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个主要国家地理特征

八个主要国家地理特征


链接· 思考 澳大利亚四面临海,为什么大部分地区的气候 却很干燥?
链接· 提示:澳大利亚位于12°S~38°S, 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在副热挡,使太平洋上吹来的暖湿 气流不易深入内陆;西部虽然临海但常年盛 行信风,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再加上西澳大 利亚寒流由此经过,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因 而干燥少雨,形成沙漠。
俄罗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本国丰富的资源,所以工业 多分布在接近原料、燃料的地区。把俄罗斯主要矿产 资源分布图与俄罗斯工业区分布图联系在一起,可归 纳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及主要工业中心。 工业区 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 发展条件
以莫斯科、 机械、化学、 莫斯科、圣 圣彼得堡为 多种轻工业 彼得堡 中心的工业 区 乌拉尔工业 钢铁、机械、 马格尼托哥 区 有色金属 尔斯克、叶 卡捷琳堡 新西伯利亚 重工业、军 新西伯利亚 工业区 事工业 资源缺乏,所需原料、 燃料从外地运入

小麦
棉花 茶 黄麻
德干高原西北部, 恒河上游地区
德干高原西北部 东北部
恒河三角洲
耐旱能力较强(这些地区 地面起伏和缓,土壤肥沃, 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雨水充足,有排水良好的 低山坡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
链接· 思考
南亚的许多城市为什么分布在河流沿岸? 链接· 提示:在河流沿岸地区水陆交通便 利,多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开始历史悠久,是 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的形成。
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温馨提示:你知道还有哪些国家有商品谷物
农业吗?
【例2】(2006四川文综,39)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 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 国港口城市②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 市①,到达时当地区时为:_____ 2 月_____ 3 日______ 5 时。该海轮起航时,阳光洒满海面,海轮的影子朝向 西北 __________ 方向。 (2)为节省燃料,海轮一路上尽可能顺洋流沿最短航线航 行,在B国沿海航行时助航的洋流名称是: 加利福尼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假定海轮旗帜的飘向只受盛行风向 _______________ 影响,则整个航程中旗帜飘向的变化依次为 偏东 (东北)→西南→偏东(东北) 。 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图上右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 完善发达的交通运输; 科技水平高;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
西部地 区
宇航、电子、 旧金山(“硅谷”电子工业中 飞机制造 心,华人最多区)、洛杉矶 (美国西部最大城市)
链接· 思考
近些年,美国居民为什么向西部、南部的“阳 光地带”迁移?
链接· 提示: (1)美国北部地区气温较低,气候寒冷, 而西部、南部气候温暖,光照充足; (2)东北地区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严重, 南部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 业和旅游业等。
考情动态分析 本专题包括世界地理部分的八个国家,在复习区域地理方 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以具体的区域为依托,或者考查 某些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或者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理 特征的异同点,将是高考考查的趋势之一,如2005年全 国文综(Ⅰ)第2题对航行路线上具体国家位置、国家自 然地理特征的考查,2006年江苏卷对俄罗斯的考查,都 体现了这一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认真掌握 各个国家的具体特征,同时要培养综合分析、对比的能力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于本专题的考查重点应突出 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美国;(2)英国、德国与欧盟;(3)日本、韩国与中国 的关系;(4)西亚的阿富汗、伊拉克、巴以地区及其周边 地区;(5)俄罗斯;(6)澳大利亚;(7)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家。
五、美国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1. 工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2. (1 (2)历史条件: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
(3 (4 (5
3.三大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
工业区 工业部门 东北部 地区 南部地 区 主要工业中心
钢铁、汽车、 纽约(美国最大商业中心)、 化学等 华盛顿(首都)、芝加哥(中 部交通工业中心) 石油、飞机、 休斯敦 宇航、电子等 (石油、化工、航天研究中心)
【例题】(2004山东济宁一模)读图并根据相关资料回 答下列问题。
(1)A、B都是美国的航天基地,当A基地太阳 (3)走向正常化: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会 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 B基地发射塔的日 谈;②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③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 影朝向是 东北 。 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比较甲、乙两幅城市人口增长数量的统计图 影响: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正常化;②在国际 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 (人口数包括郊区),能反映D城市的是 。 (4 )①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其无权通过 该城市 乙1960年后人口变化幅度较大 “公投”决定台湾的命运。 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使人口向西部、 ②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 南部的“阳光地带”(或环境优美的地 的原因可能是 。 人民坚决反对“台独”。 方)迁移 ③“台独”威胁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 ( 3 )结合史实说明,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是怎 ④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拥 样走向正常化的,带来了什么影响。 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维护祖国统一。
因为每个国家都有典型的地域性和综合性,都有 其各自的发展历史和国土开发历程以及整治措施, 所以极易与政史学科相联系。复习中应注意横向 比较和纵向比较,善于运用联系、发展、辩证的 观点分析评价某些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例如: 比较中、美西部国土开发条件的异同点;美、俄 在20世纪进行的国土开发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各 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
3+X综合向导
本专题是以区域地理各要素的空间分布为背景的,比较容易 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能力考查,也是近年来高考试题 能力立意命题的基础。本专题的各国区域图可以作为高中地理原理 的载体和切入点,根据某国的位置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 因,以及某国工业的分布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还可以根据某 种农业带的分布来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农业地域类型的 特点,可以与晨昏线图结合,考查昼夜长短的判断、区时的计算。 还可以同环境问题结合:如美国的沙尘暴、工业污染等。兼有东西 文化特点。日本文化与文化扩展的综合:①佛教等传入日本——文 化的迁移扩散;②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文化的 →国学—— 文化的等级扩散。美国的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可以与工业污染、 城市问题等结合考查。美国的农业带考查可以与中国的商品粮基地 结合,德国的工业区可以与中国的工业基地对比考查。
考点核心整合
1.130°E、30°N,135°E、35°N,140°E、 45°N的地理坐标点位置。 2.在区域图上找出:四大岛、俄占领土、鄂霍次 克海、日本海、朝鲜海峡、东海、太平洋、濑户
3.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福山、广岛、长崎、丰田、筑波、关东平原、富
二、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1. (1)有利条件—— (2)不利条件——矿产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主要靠进
1.地形—— 2.气候——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到副热带高气压 带影响,广大内部和西部气候干旱,为草原和沙漠。天 然牧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 3.水文——中部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有世 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大自流盆地,在地势低的地 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形成自流井,井水盐度高, 不宜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但可作为牲畜饮水。 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 主要部门。其羊毛产量(占世界1/4)、出口量(占世 界1/2以上)均居世界第一,使澳大利亚成为“骑在羊 背上的国家”
⑤“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 泛认可。
日本的渔业为什么发达? 链接· 提示:日本有广阔的温带大陆 架海域;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大,海 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鱼 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量大。
由于各地气候、地形等条件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不 相同,如下表所示 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 农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的关系 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 雨水较多(这些地区为平 水稻 原,降水丰沛)
1.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 匹兹堡、布法罗、亚特兰大、新奥尔良、迈阿密、休斯 2.美国农业专业化区域:小麦区、玉米带、乳畜带、 棉花带、混合农业区、亚热带作物带。畜牧和灌溉农业
3. 4.120°W穿过西雅图东侧、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 100°W穿过其中西部地区;80°W穿过伊利湖、匹兹 堡、佛罗里达半岛东侧海域;美加两国西部界线在 49°N,40°N穿过丹佛、费城一线;30°N穿过休斯 敦、新奥尔良北侧陆地
2. (1)经济发达、部门齐全 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 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2)外贸对象广泛 主要外贸对象有美国、亚洲和西欧。 (3)工业临海分布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 濑户内海沿岸,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 及附近地区是主要工业区。 (4)农业单产高,渔业发达
链接·思考
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 附近煤、铁、石油资 源丰富 煤、有色金属等矿产 丰富
考题名师诠释
【例1】 2004全国文综Ⅳ,36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 小麦 玉米 、 是 。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A.广东 C.新疆 B. D.
B
(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