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制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机械工必须穿戴防静电的全棉工作服。

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工具、手套严禁沾有油污,更换零部件需进行脱脂。

2、车间内禁止明火作业,不准吸烟,保持机械设备、地面无油渍,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3、工艺设备管线密封良好,若密封点泄露应立即停机检查。

4、各级压力不得超过工艺指标规定范围,根据压力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以防超压。

5、油位必须高于视管位置,防止油量小于标准,造成温度过高发生火灾。

6、经常检查水封、油封情况,上下封函保持不漏,防止带油进入汽缸,造成爆炸事故。

7、冷却水需注满溢流口,防止汽缸温度升高,造成事故。

8、岗位配备干粉灭火器,操作人员应掌握使用方法和必要的消防知识。

9、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要巡期进行检查,同时氧压机与空压机压力表不得交互使用。

10、冬季停车时,应把冷却水放尽,以免冻坏设备。

空分工安全操作规程
1、空分工必须穿戴防静电的全棉工作服。

2、格控制精留塔,换热气各部容器的管路压力、液位在工艺控制指标范围内,严防超压。

3、定期检查液氧,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控制液氧中的乙炔含量,其含量不超过0.1PPM。

4、空分塔及主控室周围严禁烟火,维修人员检修设备如须动火时,必须化验工作现场氧含量(不超过22%)。

办理动火证,并采取放火措施,方可动火维修。

5、工艺设备管路必须良好,防止低温气体、液体泄露。

6、排放低温液体时工作人员须站立在阀们侧面,并有专人看管,严禁随意排放。

7、氧水预冷系统中,液面要严格控制,防止液面超高,以免水分进入板式分子筛,造成事故。

8、安全装置动时,须立即查明原因,排除事故险肇后方可启动。

9、进入容器内检修时,须化验现场气体含量。

10、遇有断电情况,及时按操作规程要求做紧急停车处理。

11、岗位设置消防器材,岗位操作工必须掌握使用方法和相应的消防知识。

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1、开车前检查阀门开关是否良好,引水是否灌好,循环水泵开启时要与空分、空压、氧压岗位联系好方可开车。

2、开车时先盘车,用回水阀调节循环水泵水压,使水压不得超过0.4MPA,电机温度不得超过60℃。

3、经常检查压力、温度,细听机器的声音,注意润滑情况以及电缆、电器等是否过热。

4、倒泵时需经值班长和调度同意后,通知空分等岗位。

循环水泵倒换泵时应注意压力变化,用回水阀调节压力时不要超过规定。

两台泵同时运转时时间不宜过长。

5、停泵时要先通知空分调度,得到允许后方可进行停泵操作。

6、由值班调度主持召开交接班、设备运转和本班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如:工器具是否完好无损、本班是否存在不安全隐患,安全设施是否齐全、良好等。

如有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待隐患解除再进行操作。

7、操作人员要认真遵守操作规程,按章操作,发现人员或设备不安全问题立即上报调度,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1、操作分析仪器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说明书操作,以防对仪器造成损坏。

2、分析仪器正常运行时,不准用湿布擦拭,不准在手湿情况下接触设备,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3、气体分析现场取样时,取样球胆至少置换三次,以防止取样不符合要求,造成检测失准。

4、严禁用破损、有裂纹的玻璃器皿盛装药品、溶液进行化学分析。

5、接触化学试剂、器皿或配制溶液时,要作到工作完成后立即洗手,严禁边工作,边吃食物,以防中毒。

6、接触液空、液氧、液氮时,要戴好防护手套以避免发生冻伤事故。

7、要经常检验化验室内气体取样管道是否泄露,如若发生取样管道泄露,应及时处理泄露点。

8、光电分析秤用完后要及时将电源插头脱离电源插座,防止将电源变压器烧坏。

充装工安全操作规程
1、必须严格遵守气瓶充充装规章制度
2、在充装前必须检查气瓶阀门是否完好,如有泄露不得进行充装。

3、当气瓶中的乙炔、乙烯总含量大于或等于0.5%或易燃气体总含量大于或等于0.5%时,不得进行充装。

4、开启液氧泵要缓慢提高转速、开高压力。

5、缓慢开启汇流排的总阀门,并与空粉联系准备充气。

6、从充气开始,随时注意压力变化情况,当压力达到9.81MPA――12.76MPA时应分别检查一次瓶体的温度变化情况。

7、在检查中若发现有的气瓶不进气或漏气时应及时处理。

当压力超过9.81MPA或不便处理时,需待气瓶充装结束后予以处理。

8、当充装压力高于12.26MPA时,不得进入充装间,待总阀门关闭后方可进入。

9、充装结束后,依顺序将气瓶瓶阀关好,并将液氧泵转速归零,然后打开汇流端放空阀门,待管道内压力下降至1MPA以下时,方可从汇流排上卸下气瓶送到指定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