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家教指导与家校沟通(提供培训机构)

有效家教指导与家校沟通(提供培训机构)


3、溺爱型
•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 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 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不 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
• 对于父母,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 乏恒心和毅力
4、忽视型
• 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 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同时也不会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
• 一个行为的反复养成习惯,习惯的反复 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
• 习惯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 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教育将是受
益终生 • 唠唠叨叨的说教只能给孩子心烦意乱的
感觉 •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
良好习惯家长以身作则
• 只有父母与教师养成了良好的教育习惯, 您的孩子或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2、专制型
• 特点是严格但不民主 • 专制型的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 • 虽然有时父母为孩子设立的目标和标准很高,
甚至不近情理,但是孩子不可以反抗 • 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和孩子是不平等的 •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
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他们在学 校中却有较好的表现
• 孩子坏的习惯80%都是在家里形成的 • 孩子挑食是从父母谈哪一个不好吃开始
的 • 良好学习习惯列举
1、主动学习
•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觉控制能力较差,在学 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肯动脑思考,就遇难 而退,或转向教师或父母寻求答案
• 家长不要代孩子解答难题,而是要用坚定的神 色鼓励孩子动脑筋,用热情的语言激励孩子敢 攻克困难
•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补性
现代家庭新问题
• 打工经济 • 流动花朵 • 留守儿童 • 单亲家庭 • 独生子女 • 生存危机
教育异化的家庭推手
• 择校 • 培优 • 学业负担 • 特长培养 • 就业主义 • 反教育行为
最需要教育是父母
• 父母在担任家庭教育前最好是自己先学习教。 • 中国年轻的父母会花数千元学开车或给自己孩
1、权威型
• 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 • 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上,父母在孩子心
目中有权威 • 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并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 • 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 • 特点虽然严格但是民主 •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
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 极。
谁来教育家长
• 家长学校 • 社会专业机构 • 班主任 •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一、树立正确教子观念
• 包括人才观、儿童观、发展观 • 人才观是指家长对子女的价值取向以及子女成
长的价值取向的认识,它决定着家长对子女抱 何种期望,希望孩子向何方向发展,即你想把 孩子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 • 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孩子的权利地位的认识, 它决定着家长能否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这是 实施良好家教的基本前提 • 孩子的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孩子获得可喜成绩时,也想对家长“邀功”。 孩子的目的是想让家长与他一同分享成功的喜 悦。对于这类诉说,家长更应认真对待,并向 孩子祝贺或搞个家庭活动庆祝
五、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
• 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 断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它的利 息
•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 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Biblioteka ,是一种后 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四、创设家庭学习氛围
• 1、学习型家庭 • 2、对学校的向往 • 3、对教师的尊重 • 4、整洁有序良好家庭学习环境 • 5、顺畅家庭沟通 • 6、健康向上课外阅读 • 7、科学家庭生活方式
关注孩子的倾诉
• 孩子喜欢对家长说话,是对家长的信任,难能 可贵。家长千万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或表示 厌烦,伤害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弄不好,孩子 从此会关闭心扉
• 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 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
• 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 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 制能力往往较差
• 这四种类型虽然是极端的类型,但在现实中, 有些家庭的教养方式属于中间型。并且,随着 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本身的观念的变化,家庭教 养方式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整体而言,在孩子 小的时候,父母应该对其多给予爱和关怀,并 且父母应在这时更多的控制孩子行为。当孩子 长大一些的时候,父母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 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共同 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 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注重智力和分数,因为决 定人生成败或幸福与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 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
• 多元智能理论与人才
二、准确定位父母角色
• 父母角色意思 • 父母应该干什么
三、建立科学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
• 要求和反应性 • 要求指的是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
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 些标准 • 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接受和蔼的程度 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有效家教指导与家校沟通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王金涛
缘起
• 宋庆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
响。 • 鲁迅: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 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 司马光: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 也。
• 人才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家庭
• 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有着学校教育、社 会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子送到幼儿园,却鲜有自己参加家庭教育培训 • 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
上,因为孩子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家里,所 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 血缘关系使父母和子女间结成了人世间最亲密 的爱;正是这种特殊的感情,使得父母在教育 子女是获得了最直接、最有力、最权威的教育 力量
孩子发展的影响因素
• (内因)遗传 • (外因)环境、教育 • (内外因)主观能动性(社会实践)
成绩——家庭幸福的晴雨表
• 成绩——分数——考试——知识、技能 • 知识技能只是人的一个方面 • 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六项内容)
• 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 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