体一旦被埋葬之后便离开其中”,“所有想法设法要死者的灵魂能够心满意足地住在坟墓中”。

即使类似的观点有同一时期的图像榜题和文字记栽作为证据,而且这种心理至今在中国各民族的习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留存,但这不足以完整解释汉代人的上述行为。

因为坟墓的建造者不仅是墓主本人(此前或当时的礼仪还规定皇帝即位一年后即要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而且大多数是死者的亲友或子孙,他们有朝一日同样要走进坟墓,能给他们死后生活带来安定感、安全感的同样是他们世俗生活中的各种所有和价值观念。

而且,对于死者来说,贸然进入生者的领域就像生者无意间进入死者的领域一样,并不是充满乐趣的事情,而更多地是受到伤害。

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的表征,是以往在祭祀等仪式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器具逐渐被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所取代。

器具用途的变迁反映出人们关注问题的变迁,日常生活因素参与建构了人们的仪式活动,并在此过程中世俗化。

在这种经济形态基础上所形成的这样一个自给自足而相对封闭的世俗生活和情感世界是其他生活乐趣所不能取代的。

(节选自王怀义《汉画像中的日常生活的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汉画像记述的生活资料丰富、详细、准确、全面,所以它可以作为严肃而严谨的学术研究资料而进人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史研究。

B.世俗生活内容的渗透建构了汉画像的精神世界,而汉画像又反过来加强了人们对世俗生活乐趣的认同和建构。

C.“人间生活的乐趣”是汉画像审美意识内容的核心主题,它一直在影响着华夏民族对自我生活和生命存在的认识,并反映在他们的墓葬中。

D.通过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可知,将自我的世俗生活延续下去,并使之永恒化构成了汉代艺术尤其是汉画像艺术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主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记录的是当时士人阶层的自我世俗生活场景,此类场景构成了汉画像表现内容的基本主题。

B.因为墓葬的设计者认为死后的世界是现世世俗生活的延续,所以汉代人墓葬里的图像世界就具有了延续世俗生活的意义和作用。

C.在整个汉代,人们为了将自我的世俗生活延续下去,并使之永恒化,利用了很多种的手段和途径。

D.除了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以图像的方式保存下来外,汉代人还将生活中所能使用到的几乎所有物品均以模型或实物的方式一同埋人墓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人几乎是用尽一切心思来制造死者的日常生活用具,是因为他们对日常世俗生活的极端迷恋。

B.在汉代人看来,自我日常世俗生活中曾经存在的事与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它甚至就是一种神圣的记忆和召唤。

C.林巳奈夫将汉代人的这种做法归结为生者担心死者的鬼魂因在黄泉世界中生活不好而来到世间作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D.直到汉代,日常生活用具才出现在祭祀等仪式活动中,且逐渐取代以往占有重要地位的器具,这反映出人们关注问题的变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

学进士业。

迪古乃军至上谷,璋与李师夔谋,开门迎降。

明日,择可为守者,众皆推璋,璋固称李师金,于是授师夔武定军节度使,以璋副之。

授太常少卿,迁鸿胪卿。

丁母忧,起复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卫尉卿。

从伐宋。

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栽书数千卷而还。

太杆贼陷潞州,杀守姚潘,官军讨平之,命璋权知州事。

璋至,招复逋逃,賑养困饿,收其横尸葬之。

未几,民颇军辑。

初,贼党据城,潞之军卒当缘坐者七百人,帅府牒璋尽诛之,璋不从。

帅府闻之,大怒,召璋呵责,且欲杀璋,左右震恐,璋不动,从容对曰:“招亡抚存璋之职也此辈初无叛心盖为贼所胁有不得已者故招之复来今欲杀之是杀降也苟利于众璋死何憾”拜少大夫,知潞州事。

百姓为之立祠。

移知忻州,改同知太原尹,加尚书礼部侍郎。

时介休人张觉聚党亡命山谷,钞掠邑县,招之不肯降,曰:“前尝有降者,皆杀之。

今以好言诱我,是欲杀我耳。

独得侍郎沈公一言,我乃无疑。

”于是,命璋往招之,觉即日降。

转尚书吏部侍郎、西京副留守、同知平阳尹,迁利涉军节度使,为东京路都转运使,改镇西军节度使。

天德元养,以病致仕。

卒,年六十。

子宜中,天德三年,赐进士及第。

(节选自《金史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骗子徐常愉寒风凛冽的大街上,我架着双拐艰难地向前挪动着步子。

此时的我身无分文,肚子咕咕直叫,身体瑟瑟发抖。

不过我的脑子还算清醒,我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尽快弄到食物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否则,我恐怕熬不过接下来的这个夜晚了。

怎样弄到食物呢?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直接向过往的行人伸出乞讨的手。

这一点,我心里非常清楚。

可我又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还不能使用这个方法。

这是不是我心里仅存的一点儿自尊在作怪?我一时还无暇思考这个问题。

而除此之外,我惟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卖掉我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皮大衣。

别看我身上这件皮大衣看上去肮脏不堪,可它是山羊皮做的.我想它至少值20美元,不过为了尽快出手,我决定10美元就卖了它。

于是,我停下来,脱下皮大衣。

寒风立刻刺透我的脊背,我狠狠地打了一个寒战。

没办法,我只能暂且忍受寒冷了。

我撤出一条拐杖,把皮大衣挂在上面,开始向过往的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

开始的时候,我在叫卖,而且声音还算洪亮:“卖皮大衣啦,只要10美元!”可是没过多久,我意识到,必须保存自己仅存的一点点体力了。

我环顾四周,找来了一块硬纸板和一根炭木棍,制作了一个广告牌挂在了皮大衣上。

做完这一切,我已经抖作一团。

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幸好,一位先生在我面前停住了。

那位先生看了看广告牌和皮大衣,又看了看我的脸,从兜里掏出10美元,递给了我。

我难以掩饰内心的兴奋,急忙伸手接过了钱,正要把皮大衣从拐杖上摘下来给他,那位先生却转身走了。

我急忙喊道,先生,您的皮大衣!那位先生边走边回过头来冲我摆了摆手。

我明白了,他并不屑于要我的皮大衣。

虽然,这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但我的心里还是充满了对那个人的感激。

我发誓,我一定会在上帝面前替他祈祷的。

10美元,足够让我三天不挨饿了。

我重新穿上皮大衣,向一家食品店走去......然而,因了那10美元,时间似乎突然变快了。

我还没有做好迎接第四天的准备,三天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

当我再次饥肠辘辘地流浪在大街上时,我不得不再次脱下我的皮大衣,向过往的行人出售。

我的运气还算不错!当又一位先生给了我10美元而且仍然没有拿走我的皮大衣时,我不得不这样认为。

然而,没想到,我的好运气三天后却离我而去了。

当我第三次向行人出售我的皮大衣时,我遇到了麻烦。

我发现许多人远远地瞅着我,一边指点着我,一边匆匆地走开,目光中似乎还有一丝愤怒。

人们这是怎么了?我正迷惑,见两个年轻人向我走过来,我暗自庆幸终于有人来买我的皮大衣了。

没想到,他们却让我好失望。

这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像头两位先生那样从兜里掏出10美元给我,他们其中的一位一把揪住了我的脖领子,大声呵斥我是一个骗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