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中期报告

附件 4:BXJKGH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学改革与课改下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研究”中期报告课题名称高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LN0138Z所属学科化学课题主持人王萍所在单位本溪市第一中学上报时间2013年7月本溪市第一中学制2013年 8月一、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开题时间、主要参加者及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进度、调研地点与时间等,不超过2000 字,可加页。

2013 年 7 月王萍参加课题开题仪式会议,领取开题协议书,参加仪式的有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以及参与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

张绍宾校长宣读了课题报告 , 就本课题及学校化学教学发展的关系做了深刻的阐述 , 要求本校教研组要努力学习 , 加强科研 ,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013 年 8 月 28 日召开化学组教师会议组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的课题组,会议地点一中主校五楼会议室。

2013 年 8 月 30 日填写开题协议书,并听取学院教研室专家张文敏教师的建议修改完善。

2013 年 10 月 8 日下午市教研室鞠文革主任,张文敏老师荐临我组指导开题报告. 开题仪式上课题负责人王萍报告了课题立项过程及意义 . 鞠文革主任 , 张文敏老师就我校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 就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等都作了具体而详尽的指导 .学校信息中心对本次活动在设备、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一、课题研究主要进展(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课题实施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和子课题研究小组。

由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李世平所长,总课题组理事李桂娟校长,总课题组理事张绍宾校长推动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实验学校子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课题研究工作。

(二)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研究方向课题组采用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目标、主要内容、遵循原则、主要方法、规章制度、操作方法、责任与义务等,加深对本课题研究方向的认识。

同时,课题组组织学习《有效教学》,余文森主编的《有效教学十讲》等理论专著。

为课题组成员征订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化学》、《新课程》、《福建教育》、等教育期刊,购买了《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等理论书老师参加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等,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课题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三)进行行动研究,推动课题研究进程1.聚集课堂,有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题观摩教学研讨活动,课题组成员积极承担市、区、校各级教学观摩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在交流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能力。

半年来,共举行各级研讨课、示范课、二十多场次。

其中,省学科带头人示范课一节,区级研讨课四节,校内研讨课十多节。

在合作研讨、实践过程中教师注重总结、反思、撰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和论文,课题组做好课题中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课件、专题网页(网站)等资料的的收集和整理。

2.开展网络教研,提高课题研究的时效课题组创新课题研究新形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区级教研活动,开展了集体备课、评课、专题研讨等网络教研活动,形成了“定课题——个人研究——集体研究——交流探讨——观摩研讨——反思提高——资源共享”的网络教研模式。

课题组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追踪课改、教改的前沿信息,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效提高课题组成员“教”、“研”、“写”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为课题组搭建了对外沟通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

3.加强阶段性总结与成果推广,推进课题的深化研究注意研究资料的积累,做好阶段性总结检查工作;课题研究成果贵在“运用” 。

课题阶段性验收不是课题研究的结束,而是进一步提炼、总结和提升,总结出阶段性“成果”,推广、介绍给全校化学老师和其它学科老师,供老师们分享。

为此,课题组每学期坚持开展课题研讨汇报,展示交流课题研究情况,促进课题组教师共同发展进步,促进我校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课题研究的时效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欣喜的看到不单只有学生在成长,同时课题组的教师也都在不断地进步。

但在活动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急待我们改进。

1.一是理论水平欠缺,理念更新缓慢。

还有不少老师对专业化发展的意义认识不够,他们对课题研究不是自觉参与,主动研究,而是“要我研究”,处于被发展状态。

2.研究不够深入, 资料少, 实际操作时困难较大,今后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进行个案研究,进行多种模式的教学课例课课堂实录等的实践和研究。

3.经费缺乏、教学设备短缺制约课题研究的成效,由于经费缺乏,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或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较少。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开题报告和调研计划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并说明理由,限400 字以内。

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继续研究开展活动,认真制定期初计划,做好阶段总结和资料的整理工作,加强各子课题组间的联系,互相合作、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继续推动教师读书,打造学习共同体,构建书香校园;让教师养成读书习惯,把读书当作生存的一种方式,视为第二生命;从而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在实施过程中落实教师的活动记录,引导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的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

3.举行优秀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积件)、教学论文中考、高考模拟试卷的征集和评比活动,做好优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工作。

4.加强网站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好,高效课堂打造也好,都不是一个课题研究,更不是一年两年时间能够完成的,我们要把课题研究中总结出来的有效做法,进一步优化细化,加以推广的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问题、新方法、新内涵。

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教师自觉做到:终身学习、终身研究、终身发展。

四、已取得的中期成果,如发表论文、调研报告、典型案例报告等并提供佐证材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组老师已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多种课型的有效教学的初探如:徐韬等进行了《基本概念和理论部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杨莉老师等进行了《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的教学模式》、李妍妍老师等进行了《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李强老师等进行了《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有效性探索》、刘惠玲老师进行了《高中化学高效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探究》、马俊老师等进行了《元素化合物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李强等老师提出高三复习课模式:逐渐摸索出“问题带考点——考点串知识——应用促能力”的复习课教学模式。

该模式突出复习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应用性,从问题情境入手,由浅入深向学生展现知识点的应用和考试要求,培养学生再次发现、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复习效果非常明显。

马俊等老师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教学模式:逐渐摸索出“引入新情景——学案导学 --- 自主探讨——应用促能力”的复习课教学模式。

刘惠玲等老师的《高中化学高效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探究》“以旧引新,承上启下法--联系法 -- 实验探究法,通过化学实验形成概念的一般程序为:提出研究课题——设计实验——做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形成概念教学的一套教学模式:预习 ---- 课堂解惑 ---- 形成学习笔记 ---- 训练及评价。

杨莉老师等的《化学计算的教学模式》要点: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合理地组织好例题。

⒉、例题要有思路分析和方法归纳,例题的剖析要紧抓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

⒊、化学计算和化学用语的教学要讲练结合,学生要有充分的活动量李妍妍老师等《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上课的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步:一、导入新课 -----巧设悬念诱兴趣。

二、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诱导探究激兴趣。

三、提出假设,小组讨论并评价。

四、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研讨释疑增兴趣。

五、交流与表达。

六、反馈与矫正。

七、回顾与反思。

五、下一步计划要点:包括研究进度调整、调研时间与地点安排、研讨会议安排、课题总结与报告写作等。

要求教师:(1)要求教师广泛摄取与本学科有关的知识,争做学习型教师。

透彻地理解教材,钻研教材,力争准确的把握教材运用教材,做到融汇贯通。

(2)教师角色的转变;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的行为参与和思维参与,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化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成长。

(3)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求“返璞归真” ,努力揭示化学的本质。

要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结论、方法、思想,追寻化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化学的学术形态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4)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

(5)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化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磨练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好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积极的态度和对化学美的鉴赏力。

(6)重视对学生化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正确评价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评价,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

六、所在单位科研室审查意见与建议科研负责人签名年月日七、本溪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公章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