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讲解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讲解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讲解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提到秋季中医养生就不能不提到中医养生里最受推崇的枸杞。

中医养生学认为,枸杞子味甘质润,长于补肾、滋阴、益精、养血,养肝,明目,益气等功效。

适用于肾亏遗精,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两眼昏花等症。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上述说法,并且认为枸杞可以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防治癌症,抗衰老和美容,对人体健康起极其有益的作用。

枸杞的功效与作用
枸杞治肝肾阴亏,益精明目。

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1、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2、《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3、《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4、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5、《纲目》:滋肾,润肺,明目。

6、《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

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瘅,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枸杞补肾养生秘方:
枸杞子味甘质润,长于滋阴、益精、养血,为肝肾亏虚者之要药,可久用长服。

(1)治肾阳不足。

阳痿遗精等证,常与附子、肉桂、肉苁蓉、阳起石及熟地、菟丝子、蛇床子等同用。

在《景岳全书》中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法,用附子、肉桂配以熟地及杞子等滋补阴血之品同用。

“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治肝肾两亏,筋骨失养,腰膝酸软无力,常与补肝肾,强筋骨之杜仲、续断、桑寄生,金毛狗脊,补骨脂。

川牛膝等同用。

(3)补肾气、益气血、利脾胃、增精髓,枸杞子与羊肾、羊肉、粳米煮粥。

(4)治肝肾阴亏,虚阳上僭,头晕目眩者,常与清肝、潜阳之桑叶、菊花、牡蛎等同用。

(5)若肝肾阴虚,目失所养。

两目干涩疼痛,羞明流泪,视物不清。

常与清肝、滋肾之菊花、地黄等同用。

如《医级》的杞菊地黄丸。

(6)治肝肾阴亏,肝体失养,疏泄失常,胁肋隐痛,咽干口燥,舌红少津。

常与滋阴、养血之沙参、麦冬、当归以及疏肝止痛之川楝子同用,如《柳州医话》一贯煎。

(7)用于阴虚劳嗽,常与养阴润肺止嗽之知母、贝母、麦冬、百
部、沙参、百合等同用。

(8)用于消渴,可单独用枸杞子蒸熟嚼食,更可加用滋阴生津止渴的生地、天花粉、山药、玄参等同用。

黄芪具有补气降糖作用,一起配伍使用,效果更佳。

(9)治肾虚目疾,与生地、麦冬、青葙子配伍,疗效神速。

(本法出自《药鉴》)
(10)治房劳腰痛,与杜仲、芡实、牛膝配伍。

疗效快。

(本法出自《药鉴》)
(11)治遗精,与人参配伍。

《药品化义》日:“人参固气令精不遗。

枸杞滋阴使火不泄。

二品相须而用。

”作者有时以党参代替人参使用,用党参量宜增加。

(12)疰夏:枸杞子与五味子配伍使用。

(13)交通心肾,枸杞子与元参、甘草同用,名坎离丹。

(本方源于《重庆堂随笔》)
(14)治阴虚肺热咳嗽。

枸杞子与天门冬、百部、枇杷叶等配伍。

(15)强心益智、调补肝肾、滋养强壮,枸杞子与龙眼、玉竹、鹌鹑配伍。

(16)治肾水干枯、身体虚弱、饮食不进、大便干燥。

枸杞子配熟地、山药、菟丝子、山茱萸、龟板胶、鹿角胶等。

(17)治肾虚目暗,枸杞子与熟地、白茯苓、白术等同用。

(本法出自《本草经解》)
(18)治肾虚腰痛,枸杞子与杜仲、萆薜同用。

(本法源于《得宜本草》)
(19)治肝虚目暗,枸杞子配青盐、川椒同用。

(本法源于《得宜本草》)
中医养生秘诀:中医枸杞中药食疗补肾养生方
枸杞养生茶
配方:红茶1克、枸杞子10克、白菊花10克、食盐10克。

用法:先将盐炒热,后加入杞子炒至发胀即可筛去盐,取杞子备用。

以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疏风清热。

用于视力衰退、目眩、夜盲症。

枸杞养生菜谱
枸杞炖银耳
枸杞炖银耳是传统高级滋补名羹。

相传西汉开国元勋张良看到刘邦大肆杀戮功臣名将,深感自危,决心激流勇退,辞官隐居山间后经常采集银耳炖食,以示清白。

到了唐朝,开国功臣房玄龄、杜如晦都当上宰相,他们认为大丈夫不能只图个清白,如果死得有价值,抛头颅洒热血又有何妨?于是在炖银耳中加入枸杞,寓意为人既要清白,又要不怕死,此菜由此留传至今。

原料:枸杞25克,水发银耳150克,冰糖25克,白糖50克
烹制方法:
1、银耳洗净入温水中涨发1个小时,除去杂质泡入清水中。

2、汤锅置旺火中添水烧沸,放入冰糖、白糖烧沸后撇去浮沫,待糖汁清白时将银耳、枸杞放时锅炖至银耳有胶质时,倒入大汤碗内。

菜肴特点:羹汁浓稠,甘甜绵滑,滋补健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