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公开课课件1
练习
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1、C+CO2=2CO 2、C+H2O=CO+H2 3、CO+H2O=CO2+H2 由此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 原性强弱顺序是
C>CO>H2
练练一习练
氯氯配氧气,平化有如下产毒氯列物,气方、化泄程还工漏式 原厂 ,, 产常 会并 物用 在指浓 管出氨 道氧水 周化检围剂验产、管生还道大原是量剂否白、漏烟 并放出N2 H1C、l+写K出M反nO应4=方K程C式l+并M用nC氧l2+化H还2O原+方Cl2法配平
2、根据下列反应:
• 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
• 2KMnO4+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8H2O • 2FeCl2 + Cl2 === 2FeCl3 • 判断以下各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
是
• A.KMnO4、FeCl3、Cl2、CuCl2
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要求 • 1、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及数
目得分析
• 3、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 4、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 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 6、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 7、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
1、氧化剂: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具有氧化能力,起氧化作用。 还原剂: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具有还原能力,起还原作用。
子转移数目
(1)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 还原产物
(2)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其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则其非金属单质氧化性越强
(3)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 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 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 主要呈现一种性质。一般情况下,同一元素 高价态的氧化性强于低价态氧化性
C、KCl中既含35Cl,又含37Cl
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之比为6∶1
3、X、Y、Z、W、Q均为含氯的化合物,我们 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 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未写条件,未配 平)
⑴G→Q+NaCl ⑵Q+H2O→X+H2 ⑶Y+NaOH→G+Q+H2O ⑷Z+NaOH→Q+X+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物由低到高的顺序
量白烟,又知发生反应后有ZnO、N2、H2O生成。
D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H4NO3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NH4NO3固体溶于水,所得的溶液的pH小于7 C.若有1molN2生成,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mol D.Zn失电子的数目等于NO3-中N的得电子的数目
16H2、Cl的若+2物消K质M耗n的1Om量4o=是l氧2多K化C少剂l+?,2M则2n/C被3l2氧+m8化oHl的2O还+5原C剂l2
3Cl2 + 8NH3== 6NH4Cl +N2
练习
在一些电视剧中,为达到一定的特级效果,经常需
要“烟幕”来配合。这里所需的“烟幕”有的是用
NH4NO3和Zn粉按质量比8:6.5混合放于温热的石棉 网上。使用时滴水数滴滴于上述混合物上即产生大
【练习】
1.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CuS+8HNO3==
D
3Cu(NO3)2+2NO++4H2O
B. 3Cl2+6KOH==
5KCl+KClO3+3H2O
C. 3H2O2+2KCrO2+2KOH==
2K2CrO4+KClO3+3H2O
D. 3CCl4+K2Cr2O7==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
2、氧化性的强弱 物质越易得到电子,其 氧化性越强,与得到电子的多少无关。
A.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C. 根据具体的反应判断 D.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E. 根据元素化合价态判断 F. 温度越高、浓度越大、某些情形下酸度越
大,氧化性越强。
练习
2、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对应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对应生成物 氧化剂(有氧化性)--→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氧化产物
3、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还原剂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 氧化产物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反
生
应
一定条件反应
成
物
物
氧化剂 还原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2CrO2Cl2+3COCl2+2KCl
【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和判断
【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和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化合价变化是电子转移这个本质变化的 外在表现,在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中,要抓住化合价为突破口,通过化合 价的变化来分析有关问题。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
1、根据下列反应: 2H2S+O2 === 2S+2H2O 4NaI + O2 +2H2O === 5NaOH + 2I2 Na2S + I2 === 2NaI + S 判断以上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由大至小的 排列顺序。
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O2>氧化产物S 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O2>氧化产物I2 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I2>氧化产物S 答案:氧化性:O2>I2>S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
常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对氧 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合价升降、电子 得失、被氧化或被还原的情况进行 分析。双线桥法分析如下:
练习
2、已知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 ,若用K35ClO3和H37Cl作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KCl中只含35Cl
B
B、KCl中只含37Cl
为
GYQZX
——————————。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
1、还原性的强弱 物质越易失去电子,其 还原性越强,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A.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S2->I->Br->Cl->OH->NO3->SO42->F-
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C. 根据具体的反应判断 D. 根据元素化合价态判断 E. 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 B.Cl2、FeCl3、KMnO4、CuCl2
C
• C.KMnO4、Cl2、FeCl3、CuCl2
• D.CuCl2、FeCl3、Cl2、KMnO4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作用
1、守恒律——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 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 2、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配平、计算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