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工程地质-地质图

清华大学工程地质-地质图


5 43 2
1 2 34
北京西山百花山向斜
CD S O S D C D
P CDC P C D S
SD C D S O S D
S
C DS O D CDS
4)断层 地层界限被其切断。
300m
400m 整体是一个沟
500m
400m
分析: 地形, 地质构造
南高北低 南低北高
5
DS
OD
T P C
І-І 剖面图
清水河水库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 黑山寨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3. 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图名,图例,比例尺
图名 说明图区位置,地质图的性质。
图例 图例,主要是的所表达地质条件的说明,自上而下或从左 到右,地层从新到老排列。 图例的主要内容:地层和岩性新;生表,达地中质生构代造,、远地古质现象 的符号。
3
岩石代号与花纹
通过2个途径来了解: 现场实地地勘查; 阅读对一个地区地质条件的描述,即文字描述(地质 报告)和地质图。
地质图是地质勘查和测绘的成果。
岩土工程师了解地质条件,主要是通过阅读地质资料。 在阅读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可选择部分重要地质现象做 一些现场堪察。
1. 地质图的内容:
(1) 地形地貌:高低起伏,成因; (2) 地层岩土性质:岩石的形成年代、类型;松散沉积物
2014/5/21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主要内容:地形(大比例尺地质图)、第四系沉积物的 性质和年代、各地貌成因类型。
3)水文地质图: 主要内容: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各种水文地质现象。
2
4)工程地质图: 在普通地质图的基础上, 描述各种工程地质勘查 工作成果(比如勘查的 内容、位置和性质,各 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 件)。
4.常见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岩墙和直立岩层,褶皱,断层, 深成岩浆岩体,第四系沉积物,各种地层接触关系。
侏罗纪砂岩
1)水平岩层 地层分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 行或者重合。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相。 反时候
同向弯曲,只是弯的没那么厉害 认为等高线是圆
水平不整合
d.侵入接触 先形成的岩体被后来的岩浆岩侵入其中。
侵入接触,周围岩体被烘烤---热接触。
7
侵入的岩墙
2014/5/21
e.沉积接触(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 先形成岩浆岩,在其风化剥蚀上面又沉积了较新的地层。
沉积接触 -- 冷接触
5.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方法和步骤: 图名、 比例尺和图例, 地形地貌, 地层的分布及产状, 地质构造分析。
地层接触关系 泥盆系D和石炭系C之间为整合, 石炭系C和三叠系T之间为角度不整合,中间缺失了二叠系P, 三叠系T和白垩系K之间为平行不整合,中间缺失了侏罗系J, 第三系R和老地层之间为角度不整合。 花岗岩和古生代地层之间为侵入接触, 花岗岩和中生代地层三叠系T之间为沉积接触。
地质发展史
在古生代的泥盆纪和石炭纪,本区主要为浅海环境,沉积了 石灰岩、页岩和石英砂岩等。
的土质类型; (3) 地质构造:基岩地层的产状,褶皱,断层,裂隙的发
育情况; (Biblioteka )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地下水位等); (5) 物理地质现象:不良的地质现象(滑坡、崩塌及泥石
流),地表地质作用产物及特征。
2. 地质图的类型
• 普通地质图 •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 水文地质图 • 工程地质图 • 地质剖面图及柱状图
到了古生代晚期的二叠纪,本区受NNW方向的挤压作用,泥盆 系地层和石炭系地层形成一系列走向NEE方向的褶皱,同时还 发育了4条断层和发生花岗岩侵入。因地壳上升,本区在二叠 纪期间未接受沉积。
中生代早期的三叠纪,本区下降到水面以下,继续接受沉积, 在浅海环境下沉积了页岩、石灰岩和泥灰岩。 侏罗纪,本区平缓上升到水面以上,但未发生剧烈水平地壳 运动,只是没有继续发生沉积作用。
5
3
4
3
不回到此停住 所以应该是先冲击 到此,然后再沉积 岩
1
2
1
地层接触关系
8
2014/5/21
黑山寨地区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比例尺 图上1cm=实际100m。这个11cm×8.5cm印刷图幅的地质图 相当于实际1100m×850m。
图例 主要看地层图例。最古老地层为下泥盆系D1,最年轻地层 为第三系R。中间地层存在不连续,缺失二叠系P和侏罗系 J。这两个时段可能存在地层不整合。
西段,以C2为中心的一个向斜;
D2 D3 C1 C2 C1 D3 D2 D3
中段,从北向南依次为以C2为中心的一个向斜和以D2为中心的 一个背斜;
D2 D1 D2 D3 C1 C2 C1 D3 D2 D1 D2 D3 C1
东段,从北向南依次为以D1为中心的一个背斜、以C2为中 心的一个向斜和以D1为中心的一个背斜。 古生代地层中还发育有两个小型的平移断层F3(位于黑山寨 的西北)和F4(位于图区的东北角),古生代地层中发育的 断层都中止于中生代地层。 中生代地层T、K为单斜岩层,倾向NW。 新生代地层R为水平地层(地质界限平行于等高线)。
地形地貌 总体西北高(最高550米在图区的西北角),东南低(最 低100米在图区的东南角),有2条NNW走向的山沟在图区 的东西两半。
地层岩性
古生代地层泥盆系D为石灰岩、页岩和石英砂岩,石炭系C 为页岩和石灰岩。古生代地层分布在图区东南部地势较低 处。条带状分布,总体走向NEE方向,中间有两处被断层 切断,成为3部分,每一部分都明显表现出地层的对称重 复,从而判断为褶皱。东部古生代地层中有一个花岗岩体 侵入。
白垩纪,本区又下降到水面以下,沉积了钙质砂岩。
第三纪开始之前,本区发生过地壳运动,中生代及以前的老 地层被变动倾斜。在第三纪,继续沉积了砂页岩。
9
作业
阅读“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其地 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
2014/5/21
10
中生代地层三叠系T为页岩、石灰岩和泥灰岩,白垩系K为 钙质砂岩,新生代地层第三系R为砂页岩互层。中生代和 新生代地层分布在图区西北部地势较高处。他们成条带状, 从南东向北西从老到新依次分布。
地质构造 古生代地层D、C为走向NEE 向的褶皱,被两个断层F1和F2切 断,由西向东成为3部分:
C1 C2 C1 D3 D2
1)普通地质图 主要内容:地形(大比例尺地质图)、地层岩土性质、 地质构造。
世界地质图,(《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
宇界系统
1
华北地区地质图,(《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
北京西市山地地质质图图,(,《(中《国中地国质地
质图图集集》》,,中中国国地地质质出出版版社社,,2020020)2)
C2
O2
平行不整合的形成 沉积 间断
再沉积
c.角度不整合接触 由于剧烈地壳运动,造成地壳中岩体变形和沉积间断。 相邻地层产状不协调,时代也不连续。
Pt2 Ar
6
角度不整合的形成 沉积
变形 和剥蚀
老底层好像被切割了
再沉积
角度不整合
2014/5/21
角度不整合
不 整 合 构 造 在 地 质 图 上 的 特 征
八、地质图
1. 地质图的内容 2. 地质图的类型 3. 地质图的基本要素 4.常见地质现象在地形地质图上的表现 5.地质图的阅读分析
2014/5/21
一个地区的地质条件: 地形的高低起伏及其成因; 各时代地层的分布及特征; 基岩地层的产状,褶皱,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 地下水的发育情况; 不良地质现象。
地质构造符号
走向 倾角35° 正断层
2014/5/21
比例尺 在勘查设计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精度的地质图。不同 类型和规模的工程,其地质条件不同的复杂程度,对比 例尺的要求也会有差异。
小比例尺 ≤ 1/100万 中比例尺 1/5万-1/50万 大比例尺 ≥ 1/万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完成1/10万地质图,只有部分地区 (矿产、政治经济等较重要的地区)完成了1/5万地质图。
上海市工程地质图
(本图反映主要内容:工程地质 分区、不良地质现象)
2014/5/21
5)地质剖面图及柱状图: 地质剖面图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地质构造,帮助读图者理 解;也有为专门工程需要而做的地质剖面图。 地层柱状图,反映地层年代、地层厚度、岩性描述。 有2种地层柱状图:钻孔柱状图反映一个特定位置的钻孔 勘探揭露的地层岩土性质;综合(地层)柱状图是对一个 区域地层岩土性质的综合。
4
2014/5/21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相。同时候
2)倾斜岩层 地层分界线的形态随地形等高线有规律地变化
弯曲相反,等高线往外弯时候, 底层往里弯曲
3) 褶皱 不同时代的地层对称地重复分布: 向斜,中间地层新,两侧地层老; 背斜,中间地层老,两侧地层新。
5 43 2 1 2 3 4
2014/5/21
5)岩墙和直立岩层 地层界限通常为直线,不受地形等高线影响。 6)深成岩浆岩体 形态不规则,外边缘界限不规律。
7)第四系沉积物 与基岩界限不规 则,受地貌控制。
8)各种地层接触关系及其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a.整合接触 连续沉积作用形成。相邻地层产状协调,时代连续。
b.平行不整合接触 发生过沉积间断(地壳上升),但未发生过剧烈的地 壳运动(水平挤压,使地层变形)。 相邻地层产状协调,但时代不连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