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田间水分管理技术

水稻田间水分管理技术

进 网 的 鱼— — — 活 不 长
提高空气湿度, 有助于开花授粉。水分不 足将延迟抽穗或抽穗不齐, 重则花粉粒 不能萌发, 雌蕊柱头枯萎, 受精不良, 形 成空壳。
7.乳 熟 期 乳 熟 期 是 籽 粒 进 入 开 始 灌浆阶段, 增加粒重和防止叶片、根系早 衰是这个时期管理重点。在水分管理上 应采取干干湿湿, 以湿为主, 就是灌一次 水 后 自 然 落 干1~2天 , 再 灌 一 次 水 , 做 到 水气交替, 增加土壤氧气来维持根的生 理机能, 防止叶片早衰。
经 霜 的 黄 豆— — — 四 分 五 裂
有效的避免低温冷害的影响, 寒潮过后, 立即排水, 保持原水层管理。
3.分 蘖 期 返 青 后 稻 株 立 即 转 入 分 蘖生长, 分蘖期是稻株地上部与地下部 迅速生长, 需要水分较多。而地下部根部 生长不仅需要足够的水分, 还需要充足 的氧气。分蘖期应实行浅水层管理, 田面 水 层 控 制 在3cm左 右 为 宜 。在 浅 水 层 的 条 件下, 日光可以直接照射土壤及稻株根 基, 使水温和土温同时得以提高, 促进低 节位分蘖芽的萌发并及早分蘖。同时在 较高水温和土温的环境下, 有利于提高 有机肥料的分解速度和养分的吸收速 度 。只 有 在 根 系 吸 收 能 力 很 强 的 前 提 下 , 才有利于稻株体的协调生长, 才能实现 早分蘖, 多分蘖。浅水层管理还可有效防 止潜叶蝇的危害。分蘖期无水层或水层 过深都不利于分蘖的产生和生长。
作物栽培
1 品种多、乱、杂 据不完全统计, 在公主岭市经销的 玉米品种达200多个, 在生产中应用的品 种达100多种, 在一定的区域内很难形成 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组成的优良品种 群, 多、乱、杂问题突出。 另 外 , 农 民 求 新 、求 高 心 理 严 重 , 选 种随意性大, 所选择的玉米品种生育期 越来越长, 产生的结果是: 一般年份产量 并不高, 低温早霜年份减产, 高温年份产 量较高, 年际间稳产性差。品质表现为— 般年份和低温早霜年份, 成熟度不好, 秋 粮 出 售 时 水 分 高 达30%~35%, 商 品 品 质 明显下降( 三等粮居多), 成熟度不好的 品种折合成标准水产量并不高。 2 施肥不科学 在玉米施肥上还存在着不科学的问 题, 在施肥量上主要是有相当部分田块 施肥量尚未达到经济产量施用量, 个别 地方出现施肥过量, 造成浪费; 在营养元 素配比上, 主要是磷过量使用, 钾用量不 足, 微量元素不施; 在施肥方法上, 主要
6.抽 穗 开 花 期 抽 穗 后 植 株 营 养 体 生长已基本停止, 转入开花结实为主的 生殖生长阶段, 此时茎秆已达到最大高 度, 叶面积逐渐减少, 根系活力也开始下 降, 光合作用产物及茎秆、叶鞘贮藏的养 分向籽粒输送, 此期是决定粒数和粒重 的关键时期, 植株早衰或贪青都会影响 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抽穗开花期对水 分反应十分敏感, 因此田内必须保持一 定的水层, 能直接保证生理需水外, 同时
5 病虫鼠危害较重 对公主岭市玉米产量影响大的病害 有 ( 丝黑穗病、茎腐病、丛生苗和叶斑 病) 、虫害( 玉米螟、地下害虫) 和鼠害, 生 产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由于防 治 技 术 不 到 位 , 一 般 减 产 幅 度 在 10%~ 20%。
水稻在田间生长发育过程中离不开 水分的供给, 其一切生理活动也都是在 有水分的参与下完成的。水稻在田内的 生育期较长, 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对水分 的需求量不同。我们应根据水稻不同生 育期的需水规律, 调节水分的供给量, 促 进生长发育。同时也要考虑田内水层的 管理直接关系到田内的环境条件, 尤其 是土壤内的环境, 这些因素也都直接影 响着地上部秧体生长发育和地下部根系 的生长状况, 最终影响产量与质量, 所以 说水稻田间的水分管理是夺取水稻优质 高产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4.分 蘖 末 期 水 稻 分 蘖 末 期 , 是 水 稻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的转换 期 。吉 林 省 一 般 在 6月 30日 前 已 完 成 分 蘖 过程的生长成穗, 称作有效分蘖, 以后产
2007 年第 10 期·总第 212 期
6 机械化水平需要提 高
公主岭市在玉米生产 上多以小四轮和畜力为 主, 机具配套程度低, 播种 多数用小四轮或畜力牵引 的单体播种机、人工扎眼 器等, 整地质量不高。中耕 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低, 劳动效率低, 影响秋整地 工作。
当部分生产田由于耕种粗放或种子质量 不 好 造 成 出 苗 不 齐 、缺 苗 、三 类 苗 , 对 产 量影响较大, 由此造成产量损失通常达 4%~6%。 部 分 生 产 田 没 有 达 到 适 宜 种 植 密度, 有很大比例的田块ha收 获 的 株 数 不足4万株, 品种的产量潜力没有得到发 挥。在生产中可见密度范围内, 产量最大 相 差 可 达 5%~8%。
3.采 用 烟 雾 剂 、 粉 尘 剂 等 来 防 治 番 茄 病
害, 可有效地降低棚内湿度, 防其发病。 4.及 时 从 基 部 去 除 老 叶 、病 叶 、黄 化 叶 及
侧枝, 当果实长至青熟时, 根据其长势可去除 青熟果以下全部叶片, 然后喷一遍广谱性杀菌 剂, 可有效促进植株通风透光, 有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快果 实着色。
5.孕 穗 期 孕 穗 期 是 稻 株 营 养 生 长 与生殖生长并进, 是生理需水与生态吸 水的高峰期。吉林省水稻孕穗期从时间 上 来 看 是7月 10日 至 30日 这 段 时 间 内 。此 期 气 温 高 , 蒸 腾 、蒸 发 量 大 , 是 水 稻 一 生 中 需 水 量 最 多 的 时 期 。在 幼 穗 分 化 期 间 ,
( 李业伟 卢晓明 崔爱辉 肖鑫华 辉南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135100)
17
1.挖防寒沟, 隔绝地温传导。由于北方冻 土层约在1m左右, 故在温室南北两侧挖深约 1m, 长 约 于 温 室 等 长 的 深 沟 , 由 稻 草 、秸 秆 等 填充物将其填满, 可有效隔绝地温传导。
2.充 分 运 用 各 种 薄 膜 。 顶 棚 采 用 无 滴 膜 , 以防叶面结露, 降低湿度。防止病害, 棚内铺 设地膜或铺设二层膜。在温室北侧墙上张挂 镀铝反光膜, 棚膜外草帘下加盖一层薄膜等, 利 用 这 些 方 法 增 加 棚 内 光 照 强 度 、温 度 , 促 其 早熟高产。
1.移 栽 期 无 论 采 用 哪 种 育 苗 方 式 培育的秧苗, 也不论是采用手插、机插或 抛秧方式移栽秧苗, 移栽期间田面的水 层 管 理 是 一 致 的 。 要 求 田 面 保 持1~2cm 的水层, 也称为“瓜皮水”或“花达水”。在 这样的水层条件下, 有利于插秧作业, 提 高插秧质量, 插后易使根部在同一水平 线上, 不漂秧, 不缺穴。使秧苗根系处在 通风良好, 土温较高, 土壤营养条件较好
5.及时疏花并蘸花保果, 每个 花 序 留3~4 个 果 , 并 采 用2、4—D番 茄 灵 等 蘸 花 , 需 一 朵 一 朵地用毛笔蘸刚开放的小花, 不要重复, 使用 浓 度 为 10~20mg /kg、20~30mg /kg, 同 时 加 入 0.1%的 速 克 灵 防 止 灰 霉 病 从 花 器 侵 染 。
8.蜡 熟 期 进 入 蜡 熟 期 , 要 采 取 干 干湿湿, 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 就是灌一 次水自然落干3~4天再灌一次水, 这样可 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提高根系的活力, 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促使光合产物向籽 粒运转, 增加粒重。不宜过早断水, 以免 发生早死青枯现象, 9月5日左右蜡熟后 期撤水。
3 土壤肥力下降 农肥施用量普遍下降, 农田有机质 含 量 由 20年 前 的 3%~4%降 到 2%左 右 。以 小四轮为主的耕作方法, 致使耕层厚度 明 显 变 薄 , 由 十 几 年 前 的18~20cm下 降 到 目 前 的13~15cm。 土 壤 保 肥 、保 水 性 降 低, 综合生产能力下降。 4 耕作技术需要改进 在公主岭市春旱发生频率较高, 相
7 新技术普及工作需 要加强
由于受到农民素质、 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新技术的普及率较低, 很 多好的技术没能在生产上 充分发挥作用, 致使玉米 稳产性不好, 品质较差。
( 耿 军 公主岭市 杨大城子镇农业站)
瓜菜栽培
温室番茄增产增收技术措施
在温室蔬菜栽培中, 番茄的种植面积仍 占主导地位。在我国北方由于特定的自然条 件, 会对番茄提早成熟上市有一定制约作用, 现将几条比较成熟的促早、防病措施总结如 下:
2007 年第 10 期·总第 212 期
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
是 大 部 分 田 块 采 用 “一 炮 轰 ”施 肥 法 , 部 分追肥田块追肥深度不够、覆土不严, 造 成了肥料的挥发浪费, 肥料利用率低; 在 肥料质量上, 主要是个别地方小型肥料 厂生产的复合肥料配方不合理, 营养元 素含量不足等。
刚分化出的穗器官幼嫩, 耐旱、耐寒力 弱, 此期对水分和温度反应极为敏感。在 稻穗形成初期缺水, 易使枝梗及颖花形 成受到阻碍, 每穗粒数减少。稻穗形成中 期缺水, 则颖花发育不健全, 产生畸形花 而 不 能 正 常 开 花 结 实 。穗 分 化 后 期 缺 水 , 则花粉与卵细胞发育受阻, 易形成大量 瘪粒, 所以在孕穗期间要始终保持3cm以 上的水层。孕穗后期有时会遇到障碍型 冷害的影响, 深灌水10cm左右用以保温, 有利于幼穗的正常发育, 也叫深水 “保 胎 ”或 “护 胎 ”。
6.催红, 促其早上市。因为番茄转色期长, 可 在 果 实 发 白 时 用 深 度 为 500~1000mg /kg乙 烯利涂抹, 可加快果实转红。
( 程稼秋 张艳铭 公主岭市双龙农业站 136100)
生的分蘖只能长成小穗或无穗, 称为无 效分蘖。在生产中通过田面水层的调控 管理, 可有效的控制无效分蘖, 巩固有效 分蘖, 提高分蘖的成穗率, 分蘖末期晒田 是控制无效分蘖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晒田可使幼小的高位分蘖芽因根系发育 不健全, 吸收不到水分和养分而停止生 长或死亡。晒田还可以使土壤中含氧量 增加, 改善土壤内的环境增强了根系活 力。在晒田期间, 光可以直射茎基部, 节 间伸长速度减慢, 使茎基部节间质地坚 硬, 节间短, 能有效的抑制倒伏。对低洼 地、草炭土等冷凉地块晒田效果更加明 显。晒田也有利于田内通风透光, 促早 熟, 防早衰。能有效的抑制稻瘟病的发生 及危害程度, 一般晒田时间为7~10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