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件命名规范

文件命名规范

文件命名规范
对一般办公文件来言,规范文件、文件夹命名如下。

一、文件的命名规范
文件命名的结构:项目命名词(或项目编号)_文件命名词_日期_V版本号.文件后缀例如:Doc_PCPIS Proposal_20101112_V1.0.doc
文件名称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项目名称或编号,第二部分为文件的描述,第三部分为当前文件的日期,第四部分为文件阶段标识加文件后缀。

如果是同一版本同一阶段的文件修改过两次以上,则在版本标识后面加以数字标识,每次修改数字加1;当有多人同时提交同一份文件时,可以在版本标识的后面加入人名或缩写来区别。

二、文件夹的命名规范
标准的文件夹命名结构:项目命名词(或项目编号)_文件夹名称_日期_日期。

举个文件夹命名例子:Prj_PC PIS Project_20101112_完成日期。

第二个下划线后为空,等待工作结束时,添加工作结束的日期。

经过这样的命名,1、首先自己通过建立文件夹把文件进行整理和分类,便于自己的查找和使用;2、其次,在使用Windows的查找或者其他查询工具(如Everything)搜索的时候,会比较方便容易的查询出想要的文件;3、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整理文件的习惯;4、四是可以知道文件的操作日期,这个日期可以是创建日期、修改日期。

为了更好的整理自己的文件,可增加了几个特殊的符号,用于标识不同状态的文件:
1、!(叹号)——标注重要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2、#(井号)——标注等待处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3、@(@号)——标注正在处理的文件或者文件夹
对那些处理完毕的文件,应该放在合适的文件夹当中,因此不作特殊符号的标注。

这些符号的使用,是作为文件命名的首字应用,如此一个文件夹中,标注特殊符号的文件会排列在一块,查找和使用起来会比较方便。

三、电脑桌面的清理
电脑系统里增加新的文件时,先把文件放在桌面,然后对收集的新文件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归档到不同的文件夹当中。

如果需要持续多天进行处理的话,就一直放在桌面,直到处理完成。

文件处理的过程,就相当于清理桌面的过程。

桌面的清理,每天都要进行,尽可能的把堆在桌面的文件清理掉。

这些文件一般有两个归属,那些没什么价值的文件,直接删除;那些有些价值的文件,处理完毕后,归档到不同的文件夹当中。

处理中的、待处理的文件,就堆砌在桌面之上,随时的警告自己,要尽快的处理,留给自己一个清洁的桌面。

电子文档管理的COTA法则
每个人的计算机硬盘上都有相当多的电子文档,查找起来非常麻烦。

虽然有人已经开始用归整分类的方法,但没有科学的指导,仍然不得要领。

而COTA法则则是一个经过研究和实践,非常科学的管理方法,你好好使用的话,将使你的电子文档管理变的井井有条,效率倍增。

“COTA是4个一级文件夹名字的缩写,它们能够涵盖你所有的工作信息。

等我跟你讲一讲这个系统,你就会明白有效地组织信息、避免重叠是多么有用。


COTA认为,过多的分类文件夹只会增加你的负担,而只用Clients(客户)、Output (成果)、Teams(团队)、Admin(管理)4个分类文件夹(一级文件夹),即可涵盖所有属性的文件。

一般来说,这4个一级文件夹是建立在我的文档(My Documents)里的。

1.Clients(客户)文件夹包含的信息内容是“你的团队的内部或外部的客户”。

2.Output(成果)文件夹包含里的信息内容是“你的团队的产品和服务”。

3.Teams(团队)文件夹包含里的信息内容是“你的团队”。

4.Admin(管理)文件夹包含里的信息内容是“你的非核心工作任务”。

你的工作内容没有客户?你的工作内容没有产品和服务?COTA不适合你?
COTA相信,只要你真正理解了COTA,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科学的分类,COTA是适用于任何不同的工作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