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立方氮化硼

立方氮化硼


1.3 立方氮化硼的发展
自然界不存在,人工合成
1957年,GE公司首次合成 1960年,原苏联高压物理研究所成功合成
1.4 金刚石聚晶
金刚石聚晶—多晶金刚石:由细小金刚聚集
而成的一类产品的统称。由优质人造金刚石 微粉加一定数量的粘结剂在超高压高温下烧 结而成 GE公司,60年代投入研究,70年代投入生 产

合成困难:高温高压 (形成 sp3键)
1.6 超硬材料的主要用途
金刚石磨具
金刚石锯切工具 金刚石刀具 金刚石钻头
1.7超硬材料的展望

超硬材料的发展趋势也表明超硬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它主要
表现为:

(1) 随着原材料制备、 新型结合剂、 专用生产设备、 检测仪器等技术的 不断完善, 超硬材料制品的制造技术水平将会大幅度提高, 新品种将不
超硬材料展望
1.1 超硬材料发展史

1.1.1超硬材料的分类 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新型超硬材料
根据来源不同:
可以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
1.1.2 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问世

(1)金刚石概述

钻石是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等轴晶系天然矿物,摩氏硬
7.8GPa,1375-1550 ℃. 合成金刚石
开发六面顶压机
1964.4开始设计、1965.8安装完成;
1966.7投入合成工艺试验
时间
超硬材料
公司
方法
用途
1954
1957
人造金刚石
立方氮化硼
GE
GE
高温高压
高温高压
磨料
磨料
1977
1988 1995
PCD,PCBN
纳米金刚石 人造单晶金刚石 人造单晶CBN 类金刚石膜




天然金刚石是怎样形成的? 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下,碳元素的分子结构经过一系列的 反应(例如在火山中,碳元素在地底经过高压、高温方可形 成),而形成了一种更稳定的分子结构。它的硬度极高,形态 结构极稳定。 天然金刚石的形成和发现极为不易,它是碳在地球深部高温 高压的特殊条件下(地下190~300 km,压力5~7 GPa,1 200~1 800℃)历经亿万年的“苦修”转化而成的。 由于地壳的运动,它们从地球的深处来到地表,原生于金伯利 岩中,除金刚石外,金伯利岩中还可含镁铝榴石和贵橄榄石。 金伯利岩属于岩浆型矿床,金刚石晶体不均匀地散布在金伯利 岩的基质中,以小晶体为主,平均重量为百分之几克拉到十分 之几克拉,实际选矿回收的是大小在0.5mm以上的金刚石颗粒。 最大的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矿床位于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 金伯利岩,又称蓝地,是一种深色的、重的、常常经过蚀变和 角砾化的(破碎的)侵入岩,是已知的唯一在母岩中找到原生 金刚石的岩石。
726
650.8 599 507
“德查坎尔”———琢磨前重为726克拉。这颗金刚石是1934年在距普列姆耶尔矿 不远的冲积矿中找到的。 钻石“纪念”———琢磨前重量为650.8克拉,是1895年在雅格尔斯丰顿矿上找到 的。 1980年南非普列姆耶尔发现了该矿区第三颗大金刚石,重达599克拉。
2009年佩特拉公司在库里南发现一颗重达507克拉金刚石。
度10,密度3.52(±0.01) g/cm3,折射率2.417,色散 0.044。(国家标准)

“使用钻石名词不考虑产地。”(国家标准) 钻石被称为宝石之王 钻石占宝石总销售额的80%。 金刚石最早首先发现于印度(公元前3000–5000年)
重量(克拉) 简介
3106
1500 995.3 770 726.6
其它超硬材料
硼化铝:烧结体
碳化硼: 人造白炭 新型超硬材料:硼、碳、氮化合物
1.5 新型超硬材料的研发

从上世纪80 至90 年代后不断报道研制出更硬的、 超过金刚 石的新材料。

寻找与金刚石硬度相近的新型超硬材料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
性的研究课题, 特别是硼、碳、 氮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被认为是
CBN 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优于金刚石, 适于加工铁系淬硬
金属。

第三代超硬材料——立方BCN , 人们试图合成类金刚石结构 的BCN。由于C- N 键长比金刚石中的C- C 键长短及具有金 属性的BC3 和BC5 化合物的成功合成,这就进一步推动了在 B- C- N 体系中寻找超硬材料。
BxO 型超硬材料

1977年12月21日山东省临沂县岌山乡常林村魏振芳发现常 林钻石,重158.786ct,淡黄色,曲面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 体的聚形。
(2)金刚石的研究 1649年,Florence院士的研究:神秘消失 法国化学家Lavoisier:可燃性物质
1797年,英国化学家Tennant:金刚石纯碳

潜在的超硬材料。到目前为止, 只有CBN 能够与金刚石相媲 美。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人们发现可以从晶体化学角度解决该问题: 构建具有较小摩尔体积、 键长短、 键能高的共价材料, 这或 许是今后有可能取得进展的方法。
新型亚超硬—超硬材料
1.
B- C- N 体系超硬材料


金刚石的硬度比CBN 高, 适于加工非金属脆硬材料,
(3) 人造金刚石的研究与生产进展

从19世纪20年代,各国科学家都在努力合成金刚石


1820年左右,俄、法、科学家的努力
1880,英国Hannay得到12颗细粒度金刚石


1894,法国科学家Moissan的实验,得到硬质结晶体
1890-1930,英国parsons,对前人的实验进行重复,不能重


232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2014年9月10日在库里南矿区发现一枚重达232克拉金刚石。 186.1“科依努尔”———在第一次琢磨后的重量为186.1克拉。在第二次琢磨后的重量为106.1克拉, 它的历史,估计是从1304年开始的。 158.8 “常林钻石”———重量158.8克拉,1977年12月山东临沐县常林村发现。 158 22012年9月27日《环球时报》报道,在苏联雅库特发现一颗重达158克拉金刚石。 136.6 “摄政王”(或称“皮特”)———琢磨成形后的重量为136.6克拉,它是1701年在印度找到的。 136,2010年9月1日德国《明镜》网站报道,南非金伯利市北部采掘出五颗金刚石,其中最重的为136克拉 的白色金刚 石,其它分别为104克拉,82克拉,69.3克拉和58克拉。 133.2 “佛罗萨”(或称“澳大利亚金刚石”)———琢磨成型后的重量为133.2克拉。 128.5 “契非尼”———琢磨成型后的重量为128.5克拉,1878年出于金伯利矿。 125.5 “南方之星”———琢磨成型后的重量为125.5克拉,1853年在巴西寻找到的。 124.3 “陈埠一号”———124.3克拉,1981年8月山东郯城陈埠发现。 122 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6月14日报道,南非库里南矿发现一枚122克拉蓝色金刚石。 119 “蒙山一号”———119克拉,1983年11月山东蒙阴发现。 62.1 1952年前后湖南常德地区发现一颗62.1克拉金刚石。 60.2 “岚崮一号”———60.2克拉,1990年前后发现于辽宁复县瓦房店。 38.3 “岚崮二号”———38.3克拉,1990年前后发现于辽宁复县瓦房店。 38 “岚崮三号”———38克拉,1990年前后发现于辽宁复县瓦房店。 29.6 中新网2014年1月22日报道,库里南矿区找到一颗29.6克拉蓝色金刚石。 25.5 2013年在库里南矿区找到一颗25.5_______克拉蓝色金刚石。

1958年,De
Beers 公司在南非合成第一颗 单晶,迅速实现工业化…. 1961年,原苏联高压物理研究所成功合成金 刚石。 1962年,原乌克兰科学院超硬材料研究所成 功合成金刚石。 向生产化迅速推进
(5) 中国超硬材料(金刚石)的发展
1960年10月下达任务
1963年在两面砧超高压装置下:
复前人的结果。
金刚石的转变条件:
超高压高温 1901年, Roozrboom发表 碳 的压力-温度状态图 1938年D-G平衡线 1939年、1947年 解决了合成金刚石的 理论问题
(4)成功实现金刚石的合成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951-1954用(Belt)年轮式 合成金刚石成功,1955年报道 转向生产 1963年以前GE公司在13GPa下,瞬间实现单晶石 墨像金刚石的转变 1966年,Du Pont公司,用爆炸法合成人造金刚石 1970年,GE公司合成宝石级单晶
GE
高温高压
爆炸法
刀具
刀具 刀具 刀具 刀具
金刚石薄膜
金刚石厚膜
CVD
CVD
刀具
刀具
1.2 合成金刚石的方法简介
静态高温高压法
动态高温高压法 静压法、爆炸法、液中放电法、气象外延生
长法、液相外延生长法、CVD法、PVD法、 机械球磨法、磁控溅射法、激光法等等。 静压法、爆炸法和CVD法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在已知物质中, 硼的摩尔体积( 5cm3) 与金刚石( 3. 4cm3) 和立方BN ( 3. 5cm3) 最为接近。 硼的热力学稳定形式β—菱形, 硼是由二十面体组成的具有疏 松密堆积结构的复杂晶体,由于其缺电子结构,将氧溶入β—B 所得的填隙化合物会更加致密、 强度也更高。 基于硼的超硬材料就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硼通常为+ 3 价, 但在适当条件下也可形成价态低于+ 3 的B/ O 二元化合物 BxO ( x = 2~22),这类物质通常称为富硼氧化物或氧化亚硼,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B2O、 B6O、 B7O 和B13O2 等.
19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