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保定心慧教育技术装备有限公司2012年 3月 8 日批准2012年 3 月 9 日实施目录编号编写者韩超1、环境因素识别程序2、环境因素评价程序3、法律与其他要求获取更新程序4、教育培训管理程序5、信息交流管理程序6、文件管理程序7、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8、检测、监控管理程序9、不符合、纠正预防与处理程序10、环境记录管理程序11、内部审核程序12、相关方影响管理程序13、能源控制管理程序14、化学物品使用管理程序15、大气污染防治管理程序16、噪声控制程序17、废水污染防治管理程序1.环境因素识别程序1目的对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识别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环境因素。
3职责3.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识别的组织工作。
3.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环境因素进行排查识别。
3.3总经办负责对各部门排查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汇总。
4工作程序4.1环境因素的识别4.1.1各部门按照下列要求,对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一)各部门在实施环境因素识别工作时,采用输入输出法等排查方法,将本部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将各方面的环境问题尽可能的全面识别出,没有遗漏。
(二)识别环境因素时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三)对每个被确定的环境因素应尽可能多地确定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实际存在的和潜在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
(四)对环境的影响可包括以下类型,但不仅限于以下类型:(1)对大气的污染(2)对水体的污染(3)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对环境的影响(4)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对土壤的污染(6)各种能源、资源及原材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7)生产经营活动对社区的影响(8)其他地区性环境问题4.1.2各部门将识别的环境因素填在环境因素排查表,交总经办,由总经办统一进行分类、汇总形成环境因素台帐。
4.2新增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4.2.1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或试运行时,由总经办负责组织对环境因素的识别、分类、汇总。
各部门按程序规定在二周内将新变化的项目的环境因素识别结果报总经办。
4.2.24.3当原来排查的环境因素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时,相关部门在二周内按程序要求进行环境因素的更新,并将结果报总经办及时更新环境因素台帐。
4.4总经办在对全公司环境因素进行分类、汇总形成环境因素台帐后,向各部门分发一份环境因素台帐。
5相关文件5.1环境因素台帐2.环境因素的评价程序1目的对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从中挑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加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评价。
3职责3.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环境因素评价工作。
3.2总经办负责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且当生产经营部发生变化时对环境因素进行更新评价。
4工作程序4.1由总经办成员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按照打分法对各环境因素进行判断打分,从中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4.2评价原则:4.2.1不符合本公司适用的环保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其它要求的均认为重要环境因素。
其它要求指:各级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决定、地方标准;各级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文件要求。
4.2.2其它情况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时考虑下列情况:A、发生频次,B、影响程度,C、能源、资源的消耗,D、产生的影响范围,E、超标倍数,F、相关方的关心度。
4.3评价实施4.3.1总经办根据环境因素台帐、环保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其它相关资料按照打分标准进行打分。
4.3.2评价标准:(1)发生频次a.每周<1次d=1b.每周≥1次d=2c.连续发生d=3(2)影响程度a.对环境影响小或无影响e=1b.对环境影响较大e=2c.对环境影响严重e=3(3)能源、资源的消耗a.能源、资源消耗小f=1b.能源、资源消耗较大f=2c.能源、资源消耗严重f=3(4)产生的影响范围a.影响本车间g=1b.影响本公司g=2c.影响整个地区或更大范围g=3(5)超标倍数a.超标倍数<0.7 h=1b.0.7≤超标倍数≤0.9h=2c.超标倍数≥0.9 h=3(6)相关方的关心度a.相关方的关心度低i=1b.相关方的关心度一般i=2c.相关方的关心度高i=34.4将上述6项之和大于14的环境因素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报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
4.5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在更新环境因素后一周内总经办按程序确定该环境因素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
5相关文件5.1重要环境因素台帐5.2环境因素评分表3.法律与其它要求获取更新程序1目的为保证公司及时获取、确定、更新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标准要求,并为体系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本企业的活动、产品与服务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标准要求获取、确定、更新过程。
3责任与权限3.1技术科负责获取与确定适用于本公司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标准要求,并及时更新。
3.2企管科负责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标准要求的宣传工作,经常性检查各部门遵守执行情况。
3.3各部门应遵守公司已确定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标准要求。
4控制要求4.1获取途径与频次4.1.1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标准要求从相关法律、法规书籍及地方环保局获取。
4.1.2省市的环境法规及其它要求从省市有关环保部门获取,并建立联系网络,跟踪并获取最新的施行版本。
4.1.3每半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获取与确定工作。
4.2适用性的确定与评价4.2.1法律、法规及标准适用性的确定依据:⑴与公司的环境因素相关的。
⑵必须为最新施行内容与版本。
确定途径:技术科负责获取、确定与评价的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并报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
4.2.2经确定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由技术科登记填入“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适用于本企业的相关排放标准清单”。
4.2.3当公司执行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更新时,应重新确定评价。
4.3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作为体系文件,其编号、发放与管理详见《文件管理程序》。
4.4各部门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并严格遵守。
4.5 技术部会同企管科每半年监督检查各部门环境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环境活动与环境表现与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
5支持文件5.1文件管理程序5.1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5.2用于本企业的相关排放标准清单环境法规及执行标准一览表环境法规及标准执行一览表4.环境教育培训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员工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组织有系统地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教育,使之具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意识与能力.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员工的环境管理体系培训教育.3职责:人力资源科负责收集,确定环境管理体系各类人员的环保培训需求,负责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4. 工作程序:4.1培训内容与需求的确定4.1.1对管理层进行以下内容的培训: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内容、法律、法规,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管理方案、重要环境因素,技术方法等,提高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管理能力,实现对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4.1.2对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影响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熟悉本部门及本岗位重要环境要素,本岗位的操作规程,使其明确自己职责及个人工作效果对环境的影响,并熟悉本岗位应急准备与反应能力的要求,不断对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4.1.3对所有生产员工进行环境管理体系一般知识的普及宣传,重点在于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熟悉工作范围内的环境要求,对本部门、本岗位和环境管理体系之间的理解,提高其保护环境、持续改进的自觉性,培养在环境改善过程中的责任感.4.2培训申请及实施4.2.1人力资源科根据各部门培训需求,制订公司培训计划,经公司确认后,安排实施.4.2.2对特殊岗位(电焊、电工、锅炉、制冷等)人员的培训内容,由人力资源科制订培训计划,经国家指定的专门机关培训后,持证上岗.5. 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目的、时间、课时、地点、内容、教师、教材、教学方式、参加人员,考核方式等。
5.信息交流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公司内部与外部信息交流,保证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外部环境信息的交流与处理。
3责任与权限3.1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环境综合信息交流、发布与管理。
3.2 各部门负责归口业务范围内信息交流与管理。
4控制要求4.1环境信息的种类4.1.1内容信息:①公司简介、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及实施情况。
②公司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③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况、内审及管理评审结果。
④公司内部责任部门之间的各种信息通报、环境监测结果。
⑤公司内部员工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意见或建议等。
4.1.2外部信息:来自相关方的各种信息。
相关方:股东、政府机构、消费者、供应商、社会公众等。
4.2环境信息的交流方式:文件或通知、会议、电话、报告与报表、新闻广告媒体。
4.3内部信息交流4.3.1公司简介、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由总经理办公室以内部文件或通知方式下发至公司各相关部门,并要求各部门以会议或通知形式将内容传达至有关员工,如需要报经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以通知形式通报相关方,做好记录。
4.3.2公司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由技术部负责以文件形式发至各相关部门。
4.3.3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况、由总经理办公室每半年召开公司中层干部会议通报有关情况。
4.3.4内审及管理评审结果由总经理办公室出具报告,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后,下发至各部门。
4.3.5各部门间的信息通报、环境监测结果由归口部门出具报告、报表或通知,传递至相关部门。
接受部门要对协助事项给予反馈。
4.3.6总经理办公室每三个月组织有关人员检查目标与指标的进展情况及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作出书面报告,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通报至有关部门。
4.3.7公司内部员工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意见或建议等由总经理办公室发布征集公告,定期收集,交有关部门给予解决并反馈公布。
4.3.8所有内部信息由通报部门作好发放记录。
4.4外部信息交流4.4.1公司各部门接收相关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时,及时传递至技术部,以便更新。
4.4.2各部门接收相关方其它信息时,填写“相关方信息交流表”,并负责传递至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进行信息处理。
4.4.3相关方的环保意见、环境投诉与抱怨等信息,由总经理办公室填写“相关方信息交流表”,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同意,交相关部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至相关方。
4.4.4所有相关方的信息处理结果,必要时由总经理办公室报请公司领导批准在新闻广告媒体上公布,同时向社会公众做出环境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