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试卷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答案填入题后方括号内)1、(本题3分)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滑块A 和B 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μ,系统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如突然撤消拉力,则刚撤消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a A 和a B 分别为(A) a A =0 , a B =0. (B) a A >0 , a B <0.(C) a A <0 , a B >0. (D) a A <0 , a B =0. [ ] 2、(本题3分)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中,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 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 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N .则质点自A 滑到B 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作的功为(A))3(21mg N R -. (B) )3(21N mg R -. (C) )(21mg N R -. (D))2(21mg N R -. [ ] 3、(本题3分)一质量为M 的弹簧振子,水平放置且静止在平衡位置,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射入振子中,并随之一起运动.如果水平面光滑,此后弹簧的最大势能为(A) 221v m . (B) )(222m M m +v .(C) 2222)(v Mm m M +. (D) 222v M m . [ ] 4、(本题3分)已知氢气与氧气的温度相同,请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xAB(A)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压强一定大于氢气的压强. (B)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氧气的密度一定大于氢气的密度.(C)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速率大.(D) 氧分子的质量比氢分子大,所以氢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一定比氧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大. [ ] 5、(本题3分)关于热功转换和热量传递过程,有下面一些叙述: (1) 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 (2) 一切热机的效率都只能够小于1; (3) 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4) 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是不可逆的. 以上这些叙述(A) 只有(2)、(4)正确. (B) 只有(2)、(3) 、(4)正确. (C) 只有(1)、(3) 、(4)正确. (D) 全部正确. [ ] 6、(本题3分)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的单位为厘米,时间单位为秒.则此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A) )3232cos(2π+π=t x .(B) )3232cos(2π-π=t x .(C) )3234cos(2π+π=t x .(D) )3234cos(2π-π=t x . (E) )4134cos(2π-π=t x . [ ]7、(本题3分)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 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点振动的初相是1,S 1到P 点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初相是2,S 2到P 点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A) λk r r =-12. (B) π=-k 212φφ. (C) π=-π+-k r r 2/)(21212λφφ.(D) π=-π+-k r r 2/)(22112λφφ. [ ] 8、(本题3分)在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间各质点的振动 (A) 振幅相同,相位相同. (B)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C) 振幅相同,相位不同. (D) 振幅不同,相位不同. [ ] 9、(本题3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示意图中的S ' 位置,则(A)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 ]10、(本题3分)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18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 (A) 光强单调增加. (B) 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SS S '(C) 光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D) 光强先增加,然后减小,再增加,再减小至零. [ ] 二、简单计算与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本题5分)一人用恒力F推地上的木箱,经历时间 t 未能推动木箱,此推力的冲量等于多少?木箱既然受了力F的冲量,为什么它的动量没有改变?2、(本题5分)一均匀木杆,质量为m 1 = 1 kg ,长l = 0.4 m ,可绕通过它的中点且与杆身垂直的光滑水平固定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设杆静止于竖直位置时,一质量为m 2 = 10 g 的子弹在距杆中点4l处穿透木杆(穿透所用时间不计),子弹初速度的大小v 0 = 200 m/s ,方向与杆和轴均垂直.穿出后子弹速度大小减为v = 50 m/s ,但方向未变,求子弹刚穿出的瞬时,杆的角速度的大小.(木杆绕通过中点的垂直轴的转动惯量J = 21112m l )3、(本题5分)已知f (v )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N 为总分子数,v p 为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下列各式表示什么物理意义?(1) ⎰∞d )(v v v f ;(2) ⎰∞pf v v v d )(;(3) ⎰∞pNf v v v d )(.4、(本题5分)一质量为0.20 kg 的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 )215cos(6.0π-=t x (SI).求:(1) 质点在初始时刻的速度;(2) 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一半处所受的力.5、(本题5分)在Si的平表面上氧化了一层厚度均匀的SiO2薄膜.为了测量薄膜厚度,将它的一部分磨成劈形(示意图中的AB段).现用波长为600 nm的平行光垂直照射,观察反射光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在图中AB段共有8条暗纹,且B处恰好是一条暗纹,求薄膜的厚度.(已知Si折射率为3.42,SiO2折射率为1.50)膜6、(本题5分)图为单缝衍射装置示意图,对于会聚到P点的衍射光线,单缝宽度a的波阵面恰好可以分成三个半波带,图中光线1和2,光线3和4在P点引起的光振动都是反相的,一对光线的作用恰好抵消.那么,为什么在P点光强是极大而不是零呢?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本题10分)如图所示的阿特伍德机装置中,滑轮和绳子间没有滑动且绳子不可以伸长,轴与轮间有阻力矩,求滑轮两边绳子中的张力.已知m 1=20 kg ,m 2=10 kg .滑轮质量为m 3=5 kg .滑轮半径为r =0.2 m .滑轮可视为均匀圆盘,阻力矩M f =6.6 N ·m ,已知圆盘对过其中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2321r m .2、(本题10分)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 的温度为T A =300 K ,求: (1) 气体在状态B 、C 的温度; (2) 各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3) 经过整个循环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各过程吸热的代数和).p (Pa)V (m 3)1002003003、(本题10分)图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求(1)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2) P处质点的振动方程.4、(本题10分)(m) -(=589.3 若换用另一光源测得其第二级光谱的衍射角为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2、A3、B4、D5、A6、C7、D8、B9、B 10、B二、简单计算与问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答:推力的冲量为t F. 2分动量定理中的冲量为合外力的冲量,此时木箱除受力F外还受地面的静摩擦力等其它外力,木箱未动说明此时木箱的合外力为零,故合外力的冲量也为零,根据动量定理,木箱动量不发生变化. 3分2、解:在子弹通过杆的过程中,子弹与杆系统因外力矩为零,故角动量守恒.1分 则有 m 2v 0 l / 4 = m 2vl / 4 +J 2分 ()()lm m J l m 1020234v v v v -=-=ω =11.3rad/s 2分3、答:(1) 表示分子的平均速率; 2分 (2) 表示分子速率在v p →∞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2分 (3) 表示分子速率在v p →∞区间的分子数. 1分4、解:(1) )25sin(0.3d d π--==t t x v (SI) t 0 = 0 , v 0 = 3.0 m/s . 2分(2) x m ma F 2ω-==A x 21=时, F = -1.5 N . (无负号扣1分) 3分5、解:上下表面反射都有相位突变π,计算光程差时不必考虑附加的半波长. 设膜厚为e ,B 处为暗纹,2ne =21( 2k +1 ), (k =0,1,2,…) 2分 A 处为明纹,B 处第8个暗纹对应上式k =7 1分()nk e 412λ+==1.5×10-3 mm 2分6、答:会聚在P 点的光线不只是1,2,3,4四条光线,而是从1到4之间的无数条衍射的光线,它们的相干叠加结果才决定P 点的光强.现用半波带法分析P 点的光强.由于缝被分成三个半波带,其中相邻两个半波带上对应点发的光线的光程差为 / 2 ,在P 点均发生相消干涉,对总光强无贡献,但剩下的一个半波带上各点发出的衍射光线聚于P 点,叠加后结果是光矢量合振幅(差不多)为极大值(与P 点附近的点相比),使P 点光强为极大.5分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本题10分)解:对两物体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见图),则有m 1g -T 1 = m 1a ①T 2 – m 2g = m 2a ② 2分 对滑轮应用转动定律,则有 ββ⋅==-'-'232121r m J M r T r T f ③ 2分 对轮缘上任一点,有 a = r ④ 1分又: 1T '= T 1, 2T '= T 2 ⑤则联立上面五个式子可以解出 rm r m r m M gr m gr m a f3212121++--==2 m/s 2 2分T 1=m 1g -m 1a =156 NT 2=m 2g -m 2 a =118N 3分2、(本题10分)解:由图,p A =300 Pa ,p B = p C =100 Pa ;V A =V C =1 m 3,V B =3 m 3. (1) C →A 为等体过程,据方程p A /T A = p C /T C得T C = T A p C / p A =100 K . 2分 B →C 为等压过程,据方程V B /T B =V C /T C 得T B =T C V B /V C =300 K . 2分 (2) 各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分别为 A →B : 11()()2A B B C A p p V V =+-=400 J . B →C : A 2 = p B (V C -V B ) =200 J .C →A : A 3 =0 3分 (3) 整个循环过程中气体所作总功为A = A 1 +A 2 +A 3 =200 J .因为循环过程气体内能增量为ΔE =0,因此该循环中气体总吸热Q =A +ΔE =200 J . 3分3、(本题10分)解:(1) O 处质点,t = 0 时 0cos 0==φA y , 0sin 0>-=φωA v 所以 π-=21φ 2分12 2'T又 ==u T /λ (0.40/ 0.08) s= 5 s 2分 故波动表达式为 ]2)4.05(2c o s [04.0π--π=x ty (SI) 4分 (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4.02.05(2cos[04.0π--π=t y P )234.0cos(04.0π-π=t (SI) 2分4、(本题10分) 解: (1)(a + b ) sin ϕ = 3a +b =3 / sin ϕ , ϕ=60° 2分a +b =2'/sinϕ' ϕ'=30° 1分3 / sin ϕ =2'/sin ϕ' 1分'=510.3 nm 1分(2)(a + b ) =3 / sin ϕ =2041.4 nm 2分2ϕ'=sin -1(2×400 / 2041.4) (=400nm) 1分 2ϕ''=sin -1(2×760 / 2041.4) (=760nm) 1分 白光第二级光谱的张角ϕ = 22ϕϕ'-''= 25° 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