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炉常见故障检修大总结

电磁炉常见故障检修大总结

导读:对于电磁炉电源电路的故障检查,应先排除后级电路中元器件故障,然后在静态下检查EMC防护器件RZ1、电流互感器CT1、滤波电容Cl
对于电磁炉电源电路的故障检查,应先排除后级电路中元器件故障,然后在静态下检查E MC防护器件RZ1、电流互感器CT1、滤波电容Cl和C2、整流桥堆BQ、熔断器以及电源线是否损坏。

更换损坏的元器件后,即进行动态检查。

在对电磁炉的电源电路进行动态检测时,应首先检查有没有220V的交流电输入。

若检测到电磁炉的电源输入电压低于200V或者高于240V,将导致电磁炉的高低压保护电路动作,此时的故障与电磁炉本身无关,待电压恢复正常后,即可消除故障。

如果电磁炉的N、L端没有220V的交流电压,则检查电源插座的电压是否正常。

若电磁炉N、L端的220V交流电压正常,再检查整流桥堆的BQ①、②端是否有220V交流电压输入。

如果整流桥堆的BQ①、②端没有220V交流电压输入,则检查电容Cl两端是否有22 0V交流电压。

如电压正常,则可判断为电流互感器CTl一次侧开路,应用“替换法”对电流互感器CT1进行检查。

如果整流桥堆的BQ①、②端有220V交流电压输入,应检查整流桥堆的BQ③、④端有无直流电压输出,若没有,则应对整流桥堆进行检测。

若电磁炉的整流桥堆击穿,则220V交流电直接短路,将烧坏保险管;若整流桥堆开路,将导致电容C2两端无电压。

若静态检查时整流桥堆正常,则将电磁线圈的接线脚断开,换上熔断器熔体,测量电容C2两端的电压,一般桥式整流的直流输出电压为220~300V。

C2两端有电压时,说明桥式整流的直流输出正常。

在电磁炉主电源电路的检查中发现熔断器FU1熔断,其原因是:电磁炉主电路有严重的短路或漏电现象,或者IGBT管的G极驱动信号不正常,或者IGBT管的C极产生的高压与G极信号不同步。

电磁炉的内部功率整流、反馈、比较电路以及同步电路中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都将导致熔断器熔断。

在更换熔断器熔体之前,应对主电路中的IGBT管进行检查。

因电磁炉工作的时候IGBT 管处于开关状态,在开通的时候流过IGBT管的电流呈上升趋势,如果保持IGBT管一直导通,那么流过它的电流最后将成为直流。

假设线圈盘的内阻为0.6Ω,那么流经IGBT管的
电流可以达到310/0.6≈517A。

若IGBT管始终导通,将很快被损坏,为此必须在IGBT管达到最大额定电流前将其关断。

如使用FGA25N120AND型IGBT管,按最大电流Im=25A计算,那么当电流达到20A 前就要关断IGBT管。

如果IGBT管关断不及时,就有可能击穿IGBT管。

国产的电磁炉一般都采用10A或15A的熔断器。

即使是2000W的电磁炉,交流电源中的电流为2000W/220V,小于10A,也就是说,电路中的电流都要小于15A,那么IGBT 管中的电流没达到20A时熔断器早就熔断了。

所以,IGBT管不可能由于电流过大而击穿。

电磁炉若使用仙童公司早期生产的FGA25N120、FGA15N120系列的IGBT管(IGBT的后缀编号为AN和AND),则电路设计稍微匹配不良就很容易引起IGBT管过热而损坏。

在电磁炉的检修中,即使判断IGBT管损坏,换上新器件后也不能立即上电运行,必须确认其外围电路及元器件是在正常状态时才能运行,否则,IGBT管又会被损坏。

一般空载试运行时将维修电源最大电流设定为IGBT管最大电流的一半,带载运行时设定为最大电流的70%~80%。

假如空载运行电流达到或接近设定的最大电流,则判断电路仍有故障,如果这时将其接入电源,是肯定要损坏IGBT管的。

应继续查故障,假如电流正常而IGBT管发热严重,则为前级至IGBT管的驱动信号发生了波形畸变,或者线圈盘有匝间短路。

应对线圈盘的直流电阻进行检测,若阻值低于正常值,则判断为线圈盘有匝间短路故障。

应更换后,试线圈盘。

电磁炉熔断器的电流容量为15A,一般情况下自然熔断的概率极低,通常是通过了较大的电流才熔断,所以发现熔断器熔断故障时,必须在换入新的熔断器熔体后,对电源负载进行检查。

通常大电流的元器件损坏会使熔断器熔断,而大电流元器件损坏的原因除了器件老化外,大部分是因为控制电路不良所致,特别是IGBT管。

所以更换新的大电流元器件后,除需对电路作常规检查外,还需对其他可能损坏该元器件的保护电路作彻底检查。

IGBT管损坏的原因主要有过流击穿和过压击穿。

而同步电路、振荡电路、IGBT管激励电路、浪涌电压检测电路、UCE检测电路、主回路不良以及微处理器(MCU)死机等都可能是造成熔断器熔断的原因。

电磁炉电路的熔断器熔断、IGBT管击穿损坏时,一般伴有其他的故障一起出现。

换上新的
熔断器熔体和IGBT管后,不要马上上电开机,否则会再引起熔断器熔断或损坏IGBT管。

引起电磁炉损坏IGBT管的原因通常有:
①同步电路异常。

②激励电路的脉宽过宽、出现尖峰、或有杂波等。

③散热不良。

最常见的是IGBT管与散热片之间接触不紧或没放导热硅脂(工作一会儿就烧),风扇损坏或风路不畅通(可短时间工作)。

④电路板自身设计存在问题(主要问题有地线不合理,线圈盘电感与电容匹配不良)。

此类问题很难解决。

⑤FGA25N120、FGA15N120系列的IGBT管若用在大功率的电磁炉上,电路设计稍微匹配不良,就很容易引起IGBT管过热而损坏。

⑥主板上的基准电位器被调乱(插电即烧)、MCU晶振频偏、高压电容失效导致振荡频率偏移(开机即烧),都容易引起IGBT管过热而损坏。

⑦电源线与端子、线圈盘接触不良。

⑨元器件失效,如LM339、AT8316、18V滤波电容等失效。

当电磁炉出现熔断器熔断、IGBT管损坏故障时,在更换IGBT管前,还应对电磁炉线圈盘进行检查。

电磁炉线圈盘的两端有3~6个300~680kΩ/2W的电阻,接至LM339的一组比较器两端的电压相差应在0.2V之内,待机时电压为3~5V,工作时为1.7V左右。

针对IGBT管损坏的故障现象,应首先检查发热线圈与发热线圈下部电阻的阻值,检查发现有一个电阻的阻值为10kΩ,其他为300kΩ以上,并发现10kΩ电阻处有击穿痕迹。

更换发热盘后,即可排除故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