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优质教案

【推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优质教案

《白鹭》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汉字,会写12个字,积累“适宜、嫌弃、镜匣、清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

3.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白鹭的喜爱之情,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的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

1.出示诗歌《咏白鹭》。

咏白鹭
宋陈普
我在这边坐,
尔在那边歇。

青天无片云,
飞下数点雪。

2.学生朗读诗歌,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3.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你首先想到了哪首诗?
预设:
关于白鹭的诗歌有很多,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导入新课。

美丽的荷塘边,一群白鹭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头,有的突然冲入水中叼起一条鱼来。

多么美的画面的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白鹭的优美。

5.走进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屈原》、《蔡文姬》、《武则天》等;回忆录《洪波曲》等。

一生创作了极多文学作品。

二、检查预习,掌握生字。

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
出示词语指读:
白鹭嫌弃长喙黛之镜匣嗜好镶嵌清澄
2.生字从词语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鹭匣嗜嫌嚓黛嵌澄
3.注音领读。

4.重点掌握词语“嫌弃、黛色”的意思。

预设:
嫌弃:厌恶而不愿意接近。

黛色:青黑色。

5.现在我们打开优教学生字,学习生字吧。

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要先把坐姿规范一下。

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1)出示生字:宜、鹤、嫌等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

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4)小组合作,研究书写这些生字的注意事项。

重点指导:
利用形近字区别法,记住“嫌、哨、恩”的写法。

(5)学生临习生字。

教师巡回指导。

6.积累词语。

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白鹤生硬寻常忘却流线型镜匣清晨
孤独安稳悠然黄昏形象化美中不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读一读课文,去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吧!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3.小组交流不理解的句子,分享优美的句子。

四、赏析课文,感受美好
白鹭是诗人的爱物,让我们在文章中一起领略白鹭的美。

画出描写白鹭外形的句子,看一看白鹭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感受外形美
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你从哪一段的描写中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
预设: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提出问题: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展示了白鹭的外形美的?
预设:颜色和形体(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

2.出示句子: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
“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3.出示句子:
增之一分则嫌长,
减之一分则嫌短,
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
“增-减、素-黛;长-短、白-黑”选用四对反义词,运用整齐的句式,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美。

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白鹭的热爱。

4.除了描写白鹭,作者还描写了哪些鸟?为什么要描写这些鸟?
预设:
作者还描写了白鹤、朱鹭、苍鹭等几种鸟。

这样做的目的是跟白鹭形成对比,在展示白鹭独特的美的同时,也体现作者对白鹭的情有独钟。

(二)感受图画美
白鹭外形美,同时,作者描写白鹭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图画美。

1.小组交流:
(1)读6—8自然段,思考:你看到了几幅美丽的图画?
预设:白露钓鱼图、白鹭望哨图、白鹭飞行图。

(2)你最喜欢哪幅图?小组交流喜欢的理由!
小组自由交流。

2.小组展示:
(1)白鹭钓鱼图
出示句子: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体会“嵌”子的好处。

预设:
“嵌”字,感受到画面的美,画中有着浓浓的诗韵。

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

(2)白鹭望哨图
出示句子: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说一说你的体会。

预设:
“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树梢特点。

出示句子: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问题一:
“嗜好”是什么意思?
预设:
嗜好表示特别的爱好。

写出了白鹭的独特。

问题二: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预设:
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加了对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产生无限的遐想。

问题三:
白鹭的嗜好是: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大安稳、却很悠然。

它在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白鹭的行为让我们有无穷的猜想,韵味无穷。

(3)白鹭飞行图
出示句子: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偶见是什么意思?
“偶见”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偶然见到白鹭低飞是一种幸福,是大自然的恩惠。

因为那是一种清澄的境界。

而是清澄境界的形象化,它让清澄具有了生命。

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的乐趣。

(三)体会诗意美
白鹭在作者的眼中是完美的。

就算有缺点也可以接受。

1.出示句子: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这是一个怎样的句子?表达了什么意思?
预设:
这是一个反问句。

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可以直接改为陈述句。

即: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

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这也说明白鹭虽然不会唱歌,但它本身一样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2.出示句子: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