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
白鹭和雪鹭体形小,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鹭:朱鹮的别名,属于鹮科,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
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谓稀世珍禽,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
身体细瘦。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1.这里四季如春,很shì yí()休养。
2.我们欣喜地发现,bái hè()的数量增加了,这说明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了。
3.他把这张珍贵的照片放进xiànɡ kuànɡ()里,保存起来。
二、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陪合口哨B韵味朱红C清澄歉气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精致、巧妙()2.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
()3.安闲、闲适的样子。
()4.普通,一般。
()四、完成下列练习。
1.“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白鹭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描绘了白鹭独特的美,作者描绘了三幅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情。
六、重点段落品析。
①色素的配.(pèi bèi)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yì yí)。
②白鹤太大而嫌.(jián xián)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③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分则嫌白,黛之一分则嫌黑。
1.划去括号里加点字错误的音节。
2.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和下列哪个词语相呼应()。
A适宜 B配合 C寻常3.第③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介绍白鹭,体现白鹭的美。
七、白鹭是那样惹人喜爱,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呢?请说说你的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 适宜 2.白鹤 3.相框二、B三、1.精致 2.美中不足 3.悠然 4.寻常四、1.对比大小适宜 2.比喻田园之美喜爱五、图画之美悠然之美清澄之美赞美喜爱六、1.bèi yìjián 2.A3.蓑毛长喙脚七、示例:我们可以建立白鹭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禁止人们伤害它们,给它们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让它们健康成长。
1 白鹭【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准确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学习课文语言的优美性和作者对白鹭外貌描写的手法。
4.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主旨,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
3.加深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发现生活中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审美能力,丰富人生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本单元的第一课。
大家知道白鹭是什么样子吗?(点名学生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
板书:白鹭二、学习生字词师: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熟悉的词语。
1.课件出示生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书写规范。
让学生自行临写,教师检查书写情况。
三、学习课文内容1.整体感知。
让学生通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提示: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为第三部分2.学习第1自然段。
师:刚才大家通读了全文,下面请同学回答一下,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总起下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第2——10自然段1.学习第2-5自然段的内容。
师:2-5自然段描写是白鹭的外形之美。
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白鹭的外形特点。
(点名学生回答)师:请大家看第5段,这一段重点描绘了白鹭的外貌特征。
作者从颜色、外形两个方面对白鹭的进行了描述。
注意词语: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
让学生注意特殊句式: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试着用这个句式造句。
师:这一部分讲述的是白鹭的外形特点,作者表现出对白鹭美丽外表的高度赞美。
2.学习第6-10自然段的内容。
师:请大家先齐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第6自然段描绘的是白鹭在清水田中钓鱼的情景-钓鱼图,展现了白鹭优雅,和谐之美,这种美是很容易被忽视的。
作者却敏锐的发现了;第7自然段描绘的是清晨白鹭在小树的绝顶瞭望的情景-瞭望图,这一段展现的白鹭的神态美;第8自然段描绘的是黄昏白鹭在天空中低飞的画面-飞行图,画面传递出一种动感美。
师:第9-10自然段表达了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
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白鹭是一种很美丽的动物,然而这种美常常被大家所忽视,所以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心去感受,发现蕴含在平常事物中的美。
二、学习第11自然段师:请同学说一说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
提示: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仔细体会作者所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内涵。
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结尾的好处。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说一说这些段落好在哪里。
2.教师对作者的表现手法进行点拨。
美的事物还要作者采用高妙的艺术手法加以描绘展示。
想一想作者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些事物的形象和美的。
师:本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状物抒情方面作者采用的是写意手法,即抓住事物的神韵作粗线条的勾勒。
【课文小结】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展现了白鹭的外形美、和谐美、神态美和动感美。
揭示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热爱白鹭、赞美白鹭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外形美白鹭诗和谐美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神态美(平凡的事物,不一样的感受)动感美【教学反思】本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中有些词语比较抽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句子进行讲解,通过梳理重点词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
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写意手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善于发现美,感受到平凡事物的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