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特性.
(3)保水性:保水性差,泌水倾向加大, 振捣后拌合物中水分泌出,上浮,使水分 流经的地方形成毛细孔隙,成为渗水通道, 上浮到表面的水分,形成疏松层。如继续 浇筑,形成夹层,影响水泥浆与石子和钢 筋的粘结。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1)用水量是决定拌合物流动性的主要因 素。如果增加用水量,流动性大;但黏聚 性、保水性差,影响混凝土强度、耐久性。 因此必须在保持水灰比的质量不变的条件 下,增加水,必须增加水泥用量。
(3)温度变形:温度降低1℃,每米胀缩 0.01mm,温度变形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 利,因内外温差较大,因而变形。
(4)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弹性变形和塑 性变形;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 增长的变形叫徐变。2-3年才稳定。
4 混凝土的耐久性
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以 及防止碱-骨料反应等统称为混凝土的耐久 性。
(2)按胶结材料分:水泥混凝土、石灰硅质胶结料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 混凝土、碱矿渣混凝土、硫磺混凝土、沥 青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树脂混凝 土、聚合物浸渍混凝土。
(3)按使用骨料分:特重混凝土、普通混凝 土、轻骨料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细颗粒 混凝土。
(4)按用途分:多孔混凝土、结构混凝土、 围护结构混凝土、水工混凝土、道路混凝 土、特重混凝土。
(5)按施工工艺分:普通现浇混凝土、喷 射混凝土、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混凝土、注浆混凝土、真 空吸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
(6)按配筋材料分:素混凝土、钢筋混凝 土、钢丝网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预应力 混凝土。
二 混凝土的特性
混凝土的特性: 1、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易性 2、混凝土的强度 3、混凝土的变形性质 4、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 特性
一 简介:
1、混凝土的组成:砂、石、水泥、水、外 加剂、掺和料、钢材等。
2、1824年波特兰水泥问世;1880年出现混 凝土;1903年我国首次使用混凝土。
3、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 高层;10及以上为高层。
4、分类
(1)混凝土结构按竖向结构类型分:框架 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 体结构。
措施:①先用适当品种的水泥;②严格控 制水灰比;③选择质量好的砂石,严格控 制骨料中的泥及有害物质,采用级配好的 骨料。④适当掺入减水剂、引气剂。⑤在 混凝土施工中,应搅拌均匀、振捣密实、 加强养护等,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
谢谢大家
1、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易性
(1)流动性:流动性的大小反映拌合物的稀稠, 它影响施工难易及混凝土的结构质量。
(2)黏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种组成材料 之间有较好的黏聚能力,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 不致产生分层离析。黏聚性差的拌合物中,水泥 浆或砂浆与石子易分离,混凝土硬化后会出现蜂 窝、麻面、空洞等不密实的想象,严重影响混凝 土结构质量。
(4)还与水泥的品种、骨料的条件、时间、 温度、外加剂等有关。
检查方法:
坍落度的高度大,就说明流动好。
用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一侧轻敲,如果轻敲 后拌合物保持整体渐渐下沉,表明黏聚性好;如 果拌合物突然倒塌,表明黏聚性差。
当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果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 析出而拌合物因失浆骨料外露,说明保水性差; 如果无浆或有少量的稀浆析出,拌合物含浆饱满, 则保水性好。
3 混凝土的变形性质 混凝土在硬化后和使 用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形。
(1)化学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 泥水化后的体积小于水化前的体积,致使 混凝土产生收缩。
(2)干湿收缩:当混凝土在水中硬化时, 会引起微小的膨胀;当在干燥空气中硬化 会引起干缩,它使混凝土表面开裂,造成 混凝土的耐久性严重降低。影响因素:用 水量、水灰比、水泥品种及细度、养护条 件等
④施工质量 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因素, 若发生计量不准、搅拌不均匀、运输方式 不当造成离析、振捣不密实等现象,均会 降低混凝土强度。
⑤ 提高混凝土强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采用干硬性混凝 土拌合物;采用湿热处理(蒸汽养护、蒸 压养护)、改进施工工艺、加入外加剂等 措施。
举例:改进施工工艺
磁化水拌合混凝土可提高强度、节约水泥: 水以一定的流速通过磁场,由于切割磁力 线使水的性质发生变化,称为水的磁化。 据国内外实验研究证明,用磁化水拌合水 泥和混凝土可以提高强度,节约水泥,符 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具有很好的经 济效益。
低水灰比净浆裹石混凝土工艺:是将搅拌 成低水灰比净浆,在搅拌的净浆中掺有减 水剂,继之将石子和净浆共同搅拌,然后 加砂搅拌,最后加入其余的水搅拌成混凝 土混合料。由于石子表面牢固地附着一层 低水灰比净浆,可有效防止后来加水向界 面集中,显著地改善界面结构,强化了界 面粘结。混凝土28天强度可提高20-50%和 节省水泥10-28%。
(2)水灰比 水灰比决定水泥浆稀稠,为 获得密实的混凝土,所用的水灰比不宜过
小;为保证拌合物有良好的黏聚性、流动 性,所用的水灰比不能过大;一般为0.5-0.8 。
(3)砂率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用量占 砂、石总量的质量百分率;砂率过大,水 泥一定的情况下,包裹骨料的水泥浆层会 减少,流动性变差;过小,易出现离析。
2、混凝土的强度
(1)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抗拉 强度(抗压强度的1/10)、抗弯强度、抗剪 强度。
(2)混凝土受压破坏的特点:主要发生在 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上,决定混凝土强度 的应该是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
(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①水泥强度、水灰比。水灰比并不是越小 越好,当水灰比过小时,水泥浆过于干稠, 混凝土不易被振捣密实,反而导致混凝土 强度降低。
②龄期 混凝土在正常情况下,强度随着 龄期的增加而增大,最初7-14天内较快,以 后增长逐渐缓慢,28天后强度增长更慢。
③养护温度与湿度 混凝土振捣后,必须保
持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使水泥充分 水化,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快速增长。一般 规定: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 配置的混凝土,浇水保湿的日期不少于7天; 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掺有缓凝型外 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则不得少于14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