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1927-1949)
• 南京大屠杀 • 人体活体实验 • 细菌战和毒气战
罪行三 血腥的殖民统治
总目的
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政治上 扶植傀儡政权 措 施 经济上 野蛮的经济掠夺
思想文化上 推行奴化教育
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1945—1949
史实: 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侵华目的 侵华方式
美国要控制中国 推行“扶蒋反共”方针,出钱出枪帮助蒋打内战
33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宋哲元) 33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
4)学生:一二九运动 3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5)国民政府
不抵抗
逐步转向抗日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两 正面战 太原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
个 战
侵华目的 侵华方式
灭亡中国
政治上“以华制华”;经济上野蛮掠夺; 文化上奴化教育;军事上武力征服、血腥屠杀
侵华结果 最终失败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三十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 1.蓄谋已久,既定侵华政策发展的必然 • 2.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的需要,摆脱国内阶级
矛盾激化的需要。 • 3.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了日本可
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化历程(1840—1949)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课本内容
(1927—1949)
必修一 专题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必修二 专题二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 必修三 专题四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选修四 毛泽东
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化历程(1840—1949)
攻打中心城市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5)遵义会议: 从听命于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6)国共关系调整: 依据主要矛盾变化,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1945)
• 局部抗战(1931—1937) • 全民族抗战(1937—1945)
局部抗战(1931-1937年)
转向农村
三湾改编
三湾
永新 赣
确定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到达井冈山
江
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方针确立: 八七会议
准备:
受挫
秋收起义 向井冈山进军
道路探索:创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总 结
经
验
武装反抗
南京国民政府
政 权 对 峙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
军事 “围剿”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工农武 装割据
理论
反 “围 剿”
实
农村革命根据地
践
的发展
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
中共成熟过程
(1)中共一大到二大: 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
(2)第一工运高潮到国民大革命: 工人单枪匹马到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国民大革命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到武装反抗。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到革命道路的开辟:
1940年下半年发动百后团胜大利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产党)
各种形式在全的国游的击胜战利奠定了政治 反扫荡斗争 少数民族抗日和思蒙想古基抗础。日游击队
武装的壮大 回民支队
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建立过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日本侵华(9.18事变;华北事变)
1949年前 屈辱 专制
分裂(割据) 两半社会
1949年后 独立(自主) 民主
(基本)统一 新民主主义社会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 1921—1927年 1921年7月中共“一大”: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
1937年 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11月攻陷上海,12月占领南京。
1938年 进犯徐州。10月,广州、武汉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
和华南等大片领土。
长驱直入
⑴主要是日本蓄谋已久;⑵敌强我弱; 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及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
的原因 结果。
罪行二 屠杀和蹂躏中国人民
1、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国内:①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 利。②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二: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 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 国断际经:过①地是中世海界的反所法有西交斯通的线重…要…组” 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要贡献。②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 中材国料的三国:际在地反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 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乘之机。 • 4.日本之所以敢于侵略中国,还在于中国长
期积弱不振。
20世纪30年代日本是如何 一步步侵华的?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5年 华北事变
1937年 七七事变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1937年 南京大屠杀) 1938年占领徐州、广 州武汉(失华北、华 中、华南大片领土)
1935
1931 1937、7
场(国 民党)
徐州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
场
武汉会战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协 同 作 战 敌后战
场(共
枣宜会战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937年8月 开辟 敌后背景抗:日在根世据界地反、法西开斯展和游击战争
洛川会议后
成立陕甘中宁国抗边日区战争指胜挥利的中前枢夕和。总后方
意义:七大为争取抗战最
作用:农民翻身作主人,衷心支持革命战争,发展生产。
政权建设:1931、11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前四次)
3、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原因:党中央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经过:1934、10 瑞金 1935、10 陕北会师
1936、10会宁会师
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为中国革命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4、遵义会议 1935、1 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进攻长沙失败 进攻城市
长沙
文家市决策
文家市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后,中共递交国共合作宣言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意义:
侵华结果 最终失败
重点突破
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 国共十年内战(1927—1937) 中共找到正确道路,形成领导核心和思想理论 • 全民族抗日战争(1937—1945) 人民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进一步成熟 • 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 中共领导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1937、8 1938
日军侵华的罪行
1931年 1935年
罪行一:军事侵略长驱直入
发动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占领东北三省。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日本为分离和蚕食华北,制造了华北事变。
1937年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
日军向华东和华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辽沈战役(锦州) 平津战役(北平)
三大战役意义: 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 国军主力基本 消灭。
淮海战役歼敌最多(徐州)
(1)渡江战役(1949.4.21) (2)占领南京(1949.4.23)
------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0世纪中国第二次巨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③扫荡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思考: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如何?
美 国—— 扶蒋反共 蒋介石—— 坚持独裁内战 共产党——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 中国人民—— 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社
中日民族矛盾
会
主
要
矛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
盾
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这是作于1947 年的一幅漫画,名 为《磨好刀再杀》。 画中的人物一手持 写有“和平方案” 的盾牌,一手正在 磨刀霍霍。漫画寥 寥数笔,揭穿了抗 战后蒋介石玩弄 “假和平,真内战” 的伎俩。
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前进 (1927—1949)
历史阶段特征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陷入困境
政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思想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
重点突破
20世纪30、40年代列强侵华 Nhomakorabea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