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炉工管理制度

司炉工管理制度

司炉工管理制度
(一)司炉工管理制度
1、司炉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试及体检合格,持证方可独立操作;学徒、实习人员必须由师傅带领,否则不准操作。

2、锅炉投入运行必须经过上级锅炉监察部门检查、登记或定期检验,凭证使用,否则,司炉人员可拒绝操作。

3、操作人员应熟悉锅炉汽水系统、给水系统、燃烧系统情况,工作前必须巡视、检查设备的各部分运行情况和安全附件(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自动保护装置)及通风除尘设备、防噪声设备、给水设备等,以及锅筒、水管有否明显变性、臌包、泄漏,并进行交接。

确认良好后,方可接班操作。

4、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各种仪表处,应有足够照明。

作业人员应熟知备用照明设备或灯具的存放地点和使用方法。

5、锅炉房内不准堆放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当日用的燃料也不得堆放过多。

6、运煤与加煤时,应慎重检查,不准有爆炸物投入炉内。

清炉渣应在用汽量少时进行。

7、严禁在无安全措施情况下,进入煤仓斗捅煤;或冬季在室外煤堆取煤时,掏洞挖煤,以防煤层突然陷落伤人。

8、锅炉房门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关住。

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锅炉房。

9、锅炉房的除尘设备应保持完好,定期检查并清除所收集的尘埃。

操作时,应防止二次扬尘。

发现除尘设备严重失效时,应停炉检修。

10、作业人员在锅炉运行时,不得从事与锅炉操作无关的事情。

11、机器外露传动部分的防护罩要保持完好,不准随意乱拆乱扔,也不准擦拭正在转动中的机器设备。

12、严禁在有压力或锅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汽、水喷出被击伤。

正在修理中的设备,要挂警示牌。

电气设备检修,应由电气工作人员进行。

13、若在汽、水管的法兰及其接头处,安全阀、人手孔及检查孔等处巡视检查时,不应在正面,而应侧视。

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以防烫伤。

14、操作者拉合电闸时,手必须干燥或配有绝缘措施,闸刀盖应完整,防止电弧伤人。

15、进入锅炉内之前,炉膛和烟道、人手孔须先打开,进行通风不少于半小时。

若该炉与其它运行的锅炉之间有共同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则这些管道或烟道
(包
括给水管道,蒸气管道、排污管道等),必须用金属盲板隔开。

当压力降到大气
压力,温度降到40C 以下时,方可打开人孔或手孔。

对蒸发量大于 10吨/小时 的锅炉, 还应按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的要求, 先检测氧气浓度, 确认其保持在 18%以上时,然后才能进入锅炉内。

16、 进入锅筒炉膛或烟道内工作时, 应设人监护。

并能看见被监护者。

关闭人孔, 烟道门时,必须清点人数,保证无人滞留。

17、 在锅筒或水箱内工作时,要轮换工作,最长不要超过 30 分钟。

在锅筒和潮 湿的烟道内作业时,照明用电压不得超过 12 伏,在比较干燥的烟道内,而且有 妥善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不高于 36 伏的照明电压。

禁止使用明火照明。

18、 在锅炉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检查。

例如:锅炉水位,压力波动情况,是否 在许可范围, 排污管是否关闭严密, 受辐射热部位的锅炉壳体、 水管或水冷壁管 是否臌包,变形,胀接部位或对流管束部分有否泄漏,炉墙部分有否冒烟,水循 环是否通杨。

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排出,若解决不了应及时向领导反映解决。

19、 在锅炉房操作需要上、 下时应走梯台或使用活动梯子, 不得随意踩上、 踩下, 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0、 冰冻季节, 锅炉及管道停用, 应放尽冷凝水、 残留水,防止冻坏设备、 管道。

湿法保养的锅炉及管道应加保温层, 发现管道冻结, 严禁用蒸气解冻, 应采用热 水逐渐解冻。

压火停炉应将风门调至最小,并经常监视炉膛,防止锅炉升压。

21、 发现不正常情况要立即报告领导采取措施。

发生事故时, 除报告领导和抢救 外,还要保护现场。

22、 按照交接班制度进行交接班。

接班人应提前 10分钟到达锅炉房。

接班人若 迟到或缺勤,交班人应向领导报告,并坚守岗位直到新派接班人到后方可离去。

(二)司炉工交接制度
1 、接班人员按规定班次和时间提前到岗,做好接班前准备工作,并要详细了解 上班锅炉运行情况。

2、 交班人员要提前做好交班的准备工作,各部位要保持运行正常为接班做好准 备工作。

3、 在交接班时,如果接班人员没有到达现场,交班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4、 交班人员需要做到“五交”和“五不交” :
4.1 五
交: 4.1.1 锅炉压力、水位、温度和燃烧正常。

锅炉安
全附件灵敏度可靠。

锅炉本体和附属设备无
异常。

运行记录、资料、备件、工具、用具齐全。

锅炉房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4.1.2
4.1.3
4.1.4
4.1.5
4.2.5
5、交接班时, 由双方共同按巡回检查线路逐点逐项检查, 做到件件事情有交代, 将要交接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认真的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中。

6、接班人员在交接记录中签字后,又发现了设备缺陷应由接班人员负责。

(三)锅炉管理制度
1、为了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无证人员不准随意操作锅炉。

2、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每天必须对锅炉各运转部分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 理,严防发生事故。

3、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随时观察各压力表、温度表指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随时记录锅炉运行状态记录,定期进行比较,发现隐患立即查找故障原因并 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故障严重要上报设备动力部门, 经主管厂长批准后停机 检修。

5、维护与保养
5.1 每日保养:对锅炉各运行系统及附机进行检查并加注润滑油。

锅炉运行过程 中发现异常声响应立即停机进行检查,直至故障排除方可继续运行。

5.2 周期保养:由设备部、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一同进行,重点检查各个安全控 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压力表及安全阀要定期进行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才能继 续使用。

(四)锅炉巡回检查管理制度
1、操作工每天对使用的锅炉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温度、压力、润滑、仪表以 及各个辅机的运行状态, 简单问题可自行修理解决, 恢复锅炉正常状态。

较大故 障要积极采取措施并报告有关部门,得到批示后积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维修。

2、维修工每天进行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2.1
处理4.2 五不交:
4.2.1
4.2.2
4.2.3
4.2.4
不交给喝酒的司炉人员。

锅炉本体和附属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时不交。

在处理事故时不交班。

接班人员未到岗时,不交给无证司炉工。

锅炉压力、水位、温度和燃烧不正常时不交。

操作者是否遵守操作规程。

锅炉运行情况是否正常,是否超负荷。

锅炉及各附
机零部件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各润滑点润滑是否按要求进行。

锅炉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不能 2.2
2.3
2.4
2.5
的,要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决定处理办法。

3、设备部每月巡检四次以上,随时掌握锅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问题严重的设备应列入检修计划。

4、设备管理部门应制订巡回检查路线。

5、设备管理部门对巡检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采取积极措施,根据巡检情况对设备故障的部位、原因、周期等进行系统分析,为锅炉维护保养提供依据。

(五)锅炉房管理制度
1、除锅炉运行、维修及相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锅炉房应挂“锅炉重地,闲人免进”警示牌。

2、锅炉房严禁存放物品,如临时借用锅炉房,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

3、对锅炉房内存放的货品需按暖通科及消防科要求位置存放。

4、对已存放的货品,因锅炉、电等突发情况而造成的损失,责任由存放方自负。

5、锅炉房统一由设备部暖通科进行日常管理。

6、在锅炉房内维修工作结束后,清理场地,人走灯灭、关门。

7、在锅炉房内动火,需由消防部门同意,并有人员监护。

8、锅炉房卫生由使用部门负责清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