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学题库1、什么是物流?如何深入理解物流的内涵?物流是指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考虑成本和效益的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实体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
物质资料的这种物理性移动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物质资料在生产领域里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流动,以及从生产所在地经由供应所在地向消费所在地的流动。
完整的物流概念包含以下要点:(1)物流的研究对象是贯穿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一切物料流以及相关的信息流,研究目的是对其进行科学规划、管理以及控制,使其高效率、高效益地完成预定的服务目标。
(2)物流的活动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原材料与供应阶段的物流,也包括生产阶段的物流、销售阶段的物流、退货阶段的物流及废弃物处理阶段的物流等整个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全部物流活动。
(3)物流的作用是将物资由供给主体向需求主体转移(包含物资的废弃与还原),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并且创造部分形质效果。
(4)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信息活动等。
(5)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供应链管理与整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物流不仅强调物流各构成要素的整体最佳,而且还强调物流活动与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连接的整体最佳,而且物流还强调物流客户服务的重要性。
(7)物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以发展,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
2、商流与物流的关系如何?商流和物流是同一个生产资料流通过程中相伴发生的两个方面,表现在流通领域中生产资料的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运动,所以商流和物流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1)商流反映一定生产关系,决定着生产资料流通的社会性质,也决定着物流的社会性质。
(2)流通的实质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商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形式的更替,物流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位置的变换,它们共同保证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在流通领域顺利地实现。
(3)商流的价值运动方向和规模,决定着物流运动的方向和规模,而物流的交通运输、储存、保管、包装等条件,也制约着商流交换中人们彼此接触的范围和广度。
(4)商流阻塞、停滞会直接关系到物流的顺畅与发展,而物流阻塞、不通畅也会直接影响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速度和商品价值实现的时间,影响商流的发展。
3、什么是商物分离?商物分离的特征和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商物分离的概念。
企业为提高物流效率,趋向于将商流与物流区分开来:将物流设施及有关物流的功能从商业流通领域中分离出来,设置物流据点,集中处理若干商品流通的物流业务。
由于“商物分离”可以向物流据点大量运送商品、补充库存,又因为商品库存较集中可以增多品种、减少库存,提高配送效率,以使商品流通据点集中精力从事运营。
商物分离模式的特征是:①库存方面。
取消总公司仓库和营业仓库分散库存方式而代之以配送中心集中库存。
②输送方面。
原先是从工厂仓库至总公司仓库,再到批发站仓库,最后到零售店,是商物一致的三段输送。
而在商物分离模式中是由工厂仓库至配送中心,然后直接送至零售店的两段输送。
③配送方面。
原是分别向各零售店送货,现改为回路配送。
④信息系统方面。
不再由总公司、批发站和工厂分头处理,而是以信息中心集中处理方式,用现代化通讯系统进行各环节的控制。
4、分析美国物流概念产生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美国的物流的概念经历了从PD到Logistics到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对物流认识的升华和发展,是站在供应链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物流。
5、现代物流的典型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1)物流要素系统化(2)物流作业自动化(3)物流管理智能化(4)物流体系标准化(5)物流手段现代化(6)物流信息电子化(7)物流服务社会化(8)物流节点网络化(9)物流运作可视化(10)物流系统信息化(11)物流快速反应化(12)物流功能集成化(13)物流经营国际化(14)物流服务绿色化。
6、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典型特征?系统是同类或相关事物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整体,相对于环境而言,系统具有一定目的和一定功能,并相对独立。
系统的特征:(1)系统的集合性(2)系统的相关性(3)系统的目的性和可控制性(4)系统的层次性(5)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具备上述五个特点的系统是合理的、完整的、科学的系统。
7、什么是物流系统?为什么物流具有系统性?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流动的物品、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以及相关的物流环节等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物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运输或单一的保管作业。
只有物流七大环节整体合理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才能真正节约费用、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提高服务水平。
(2)物流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时还相互矛盾。
如果只重视一个侧面,忽略另一侧面,就会产生不协调。
比如不包装,或简化包装,就要增加装卸、搬运和保管费用,降低运输效率;如想减少库存,则要增加配送次数,加大运输成本等。
(3)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本身也要求统一性和整体性。
比如托盘的标准和规格,与包装尺寸、卡车车厢宽度、集装箱宽度等都有一致性要求,关系到装卸、运输效率。
(4)物流外围条件的系统要求。
比如,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加强为用户服务,但服务是什么标准,成本是否合算,还要根据企业销售、企业经营和企业市场战略的需要而定。
也就是说,物流系统与商流系统乃至企业经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众多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相关,在追求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同时,还应该与相关的外部条件协调一致。
8、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1.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物流系统一般是由财、物、任务目标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3.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1)物流设施(2)物流装备(3)物流工具(4)信息技术及网络;4.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1)体制、制度(2)法律、规章(3)行政、命令(4)标准化系统。
9、物流系统化的目标是什么?(1)服务目标(2)快速、及时目标(3)节约目标(4)规模化目标(5)库存调节目标。
10、简述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和原则。
作用:物流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特别是当系统中或系统所处的环境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或相互矛盾的因素时,更需要通过系统分析来保证。
原则:(1)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
(2)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1、简述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方法。
网络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根据流经网络的产品不同,物流网络可以比图2-5中的网络层次更多些或更少些,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构。
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产品可以有不止一个物流网络设计方案。
这种网络设计的问题既包括空间设计问题也包括时间设计问题。
空间或地理设计问题决定各种设施(如工厂、仓库和零售点)的平面地理位置。
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规模和位置时则要在以地理特征表示的客户服务要求和成本之间寻求平衡。
这些成本包括:生产/采购成本、库存持有成本、设施成本(存储、搬运和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
可用于网络分析的模型有许多种:(1)数学分析技术(2)仿真模型(3)启发式模型(4)最优化模型12、简述物流线路规划的基本方法。
物流运输线路的类型:(1)往复式运输线路(2)环行式运输线路(3)汇集式运输线路13、什么是物流管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提供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实现各项物流活动间的最优化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从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看,物流管理包括对物流过程的管理、对物流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等三个方面。
14、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物流成本管理,是指有关物流成本方面的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
就是从物流设计到物流运行的全过程中,对所有费用的发生和物流成本的形成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
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也就是说,物流成本管理不应该理解为管理物流成本,而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把握和分析去发现物流系统中需要重点改进的环节,达到改善物流系统的目的。
15、请论述如何制定企业的物流战略。
物流战略的制定是企业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依据一定的方法和程序,为企业选择确定合适的物流战略的过程。
1.自身分析——SWOT分析法的原理SWOT分析法中:S(superiority,优势)指企业优势分析,W(weakness,劣势)指企业劣势分析,O(opportunities,机遇)指市场机遇分析,T(threat,威胁)指市场威胁分析。
合起来,SWOT分析,就是市场的机遇风险和企业优劣势分析。
SWOT分析制定物流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掌握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外部环境信息,即掌握市场的发展状况信息,特别是掌握市场发展的机遇和威胁;二是企业内部实力的信息,即掌握企业的资源状况,特别是掌握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然后以企业优势和劣势分别面对市场的机遇和风险,用企业优势资源寻找发展机遇,避开企业劣势和环境威胁,寻找战略思路,就可以得出企业的多个市场切入战略方案,将这些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就可以选择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
2.SWOT的步骤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制定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
SWOT分析法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找出市场机遇与威胁因素。
外部环境,就是市场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市场的经济政治条件、交通、通信、能源、文化风俗、地理条件等。
特别要注意寻找发展机遇和潜在的威胁因素。
(2)分析企业的内部实力,找出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劣势。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就是分析企业内部所具有的实力,主要是企业资源状况,特别是企业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
要实事求是地列出企业所有的优势和劣势条件,进行分析。
(3)列出备选战略方案。
根据前面的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条件分析的结果,可以列出一些备选的SO、WT、WO、ST战略,得到SWOT矩阵图。
把以上备选方案进行归纳,进一步浓缩成四个备选方案:①市场扩张战略:以本市为中心,尤其是以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向省内其他城市、省外城市扩张。
②进一步开拓本地市场战略:以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制造企业为对象,进一步挖掘近距离的物流服务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