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国家地理特征比较表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港口城市
澳
大
利
亚
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南回归线穿过中部
三大地形区:东部是大分水岭,中部是大自流盆地,西部是低矮高原
热带、亚热带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干旱面积广大
墨累河、达令河是重要水源
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矿石出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地广人稀
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牛肉和小麦出品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首都:新德里
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最大城市
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最大海港
班加罗尔:新兴工业中心
俄
罗
斯
地跨亚欧两洲,西临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北靠北冰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向北注入北冰洋
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
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印第安人是土著居民
民族:美利坚民族
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但需要进口大量热带农产品。主要的农业带(区)p85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三大工业区:东北部是传统工业区,南部和西部是新兴工业区
首都:华盛顿
纽约:最大港口和城市
硅谷:位于旧金山的东南部
巴
西
南美东北部,东临大西洋
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两大地形区:北部: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南部: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
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森林和水能资源丰富
印第安人是土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咖啡、甘蔗、柑橘产量世界第一,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首都:巴西利亚
圣保罗:最大城市和工业中心
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
黄种人,人口稠密。主要民族:大和民族
渔业发达,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场。
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
首都:东京
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濑户内五大工业区。
印
度
位于南亚印度半岛,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世界主要国家地理特征比较表(六国家)
国家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湖
资源
居民
农业
工业
城市
日
本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组成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海岸曲折,港湾优良
北部: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资源贫乏,森林、水能资源丰富
工矿业发达。服务业现已成为支柱产业
首都:堪培拉
悉尼: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美
国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邻加拿大。唯一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
三大地形区: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中央平原,西部为落基山脉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降水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是世界之大的淡水湖
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著名矿区:
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地广人稀,人口由西部向东部西伯利亚迁移
农业不稳定(原因:维度高,气温低)
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形成了莫斯科、圣彼得堡、乌拉尔和新西伯利亚四大工业区
首都:莫斯科
圣彼得堡:重要海港,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旱雨两季)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孟加拉湾
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人口超10亿,居世界第二,多信仰印度教
水旱灾害频繁,影响农业生产。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绿色革命)。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工业发布特点:接近原料产地。
形成了德干高原东北部钢铁、孟买棉纺织、加尔各答麻纺织和班加罗尔新兴工业四大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