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机课件

呼吸机课件

呼吸机临床应用的监护
应晓莹
呼吸机的治疗作用: 呼吸机的治疗作用
• 改善通气功能、 改善通气功能、 • 改善换气功能、 改善换气功能、 • 减少呼吸功的消耗和节约心脏储备能力。 减少呼吸功的消耗和节约心脏储备能力。
呼吸机的组成: 呼吸机的组成:
1、主机 、 2、空气压缩机 、 中心供空气时不需要工作) (中心供空气时不需要工作) 3、外部管道系统: 、外部管道系统: 吸气管道 气体加温湿化装置 呼气管道 集水杯
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的气道压力波形: 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的气道压力波形:
辅助—控制通气方式
辅助—控制通气方式 辅助 控制通气方式
• 根据潮气量的大小及机体所需通气量,设 定一最小通气频率 • 如自主呼吸频率过低(或每分通气量过低), 则自动由控制呼吸装置来补充。
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P spont
六、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P pip peep
触发
平台压
吸呼转换
呼吸转换
t
ti
te
常见的报警原因及处理
• 1.气道高压报警:高压上限设定高于吸气峰压 10cmH2o. • 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堵塞,应给予吸痰。 • ②通气回路,气管导管扭曲、打折应调整导管 位置。 • ③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拮抗或不协调,给予药 物对症处理。 • ④高压报警上限设置过低,合理设置报警界限。 • ⑤管道、积液瓶的水过多,及时倾倒积水瓶。
初步参数观察与记录
1吸气时间(TI):0.4--0.8秒 2吸呼比(TI/TE):1/1.5—2.0 3潮气量(VT):6—8ML/KG 4呼吸频率(R):新生儿 40—50次/分 1M—3岁 30—40次/分 4岁—7岁 25---30次/分 7岁—14岁 20--25次/分
5 氧浓度(FIO2):调节原则一最低的氧浓度 维持氧分压在60—90mmHg,吸入纯氧不要 超过6小时,吸入70%氧气不要超过24小 时,最设置小于50%。 6 吸气峰压(PIP):正常10--20mmHg 轻度病变20—25mmHg 中度病变25—30mmHg 重度病变>30mmHg 7 呼气末正压(PEEP):正常2—3CmH2O; 中水平4—7CmH2O;高水平>8CmH2O
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护理
1 心肺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 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小时测生命体征, 神志瞳孔、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有无 自主呼吸,人机对抗。 3 每小时记录呼吸机参数及检测值。每8小时 测量气管插管外露长度。每2小时改变体位, 根据病情做胸部物理治疗。
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护理
4 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胃肠减压管持续 开放引流 5 血气分析、胸片:上机后0.5—1小时 6 血糖:根据情况 7加强气道的湿化:温度32~35℃,不可超过 40℃。湿化罐只能装无菌蒸馏水,禁用生 理盐水或药物。水量要适当,防止蒸干。 8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水,防止误吸引起 呛咳和肺部感染。
• 5.电源报警:外接电源故障或蓄电池电力不足, 应对应处理。
常见的气道并发症
• • • • • • • 1)导管堵塞 2)脱管 3)气管损伤 4)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 5)肺气压伤 6)呼吸道感染 7)肺不张
呼吸机
呼吸机保养
1 每日擦灰,空气压缩机的过滤板每天清洗, 晾干后放回。 2每次更换管道时用酒精消毒管道接口 使用过程中每周更换1-2次,湿化水、湿化器 每天更换,定期用环氧乙烷消毒 4呼吸机停用时应放置在专门的房间用布类遮 盖防灰,定期通电试验,综合检查呼吸机功 能。 5定期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检测
(一)呼吸机类型
呼吸机按吸气向呼气切换的方式分类
1、定压型呼吸机(压力切换) 、定压型呼吸机(压力切换) 2、定容型呼吸机(容量切换) 、定容型呼吸机(容量切换) 3、定时型呼吸机(时间切换) 、定时型呼吸机(时间切换) 4、定流速型呼吸机(流速切换) 、定流速型呼吸机(流速切换)
几种常用的通气模式: 几种常用的通气模式:
五、插管前准备
上机前护士配合的准备工作: 上机前护士配合的准备工作:
1、备好固定的胶布,选择气管导管 、备好固定的胶布, 2、体位 盲插或协助摆好体位 、体位:盲插或协助摆好体位 3、必要时清理口腔异物 、 4、低血容量休克先扩容 、 5、张力性气胸:先配合医生穿刺排气 、张力性气胸: 6、备好镇静、肌松:安定、咪唑安定、万 、备好镇静、肌松:安定、咪唑安定、 可松等 7、备好复苏囊 、 8、联系床边胸片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 9、 清醒病人先做好非语言表达训练 、
压力支持通气
pressure support vetilation (PSV)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控制通气方式和辅助通气方式
控制通气方式
按预设的呼吸频率或呼吸周期,启动呼吸机的吸气相。 按预设的呼吸频率或呼吸周期,启动呼吸机的吸气相。
辅助通气方式
靠传感器感知患者吸气努力引起的呼吸触发。 靠传感器感知患者吸气努力引起的呼吸触发。
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 1 频率:一般Q3H,肺水肿的病人可以Q4-6H. 2 方式:两人配合,并严格规范无菌操作,规 范化洗手最基本、最重要; 3时间:每次尽量在10秒内完成,根据痰液情 况决定吸痰次数,一般3—4次。 4深度:插进吸痰管有阻力时后退1CM 5吸痰前短暂提高氧浓度,吸痰时呼吸机接上 模肺或设为待机状态,重新接回病人时要 按start键
Ti
触发窗
t
压力支持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PSV)
每次通气都由患者的吸气努力来触发, 每次通气都由患者的吸气努力来触发,并接受预先设定 的支持压力。 的支持压力。
Flow 峰流速 25%
T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机给予高压和低压两个水平, 呼吸机给予高压和低压两个水平,由高压向低压切换 时产生一次呼气,患者在高压和低压时均可自主呼吸。 时产生一次呼气,患者在高压和低压时均可自主呼吸。 该模式适合病情恢复将要撤机的病人。 该模式适合病情恢复将要撤机的病人。
控制通气方式
control mode
辅助通气方式
assistant mode
辅助—控制通气方式 辅助 控制通气方式
assist-control mode
间歇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气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IMV)
同步间歇强制通气
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
• 2.气道低压报警:低压限设定低于吸气峰 压5~10cmH2o.
• ①通气回路脱节,应迅速连接脱落管道。
• ②气管导管套囊破裂或充气不足,套囊适 当充气或通知医生更换导管。
• ③吸痰时可视为接头脱落而报警,吸痰结 速后立即连接管道。
• 3.气源报警:氧气压力过低,气源不足。通知中 心供气站,开大分流开关,使之达到所需压力。 • • • • • 或MV低限报警常见于: ①气道漏气 ②机械辅助通气不足 ③自主呼吸减弱等 应给予增加机械通气量等处理。
做好生活护理:
1正确管理患儿体位 :半坐位30º~45º.帮助病人翻 身叩背不张和褥疮。 2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咽部、消化道内定植细菌; 做好胃肠减压的防止肺护理,防止胃胀气引起胃 内定植菌逆行而增加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3改善营养状态,给予营养支持。 4.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5.保持室内良好通风,严格消毒;减少交叉感染和 感染暴发流行减少口咽部、消化道内定植细菌 6. 心理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