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字6 古对今 表格式教案

识字6 古对今 表格式教案

识字6 古对今(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发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发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课文《古对今》。

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

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

精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初读课文
1.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画生字。

把课后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会认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2.识记生字。

(1)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

(2)定位联想:
“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作字形分析。

(3)熟字加减:
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如“圆、凉、细”可以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夕”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多”减一半。

(4)寻找字源:
精读课文学习字词(25分钟)“寒、朝”均是会意字,可让学生看看金文的字形,给学生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
如“寒”——是指一个人在一间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他在旁边放了稻草取暖,但是仍无法御寒。

“朝”——是指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而残月还未消失。

3.反复朗读,巩固读词。

会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古凉细夕李语香
2.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生字,生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

“细”:左窄右宽,“田”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语”:左右结构,言字旁的点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精读课文
1.学习第1小节。

(1)第1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是两组反义词。

“古今”是一组时间方面的相对反义词,“圆方”是形状方面的相对反义词。

)(2)第2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这也是两组反义词。

“严寒”写的是冬天,“酷暑”写的是夏天,“春暖”写的是春天,“秋凉”写的是秋天,两组对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年四季的不同。


2.学习第2小节。

(1)这一小节是一些什么词组成的对子歌?(其中“晨—暮、雪—霜”是两组同类词,“和风—细雨”是近义词,“朝—夕”是反义词。

)(2)这一小节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中早晚的对比、天气状况的对比。


3.学习第3小节。

(1)第1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桃、李”都是水果,“柳、杨”都是树木,为同类词组成的对子歌。


(2)第2句对子词是两组什么词?
(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则是两个四字词语,这句把两个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拆开相对,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4分钟)
找对子:给学生每人一张本课的词语卡片,让学生找到能和自己相对的词语,然后读一读。

课后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课外读物,搜集对子歌,并背诵。

比一比,谁搜集得多,背得多。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共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适时地、有选择地运用一些游戏,为学生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