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定性检查
一、磺基水杨酸法
【目的】掌握尿蛋白(PRO)定性磺基水杨酸法(SSA)。
【原理】生物碱试剂磺基水杨酸,在酸性的条件下,其磺酸根阴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蛋白盐沉淀。
【器材】
1. 小试管、试管架。
2.滴管、胶洗头。
3. 2ml刻度吸管、吸耳球。
4. pH广泛试纸。
5. 黑色衬纸。
【试剂】 200g/L磺基水杨酸溶液:20g磺基水杨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本】新鲜尿液或模拟蛋白尿标本。
【操作】
1、调pH 用pH广泛试纸测试尿液酸碱度,如pH不在5—6范围,可加酸或碱予以调节。
2、加尿液取小试管2支,分别加入清晰尿液1ml。
3、加试剂于第1支试管内滴加磺基水杨酸溶液2滴,轻轻混匀;另1支试管不加试剂作为空白对照。
4、判断结果 1min内观察结果,按照书中表格判断阳性程度及大致蛋白质含量。
【参考区间】阴性
【注意事项】
1、标本①如果尿液呈现明显的浑浊,应先离心或过滤。
②当知患者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含碘造影剂时,应告知结果可能产生假阳性。
③指导患者正确采集中段尿,避免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
2、调pH 本法在尿液偏碱或偏酸时(pH>9或pH<3)可呈假阴性,因此检测前可先测试尿pH,必要时用稀NaOH或5%醋酸进行调节。
3、结果判断
(1)掌握好结果判断时间。
操作时严格按照操作方法进行,判断时间严格掌握在1min,极轻度的混浊并无明显临床意义。
当尿液中含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时,在加入试剂1—2min后可能出现白色点状物,逐渐呈蛛丝状浑浊,缓慢扩散,覆盖于尿液表面,遇此干扰可离心后的尿液上清进行检测。
(2)如果通过镜检发现大量细胞,分析其阳性可能是由于混有生殖系统分泌物造成的假阳性,则可用离心后的上清液重新测定,进行验证。
(3)对于微弱阳性的判断,可选用黑色衬纸作背景,以提高分辨力。
4、灵敏度本法灵敏度高,为0.05—0.10g/L。
尿葡萄糖班氏法定性试验
【目的】掌握葡萄糖(Glu)班氏定性的方法
【原理】葡萄糖含有醛基,在高热、碱性溶液中,能将试剂中的蓝
色硫酸铜还原为黄色氢氧化亚铜,出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器材】
1、大试管、试管夹、试管架。
2、5ml刻度吸管,吸耳球
3、滴管、胶吸头
4、酒精灯
【试剂】
1、甲液枸橼酸钠42.5g,无水碳酸钠25g,蒸馏水700ml,加热助溶。
2、乙液硫酸铜10g,蒸馏水100ml,加热助溶。
甲液、乙液均冷却后,将乙液缓慢倾入甲液中,边加边不断搅拌混匀,最后补充蒸馏水至1000ml,即班氏试剂。
如溶液不清晰透明需进行过滤处理。
【标本】新鲜尿液
【操作】
1、鉴定试剂取试管1支,加入班氏试剂1.0ml,摇动试管徐徐加热至沸腾1min,观察试剂有无颜色及性状变化。
若试剂仍为清晰透明蓝色,可用于实验,,若煮沸后出现沉淀或变色则不能使用。
加入5g/l葡萄糖2滴,应呈阳性反应。
2、加尿液加离心后尿液0.2ml(约4滴)于已鉴定的班氏试剂中,混匀。
3、加热煮沸继续煮沸1—2min,自然冷却。
4、判断结果见表
【参考区间】阴性
【注意事项】
1、试剂
(1)配置试剂:试剂配制过程中可产生Cu(OH)2;为了避免Cu(OH)2沉淀,加入亲水性掩蔽性螯合物形成剂----枸橼酸钠,枸橼酸钠可与铜离子形成可溶性络盐----枸橼酸铜钠。
(2)鉴定试剂:此步骤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试剂质量控制,二是可以消除维生素C的干扰,维生素C可以引起加阳性结果。
2、标本①尿液应新鲜,久置的尿液因细菌繁殖消耗葡萄糖,可使结果偏低或造成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宜检测空腹或餐后2h的尿液标本。
②严格掌握加入尿液的体积量,使得试剂与尿液比例控制在10:1.如果尿液过量,可发生尿酸盐沉淀而影响结果的观察。
③尿液中含大量铵盐时,因其可形成铜氨铬离子而妨碍Cu2O沉淀,可用预先加碱煮沸数分钟的方法,将氨出去后在进行试验。
④蛋白含量较高时也影响铜盐沉淀,可用加热乙酸方法去除。
⑤链霉素、维生素C、水合氯醛、葡萄糖醛酸化合物的还原性药物可呈假阳性反应;大黄、黄连、黄岑等可致假阴性反应。
3、加热煮沸煮沸时应不断摇动试管以防止爆沸喷出,试管口应朝向无人出,以免操作中不慎伤人。
此煮沸过程也可在沸水浴中进行,放置5min。
4、判断结果强调冷却后观察结果。
大量尿酸盐存在时,其煮沸后
也可呈浑浊并带绿色,但久置后并不变黄色而呈灰蓝色。
5、灵敏度班氏法灵敏度为8.33mmol/L。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
未染色显微镜检查法
【目的】掌握未染色显微镜检查法对尿液有形成分进行观察的内容。
【原理】在显微镜下观察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的形态特征,识别并记录其在显微镜一定视野内的数量。
【器材】
1、刻度离心管
2、水平式离心机
3、滴管、胶吸管
4、载玻片、盖玻片、小镊子
5、显微镜
6、尿液有形成分定量计数板
【标本】新鲜尿液
【操作】
1、未离心直接涂片法,及适用于尿液外观明显浑浊者
(1)混匀尿液:充分混匀尿液标本
(2)制备涂片:取混匀尿液1滴于载玻片上,用小镊子轻轻加上盖
玻片,注意防止产生气泡。
(3)观察、计数有形成分:①先用低倍镜视野观察全片细胞、管型、结晶等有形成分的分布情况,再用高倍镜视野确认。
②确认后
的管型在低倍镜下计数,至少20个视野。
确认后的细胞在高倍
镜至少观察计数10个视野;结晶按高倍镜视野中分布面积估计
其量;计数同时注意细胞的形态、完整性,还要注意有无其他
异常巨大细胞、奇生虫卵、滴虫、细菌、真菌、黏液丝等。
离心后直接涂片法常用,适用于外观浑浊或不浑浊的尿液,尤其后者。
(1)混匀尿液充分混匀尿液标本
(2)离心沉淀有形成分:吸取混匀尿液10ml置于刻度离心管内,在相对离心率为400g的条件下离心5min(若水平离心机,离心半径为16cm时,转速为1500r/min)
(3)弃去上清液:用滴管吸去上清液,留取管底含有形成分的尿沉渣0.2ml。
(4)制备涂片:混匀尿沉渣,取1滴于载玻片上,用小镊子轻轻加盖玻片,防止产生气泡。
(5)观察计数有形成分:同未离心直接涂片法。
3、尿液有形成分定量计数板法
(1)准备尿液标本:同离心浓缩涂片法
(2)充入定量计数板:取混匀的尿沉渣充入尿液有形成分定量计数板得计数池内。
计数室一侧有大的长方格计数区,含10个中方格。
每个中方格面积为1mm2,深0.1mm,溶积为0.1mm3,即0.1ul.每个中方格又细分为9个小方格。
(3)观察、计数有形成分:在低倍镜下观察计数10个中方格内的管型总数,在高倍镜下计数10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就可得到1ul 尿液中某种细胞或管型的数量。
4、报告方式
(1)直接涂片法和离心浓缩涂片法:①细胞:最低个数—最高个数/高倍视野(HP)或平均值/高倍视野。
②管型:最低个数—最高个数/低倍视野(LP)或平均个数/低倍视野③结晶:按所占视野面积报告;(-)表示无结晶;(+)表示结晶占1/4视野(++)结晶占2/4视野(+++)表示结晶占3/4视野(++++)表示结晶満视野。
④其他有形成分报告中描述。
(2)尿液有形成分定量计数板法:①细胞、管型:个数/ul②结晶:同涂片法。
③其他有形成分报告中描述。
【注意事项】
1、尿液标本①采用新鲜中段尿,排尿后1h之内完成检查,最
长不能超过2h。
若必需延长时间要在标本中加入甲醛并冷藏,如果尿液腐败,管型将破坏,细胞发生溶解。
②使尿液呈弱酸性,可用盐酸或乙酸调节。
③用加热、加乙酸的方法消除非晶形尿酸盐、非晶形磷酸盐造成的尿液浑浊。
④尿比重可影响尿有形成分,因此检查前患者不宜大量饮水。
⑤女性患者要防止阴道分泌物等混入尿液标本。
2、显微镜观察①应遵循先低倍镜观察有形成分分布情况,后用高
倍镜仔细分辨的原则。
②按照标准化要求一定要观察足够的视野范围,即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镜视野,检查管型应观察20个低倍镜视野。
③未染色尿液标本的有形成分的分辨率金额对比度较低,在进行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要采取稍弱的光线有利于形态识别,如亮度较大很容易漏掉透明管型。
④注意形态相识有形成分之间的鉴别。
3、器材尽量满足条件使用标准化、规范化器材,如尿液有形
成分定量计数板、标准刻度离心管、盖玻片。
4、操作方法尿液标本离心、涂片或充入定量计数板、镜检等
操作,应保持一致,以便具有相互可比性,离心力和时间控制准确,离心后手持离心管45—90°倾去上层尿液。
5、报告单的要求报告单应有尿液留取时间、标本收到时间及
检测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