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初中地理专题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谷


陡坡


缓坡
山顶 山脊
山峰 山峰
山峰
360
362
364
365
山峰: 等高线封闭,且数值往里增大
鞍部
360
362
364
365
360.4
鞍部
364.2
360
362
358
360.3 360
山脊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
... .. .
.... .
例:读某地区等高线 地形图,画出沿直线EF的地形
剖面示意图。
解决问题
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 B: 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陡崖
难点突破二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和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 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 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 坡度越小。
③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山看一看: 说出地鞍形部部位名称

⑦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200米、500米、
四、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陡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 越疏,坡度越缓
(同一幅图中)
缓坡
等高线稀疏
示坡线(降坡线):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 海拔较低的方向.
练习巩固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 该从哪一条线路上山最好?为什么?
最低处(-400,-300]
1、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步骤1:定剖线
步骤2:定比例
步骤3:定基点
12
16
. . . . . . . . . .. . . . . . .
12 步骤4:画垂线
16
. .. . .
. ... .. . .... .
步骤5:画曲线
. .. . .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2
4
3
1.高原 4.盆地
5
2.山地 5.平原
3.丘陵
五种地形景观图
难点突破一
画出沿AB线、CD线的剖面图
等高线 剖面图 的画法
等深线
200m
100m 0m 100m
等高线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最高处[300, 400)
80 70
60
P
50
Q 60
50
20 30
40
• 典例 读图,回答(1)~(2)题。
B • (1)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D • (2)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 )
• A.从乙引水到丙 B.从丁引水到乙
• C.从戊引水到甲 D.从丁引水到戊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
一、几个概念
1、海拔 2、相对高度
甲 H=1000米 乙 h=500米
H=1500米
海平面
3、等高距: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50 150
200 150
100
150 150
200
200
A
B
小结:同一幅等高线图等高线越稀疏,则地形坡度越小;
反之地形坡度越大。
下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间隔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B
A
B
C
D
0 2千 米 1: 100000 0 5千 米 1: 500000
2千米
1千米
5千米
5千米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何判断坡度大小?
200
200
200
150
150
100
100 150
100
二、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等高线
三、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同图等距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除了陡崖处,等高 线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 ⑥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指垂直 与等高线的短线段,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
D.西北流向东南
8.图中X点的海拔可能是
b
A.180Biblioteka B.200C.220
山谷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2154.9
2150
2130
2090
2110 2110
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叠
陡崖
小试牛刀一
1、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山谷
山谷
山顶
鞍部
3、图中所绘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e f )
图中支流中,水速最慢的是 ( a )
解读: 图中崖顶、崖底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

650

600
500 400 300 200
≥500米,<600米

200米
400米

>200米,≤300米
如右图: 顶部A: 底部B: 崖高H:
500 ≤ HA <600 200 < HB ≤ 300 200 ≤ H <400
陡崖高差的计算公式: d (n-1) ≤H< d (n+1)
c 河流中分布有瀑布的是( )
400
b
300 200
100
600

500
c d
f
a
e
(2)判断地形——大地形
根据几条特殊的等高线判断地形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平原;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和缓––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上,相 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 山地; •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 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
K
L
6a0 P
M
N
R S
5b0 Q
T U
P
60
KLM
50
N
P
R S TU Q
Q
难点突破三
如上图,判断图中A、B的海拔范围各是多少?
150米>HA>100米;50米>HB>0米。 等值线共性:
在两条等值线间若还有一条闭合等值线, 则其数值只可能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小试牛刀三
7.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 B
其中n为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相对高度
丁 丙
B● A●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
(n-1)d ﹤h﹤(n+1)d,
小试牛刀二
5.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 ②21m ③36m ④43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 可能是 A.40m至50m之间 B.45m至60m之间 C.50m至60m之间 D.50m至55m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