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浅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浅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发表时间:2012-08-09T15:39:11.797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6月供稿作者:刘立宪杨卉
[导读]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

刘立宪杨卉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G35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高新技术在各个领域以及图书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促使了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方向迈进。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况,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概况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用户对图书馆网络信息需求的服务越来越上档次。

用户并不满足对网上馆内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获取,而更多的是想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网上其它共享信息资源的获取与查询。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的作用,提高本馆对用户信息服务的质量,我们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真正效益。

1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概况
与非网络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二是内容丰富,载体多样。

从内容上看,有来自国家政府部门、行政单位、企事业单位、教育与研究机构、社会团体、个人等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所有人类活动的信息。

从载体形式上看,可分为文本式文件、计算机软件、图像文件、声音文件等。

三是信息繁杂,价值不一。

四是结构复杂,分布广泛。

从整体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尚处于无序状态,从而使得各信息机构在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上显得艰巨而复杂。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网上的重要资源之一,但目前其自动化建设和网络建设相对落后,大多处于学术地位低、技术条件差、藏书建设经费短缺的境地。

如前所述,网络信息资源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娱乐等所有人类活动的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有序组织、存储,并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这正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电子资源的数量及种类还不够丰富。

电子资源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其拥有的品种及数量还有待丰富,由于馆内设施及资金等原因,电子资源建设有待加强。

尤其是自建的特色馆藏网络资源比较贫乏。

数据库建设没有统一的计划、分工和合作。

各馆建立的数据库结构单一、覆盖面窄,自建特色数据库相对贫乏,使得网络化建设加大了成本和难度。

专业人才缺乏,现代管理落后。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因素,图书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缺乏,再加上管理手段的落后,抑制了图书馆人员主动开发信息资源的积极性,阻碍了信息开发工作的深入发展。

网络信息资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没有深层次的开发,使得网络链接和共享受影响,整体的服务水平不高,信息利用率低。

2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网络环境下的馆藏信息资源建设,既要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现实需要, 又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具体来说,应坚持四条建设性原则:
2.1共享性原则
由于每个图书馆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资源, 因此共享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很有必要。

只有通过多个图书馆的协同发展, 形成一个互为补充、互为利用、互为推动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2.2系统性原则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 只有系统地、连续地从馆内与馆外、国内与国外收集和积累各种信息资源,才能不断充实图书馆的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发挥信息资源的有效作用。

2.3多样性原则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体现。

要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唯一的方法是开展多样性服务。

2.4标准性原则
传统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软件系统差异很大,而各馆的数据库建设也各自为政,其标准和格式都不一样,导致开发的数据库无法在网上实现共享。

因此,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中,必须使用统一的标准规范,才能实现资源内容的相互操作与交换, 长期管理和使用。

3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3.1加大电子资源建设力度
根据本馆经费和专业学科调整采购策略,逐步加大对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比例,为教学、科研提供详实、权威、方便检索利用的信息资源。

引进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等数据化文献,不但充实馆藏,也方便读者查阅。

3.2加强馆藏特色数据库资源建设
在加强资源建设,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外购数字资源,它还应有自己的特色馆藏网络资源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优势及个性。

应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立足于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将本馆及本校的特色资源进行加工,推上网络。

如本校学位论文数据库、重点学科资源库等。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信息资源中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转化为计算机化的可检索的特色数据库传输上网,以更广泛、深入地反映馆藏信息资源,供读者使用,这是极为重要的其他网络信息制造者不能提供的信息资源。

3.3构建网络学术资源导航系统
资源导航系统是根据学校教学特色及科研需要,对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信息进行收集、组织、整理,为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提供的指引系统。

由于各馆都存在多种电子资源,还有一些网上免费的专业性或综合性数据库,为了帮助读者从尽可能广的空间和尽可能短的时间范围内获取尽可能有价值的信息,为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更加方便有效地利用,对所有电子资源进行信息导航是绝对必要的。

现在有些高校图书馆和大型综合图书馆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特色的电子期刊导航系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导航系统。

3.4逐步实现区域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技术力量不够强等原因,我们的网络信息资源还不够丰富。

另一方面由于IP地址的身份鉴别再次将网络信息资源分割成了传统图书馆时代“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

这就使得宝贵的经费在重复购买资源时被浪费掉。

应借助于Yahoo、Infoseek、Google 等搜索引擎寻找搜集各种信息源,然后将信息分门别类,按一定主题进行分析过滤、分类及集中整合,形成专业指引库,方便用户查找某一类信息,如可建立法律类、专利类的专业指引库。

此外,网络信息资源收集还应加强对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搜集。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己在分类加工,组织整序文献信息方面的专业特长,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工作,改变网络信息庞杂无序、良莠不齐的状态;同时,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采集和有效的整理、加工,建成本馆的特色数据库和资源导航库,形成功能强大的检索系统。

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并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拥有现代化管理技能的高素质、高科技人才,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把图书馆建设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中心枢纽,为学校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实现网络信息的增值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玉宝.21世纪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建设与展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3(3):8-9.
[2]周密,但旺.数字化文献及其版权保护[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6):14-16.
[3]文正芳,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新论[M].现代情报.2004(8):153-1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