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2.研究不够深入,资料少,实际操作时困难较大,今后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行个案研究,进行多种模式的教学课例课课堂实录等的实践和研究。
3.经费缺乏、教学设备短缺制约课题研究的成效,由于经费缺乏,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或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调研计划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并说明理由,限400字以内。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
课题组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标、主要内容、遵循原则、主要方法、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责任与义务等,加深对本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效教学》,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十讲》等理论专著。
2013年8月28日召开化学组教师会议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的课题组,会议地点一中主校五楼会议室。
2013年8月30日填写开题协议书,并听取学院教研室专家张文敏教师的建议修改完善。
2013年10月8日下午市教研室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荐临我组指导开题报告.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王萍报告了课题立项过程及意义.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就我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就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
附件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X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
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LN0138Z
所属学科
化学
课题主持人
王萍
所在单位
本溪市第一中学
上报时间
2013年7月
本溪市第一中学制
2013年8月
一、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开题时间、主要参加者及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进度、调研地点与时间等,不超过2000字,可加页。
为课题组成员征订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新课程》、《福建教育》、等教育期刊,购买了《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理论书籍。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之同时,还做好课题的技术培训,如,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2.开展网络教研,提高课题研究的时效
课题组创新课题研究新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区级教研活动,开展了集体备课、评课、专题研讨等网络教研活动,形成了“定课题——个人研究——集体研究——交流探讨——观摩研讨——反思提高——资源共享”的网络教研模式。课题组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追踪课改、教改的前沿信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效提高课题组成员“教”、“研”、“写”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为课题组搭建了对外沟通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欣喜的看到不单只有学生在成长,同时课题组的教师也都在不断地进步。但在活动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急待我们改进。
1.一是理论水平欠缺,理念更新缓慢。还有不少老师对专业化发展的意义认识不够,他们对课题研究不是自觉参与,主动研究,而是“要我研究”,处于被发展状态。
(三)进行行动研究,推动课题研究进程
1.聚集课堂,有效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观摩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承担市、区、校各级教学观摩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半年来,共举行各级研讨课、示范课、二十多场次。其中,省学科带头人示范课一节,区级研讨课四节,校内研讨课十多节。在合作研讨、实践过程中教师注重总结、反思、撰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和论文,课题组做好课题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课件、专题网页(网站)等资料的的收集和整理。
3.举行优秀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积件)、教学论文中考、高考模拟试卷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做好优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4.加强网站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好,高效课堂打造也好,都不是一个课题研究,更不是一年两年时间能够完成的,我们要把课题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有效做法,进一步优化细化,加以推广的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问题、新方法、新内涵。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教师自觉做到: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终身发展。
学校信息中心对本次活动在设备、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课题研究主要进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
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子课题研究小组。由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推动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实验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3.加强阶段性总结与成果推广,推进课题的深化研究
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性总结检查工作;课题研究成果贵在“运用”。课题阶段性验收不是课题研究的结束,而是进一步提炼、总结和提升,总结出阶段性“成果”,推广、介绍给全校化学老师和其它学科老师,供老师们分享。为此,课题组每学期坚持开展课题研讨汇报,展示交流课题研究情况,促进课题组教师共同发展进步,促进我校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课题研究的时效性。
四、已取得的中期成果,如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典型案例报告等并提供佐证材料。
2013年7月王萍参加课题开题仪式会议,领取开题协议书,参加仪式的有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以及参与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张绍宾校长宣读了课题报告,就本课题及学校化学教学发展的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要求本校教研组要努力学习,加强科研,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继续研究开展活动,认真制定期初计划,做好阶段总结和资料的整理工作,加强各子课题组间的联系,互相合作、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继续推动教师读书,打造学习共同体,构建书香校园;让教师养成读书习惯,把读书当作生存的一种方式,视为第二生命;从而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在实施过程中落实教师的活动记录,引导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的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