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员德育

全员德育

“全员德育”落实好措施得力见成效董景祥近年来,我校积极深入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且使德育工作对其它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我校1994年被评为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连续10年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1996年并获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1996年还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和国防教育先进集体。

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提高认识,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党支部书记、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团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以及政治教研组组长参加的德育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构。

学校要求每个教职工都要明确----“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奠基工程,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与心愿”。

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遥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明确了社会主义学校中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学校规定学生德育工作是全体教职员工本职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认识到,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是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为此,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定期学习、研讨学校德育工作,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小学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文件、法律,各教研组认真学习了《普通中学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研究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学校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在制定的学期工作计划中都要有关于学生德育工作的内容,并于期中、期末作总结,交流每人在这方面的体会。

学校各部门对人员的考核都要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硬指标”,并与奖金、评选先进、职称评定和职务晋级等适当挂钩。

此外,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全员德育”的局面。

为确保实现“全员德育”的局面,学校规定每学期每位教职员与学生谈话(做思想教育工作)的人次数基本标准,并组织全体职员参加学校的值勤、督导工作,确定收集关于学生表现的反馈办法,以加强教职员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此外,我们还狠抓了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使这些学科的教学真正起到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要求教师备课时既备教学大纲又备德育大纲;既要有教授文化知识的课堂目标,又要有渗透德育的课堂目标。

所有的听课活动都要评价教师授课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有无及方式的优劣,由教务处、教研组进行评估。

此外还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评估。

在抓德育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重点抓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在聘任时把好优选关,井坚持班主任例会及学习制度,举办“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讲座”,编印了教育理论文摘,加强班主任的业务学习,以提高班主任的素质。

学校还确定了班主任、青年见习班主任、导师班主任三种职责,建立了班主任考核制度和班主任工作档案制度。

我们也十分重视学生干部这支“德育队伍”的建设,这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又一个关键。

学校每学期都制定培训计划,各班实行班长轮流制及讲评制,由学生会组织每周四的“校主人日”及文明值勤岗等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参加“纪律、课间操、卫生”三项流动红旗评比。

二、抓德育内容及德育渠道的落实我们向全体师生员工明确了学生德育工作的两大项内容。

一是着眼于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的教育;二是着眼于“要成才先学做人”的教育,抓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在校风正,学生守纪律、文明层次高上下功夫,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

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及日常管理都围绕这两大项任务来开展。

我们在政治方向教育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近现代史教育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政治觉悟。

第二项任务中我们重点抓学生文明言行举止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对人有礼貌的习惯,培养其爱校、爱班集体的精神和守纪律的习惯,以及爱劳动、讲卫生、勤俭节约的习惯。

我校对学生的劳动教育着眼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人民情感的培养,除了开设部分劳技课以外,我们重点抓了学生参加卫生清扫、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会自我服务本领等方面的教育。

每逢寒暑假后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主持三日家务劳动”的考核。

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也已形成常规系列。

为使德育内容落到实处,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开展对学生的教育:1.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渗透对学生的德育(前面已谈及)。

2.规范升国旗仪式及认真实行国旗下讲话制度。

五年多以来,我校坚持将“升国旗日志”、“旗手简介”、“国旗下讲话”收集装订成册。

国旗下讲话做到内容充实、有感染力,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3.讲求校会、班会的实效。

规定每月召开一次校会、两次班主任主持的班会和一次由学生主持的主题班会。

班主任要进行班会备课,每学期初根据德育大纲制定班会进度计划。

4.学校做出计划安排,使教育活动课程化。

学校规定:2月份为校规校纪教育月,3月份为学雷锋、学解放军、强化“静、美”文明活动月,4月份为继承革命传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活动月,5月份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教育月,6月份为热爱党、树立革命理想教育月,8月份为“军训月”,9月份为尊师、文明礼貌月,10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11月份为艺术节活动月,12月份为体育节活动月。

还规定每学期举行一次队列广播操与擒敌拳比赛,并举行一次美术、书法大赛;每年上半年举行一次革命歌曲大合唱比赛,下半年举行文艺会演(庆祝元旦)。

5.发扬军(警)民共建的优良传统,聘请解放军任学生的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定期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建立了学生与公安干警共同巡逻的制度,每年对初一、高一新生进行军训。

6.学校建立了4处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某机关警卫连----思想教育与学军基地;江苏路派出所----法制教育基地;观象山公园----劳动教育基地;北舰气象台、青岛天文台----科技活动基地。

三、使德育管理落到实处1.目标管理落实。

每学期开始,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都要制定学期目标,期中、期末对照检查,作出评定。

学校制定了学生品德高层次目标、一般层次目标和低层次目标,要求每个学生制定达标计划,每半学期由班级进行一次评定,由学校审核,红榜公布各班达到高层次目标的学生名单,改变过去只用红榜公布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名单的做法。

2.班级考核落实。

学校对班级实行“五育量”化评分制,含早自习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仪表仪容、出勤、卫生、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等多项内容,做到日考评、日公布、周小结、月评选,开展争取纪律、卫生、课间操三面流动红旗的活动。

这样,评选市先进班集体和校文明班就克服了以往评选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做到了科学化、规范化。

3.学生品德评定考核落实。

对学生的品德、操行除每学期进行等级评定及写出评语外,我们还实行了“学生道德行为月评定”制度,建立了含54项内容的评定表格,每个月由学生个人、小组、班委评定,班主任确定学生得分,反馈给学生本人及家长。

我们坚持学生管理档案制度,每人一袋,学生的个人计划、总结、品德行为评定表,受到的表扬、处分记录及个人检查等全部纳入其中。

这一方面是作为学生成长历史的记录保存,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其发挥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4.严格奖励、处分和毕业、肄业制度。

每年5月,学校评癣表彰文明班集体、先进团支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校园十佳”学生、“后进变先进”学生。

平时对有打架斗殴、偷窃、吸烟、考试作弊、损害公物行为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坚持错误者进行必要的处分。

坚持设光荣册、耻辱薄的做法,对思想品德不及格、体育不及格或文化水平未达到省教委规定的学生一律不颁发文凭,并坚持严格的考勤制度等。

这些措施对形成优良的校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何使学校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低效”到“高效”?清泉中学作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

日前,学校成立了以汪建德校长为组长、全体行政和年级组长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管理网络,形成了人人抓德育、时时抓德育、处处抓德育的新局面。

为了认真践行“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清中学生潜力无限”的教育理念,实现“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办学承诺,清泉中学建立了教职员工德育工作“全员育人岗位责任制”,分别制定了分管行政、年级组长承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管理、科任教师承包学生,加强课堂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分管行政和年级组长要加强年级德育常规管理,制定本年级德育工作目标,尤其是强化对班风较差、力量薄弱班级的指导帮扶,每周至少一次与承包班级及学生进行交流;班主任对班级德育工作全面负责,关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每周不少于三次与本班学生进行交流;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加强对班级的管理,每周至少一次与承包班级及学生进行交流;此外,学校还动员职员、工人参与德育工程建设,要求每周至少一次与承包班级及学生进行交流。

为了使学校全员德育工程不走过场,取得实效,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全员德育考核办法。

办法指出,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从不同角度结合各自工作的特点,努力做好德育工作,实现学校育人目标。

办法明确要求,全体教职员工每周都要与承包学生交流一次以上,并有记录,有学生签字。

对课堂上学生有违规、违纪行为出现,科任教师未加管理,视其情况分别给予德育考核扣分;在校园内外发现违规、违纪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帮助,对正在违规、违纪的学生视而不见者,学校一旦发现扣德育考核分。

学校每期还将综合班级量化考核情况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德育工作考核,分别发放德育考核一、二、三等奖,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到个人年度考核指标之中。

当前,全校183名教职员工正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主动的与帮扶学生搭建交流沟通平台,有针对性的对学困生开展教育转化工作。

自方案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育人意识更加明确,学生行为更加规范有序,学习风气日益浓厚,学校良好的办学形象正逐步深入人心,校风最好的巴渝名校目标一定会实现。

全员德育之路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矫正学校德育的误区和旧的德育观念,努力探索新的德育管理模式与评价方法。

本文从德育机构的设置、德育观念的更新、德育力量的整合、德育评价的重建等方面阐述了学校德育工作全员管理模式的构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