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7.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一般目标
❖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汇率稳定 和保持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特殊目标
❖ 防止大规模的银行倒闭和金融恐慌,稳定利 率以防止利率大幅度的波动。
7.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
❖ 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 公开市场操作 ❖ 再贴现率 ❖ 道义劝告 2004年公开市场业务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26号
R
LM
A
R1
R1
B
R2
R2
IS1
Y2 Y1
总额税↑, IS 左移
IS2
Y
A
B
IS1
IS2
Y2 Y1
Y
税率↑, IS 越陡峭
7.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挤出效应(Crowding-out Effect)
❖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导致利率上升以致私 人投资被挤出。
G↑ AE ↑ AE > Y Y ↑ Y↑ Md ↑ Md > Ms R ↑ R ↑ I
政府常常有意识地使用经济政策来抵消 各种冲击对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使经 济处于平稳状态。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AS
P
用经济政
策抵消需
P0
冲击 E1
求冲击
E0
政策
E’
AD0
AD1
O
-
Y1
Y
Y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P
AS1
AS
用经济政
策抵消供
给冲击
P1
E1
政策
财政政策概念
❖ 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 需求以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实现经济稳 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7.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工具
❖ 政府购买 ❖ 政府转移支付 ❖ 税收 ❖ 公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2005年第8号
7.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7.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四个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既统一又矛盾
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7.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
❖共同点:
都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 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都有扩张性、紧缩性政策之分
7.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自动稳定器
❖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 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 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 ,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 府采取任何行动,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7.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自动稳定器
❖ 经济萧条时期: Y TR↑ C ↑ AE↑ Y ↑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例:
假设需求函数为:Y=500+1.25G+0.625M/P+Zd 其中: Zd代表总需求冲击
(1)初始状态 • Y0=1250 • G=200 • M=800 • P0=1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例:
(2)总需求冲击产生(如投资下降等)Zd =-100
R
IS2
IS1
G↑
R Ms↑
IS1
R1
A
B LM R1
A
LM
Y1
Y2 Y
财政政策有效
Y1
Y
货币政策无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LM曲线垂直
R G↑
LM
R Ms↑LM1 LM2
R2
B
R1
A
IS2 R1 R2
A
B
IS1
IS1
Y1
Y
财政政策无效
Y1 Y2
Y
货币政策有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IS曲线垂直
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太严重
❖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经济严重萧条
❖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 IS和LM曲线共同移动
R
G↑
R2 R1
Ms↑
A
LM1 LM2
B
IS2
IS1
Y1
Y2 Y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受到一些事先无法估计 到的干扰时,国民经济运行就会偏离原来的轨 道。均衡点的位置就会离开总供给线的位置, 从而产生经济波动。
P
AS
需求冲击
P0
E1
E0
P2
O
E2
AD0
AD1
Y1
Y-
Y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总供给的冲击:
所有与生产方面有关的不可预见的干扰 原材料价格变动 工资变动 技术变动 国际市场竞争变动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AS1
AS
供给冲击
P
P1 P0
O
E1 Y1
❖ 1981 ~ 1991年,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
7.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年度平衡预算
❖ 每一年预算应力求平衡,或量入为出或量出为 入。
周期平衡预算
❖ 经济衰退时预算赤字,经济繁荣时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平衡预算
❖ 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达到的净 税收水平。
财政政策:IS曲线移动
R
LM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R IS1
R2 R1
IS2 A
AF =ΔG /MPS LM
B
G增加
F
挤出效应
Y1 Y2
Y
7.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LM越平缓,财政政策越有效
R
R3 R2
R1
LM2
C B
LM1
A IS2
挤出效应
IS1
Y1 Y3 Y2
Y
7.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概念
❖ 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 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 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达到一 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支出:中国医疗支出状况
医疗保健支出(%)
70
政府支出比例
60
社会支出比例
50
个人支出比例
40
30
20
10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投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7.4 经济波动及用经济政策 抵消经济波动
R G↑ IS1
R2
IS2
LM
B
R Ms↑ IS
LM1
LM2
R1
A
R1
A
R2
B
Y1
Y2
Y
财政政策有效
Y1
Y
货币政策无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
IS曲线水平
R
G↑
R Ms↑
LM
LM1
LM2
R1
A
IS R1
A
IS
B
Y1
Y
财政政策无效
Y1
Y2
Y
货币政策有效
7.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monetaryfiscal policy mix, the policy mix)
• Y1=1150
(3)采用财政政策抵消总冲击
– 增加政府支出的办法抵消总冲击 • 1.25∆G=-Zd =100 • ∆G=80
(4)采用货币政策抵消总冲击
– 增加货币供给的办法抵消总冲击 • 0.625∆M/1=-Zd =100 • ∆M=160
7.5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充分就业 ❖ 价格稳定 ❖ 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报告(2001年第一期)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 经济繁荣期间: Y ↑ T ↑ C AE Y
7.1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西方财政政策发展阶段
❖ 1936 ~ 1945年:反萧条的、简单的、膨胀性 的财政政策。
❖ 1945 ~ 1961年:推行反经济周期的补偿性财 政政策。
❖ 1961 ~ 1979年,实施充分就业预算的财政政 策。
7.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 中央银行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来影响货币供 给量和利息率。
❖ 特点:简单但不轻易使用
7.2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调整再贴现率
❖ 是指中央银行调高或降低对商业银行发放贷款 的利息率,以限制或鼓励银行借款,从而影响 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进而决定货币 存量和利率,以达到宏观调控地目标。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1.1020.11.1011:23:2911:23:29November 10,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1月10日 上午11时23分20.11.1020.11.1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020年11月10日星期 二上午11时23分29秒11:23:2920.11.1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11:23:2911:23:2911:2311/10/2020 11:23:2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1011:23:2911:23Nov-2010-Nov-20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11:23:2911:23:2911:23Tuesday, November 10, 2020
在理论分析中,我们把这些事先无法估计到的 干扰称为“冲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