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经济政治制度B.生产力状况C.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D.德育对象的需要【参考答案】: C2.在古代中国是哪一部书提出进行大学教育的完整体系,包括三纲领八条目()A.《论语》B.《大学》C.《孟子》D.《中庸》【参考答案】: B3.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参考答案】: D4.决定德育内容的是: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德育目标C.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D.当前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参考答案】: A5.()年首次提出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公德。
A.1949B.1951C.1954D.1958【参考答案】: A6.“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A.孟子B.孔子C.朱熹D.董仲舒【参考答案】: B7.何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A.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C.各科教学D.社会实践活动【参考答案】: C8.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A.德育方法B.德育组织形式C.德育原则D.德育内容【参考答案】: D9.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A.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B.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C.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D.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参考答案】: C10.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A.全面负责、全面安排B.面向全班,照顾个别C.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评定学生操行【参考答案】: D11.我国确定德育目标,应依据哪一种教育目标论()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论D.儿童中心论【参考答案】: C12.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B.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C.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D.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参考答案】: C13.广义的教育,从内容范围上包括()。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前面全部【参考答案】: D14.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
A.生产力水平B.经济政治制度C.科技发展水平D.哲学思想【参考答案】: B15.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把对全体学生的普通要求和对其中优秀分子的要求区别开来,这表明()。
A.德育目标的组成部分更加完整B.德育目标具有层次性C.德育目标顾及了年龄特征D.德育目标具有超前性【参考答案】: B16.教育世界观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是()。
A.人类观B.社会观C.文化观D.世界观【参考答案】: ABC17.品德基本要素有():A.思B.知C.情D.行【参考答案】: BCD18.如何做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A.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B.严格要求学生C.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D.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参考答案】: CD19.德育的作用有:()A.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B.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C.德育对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起保证作用 D.加强德育,能促进现代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 ABCD20.从德育评价所依据的参照标准来区分,可分为:A.自我评价B.他人评价C.绝对评价D.相对评价【参考答案】: CD21.我国德育论研究的任务是:A.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B.揭示德育本质C.帮助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参考答案】: ABCD22.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校应当有效地组织好教育性活动和交往:A.要明确活动和交往的目的性B.活动与交往的公益性C.活动与交往的集体性D.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参考答案】: ABCD23.榜样的种类有:A.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B.家长和教师C.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D.时尚明星【参考答案】: ABC24.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的道德境界大体上可划分( ):A.极端自私自利的境界B.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境界C.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D.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参考答案】: ABCD25.情感陶冶的方式有:( )A.社会陶冶B.人格感化C.环境陶冶D.艺术陶冶【参考答案】: BCD26.德育网络的组织结构除了校内的德育指导小组等外,还有()。
A.社区教育委员会B.居委会教育领导小组C.家长学校D.家长委员会【参考答案】: ABCD27.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常用的方法的是:( )A.说理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参考答案】: ABCD28.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三级运行方式包括()。
A.社会德育管理运行B.校级德育管理运行C.学校中层德育管理的运行 D.班级德育管理的运行【参考答案】: BCD29.美国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是()。
A.注重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教育B.注重责任公民的教育C.注重个人基本品德的教育D.注重解决学校现实问题的教育【参考答案】: ABCD30.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有:()A.社会的现代化发展B.受教育者的发展C.思想品德心理特点D.教育世界观的因素【参考答案】: ABCD31.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德育目标所制约。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2.注重宗教知识和传统教育是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3.德育评价是整个德育过程必不可少的反馈阶段。
德育评价的核心是品德评价,但并不仅仅是品德评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4.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协助做好教育青少年工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5.奴隶社会的德育内容是“三纲”、“五常”、厌恶劳动,鄙视劳动人民。
“三纲”“五常”成为我国奴隶社会最主要的德育内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6.共青团支部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37.品德具有个体的主体的特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8.科学性原则要求德育评价要做到客观,必须要求遵循科学的原则,只有遵循科学性原则,评价结果才可能是客观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39.德育原则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0.教育者组织德育过程大致有基本环节包括实施德育的准备、德育实施、德育评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1.品德发展是指人的个体品德发展,是指个体人随着年龄的推移,其品德循着一定的规律而发生和发展的运动变化过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2.“主体-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精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3.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等几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关系。
在这些矛盾中,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4.基本文明规范,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具有人类生活的普适性。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5."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德育形式转换的内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6.指导教育法通常指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等。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47.德育管理者善于运用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以充分肯定成绩,鼓舞干劲,这一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8.检验、评价一个人品德发展程度的标准,主要看其内在思想情感和动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49.从德育评价本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有德育工作评价和学生思想道德评价。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A50.直接决定德育方法的是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要求,是学生的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