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的拆解.docx

实验三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的拆解.docx

实验三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的拆解
一、实训/实验目的
1.熟悉了解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

2.掌握前驱自动变速器的拆卸方法。

3.熟悉前驱自动变速器各组件、部件的名称和安装位置、连接关系等。

4.根据拆装过程熟悉了解前驱自动变速器的总体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二、实训/实验内容
对前置前驱型自动变速器——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进行分解,取出各组成部件,并有序整齐摆放。

在拆装过程中掌握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的拆装顺序和拆装方法,不同组件的拆装要求和拆装技巧等。

注意观察零部件的外形特点,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等。

将拆出的组件在变速器壳体外组装,分析研究大众01N 型自动变速器内部的工作过程。

三、实训/实验条件
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一台、实验台架一套、常用工具一套、塞尺一把、专用工具一套、压缩空气、托盘若干、实验辅料等若干。

四、相关知识
1.相关知识链接:
(1)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和组成:该自动变速器为前驱形式,因为该型号的自动变速器中包含了差速器装置,所以在有些维修资料中也称之为变速驱动桥。

01N型自动变速器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液力元件、控制机构、变速传动机构、壳体及相关附件等。

液力元件主要包括液力变矩器和油泵等,液力变矩器通过螺栓与发动机飞轮相连。

液力变矩器后面即为变速器端盖,内有由液力变矩器外壳驱动的变速器油泵。

如图3-1所示,端盖后面依次排列着换挡执行元件和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三个离合器、两个制动器和一个单向离合器。

行星齿轮机构为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由一个单级行星齿轮排和一个双级行星排复合而成。

前排单级机构和后排双级机构的两个太阳轮独立运行,而行星架和齿圈是两个行星齿轮排公用的。

在拉维娜行星齿轮机构和离合器组件之间还有一些传力连接元件,如大、小传动轴等。

大、小太阳轮、行星架均可通过离合器与输入轴相连,作为动力输入元件;大太阳轮和行星架还通过制动器与壳体相连,单向离合器也在行星架和变速器壳体之间建立连接关系。

齿圈作为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输出元件,与圆柱斜齿轮(主动齿轮)固定连接,通过一对圆柱斜齿轮的啮合传动,将动力传递到主减速器、差速器总成,如图3-1所示。

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适用于发动机纵置的车型,主减速器采用圆锥齿轮;而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适用于发动机横置的车型,主减速器采用圆柱齿轮,这也是这两种自动变速器
的主要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变速驱动桥中包含变速器部分和主减速器、差速器部分,因此内部的工作油液也有两种,变速器中为变速器油,主减速器、差速器部分则为齿轮油,两者之间有油封隔开,避免掺混,在拆装时也应注意区分。

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内部的动力传动元件、执行元件及连接关系简图如图3-2所示。

变速器壳体下方为油底壳,储存自动变速器油,同时形成密封,保护安装在壳体底面的阀体和进油滤网。

图3-1 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
2.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分解自动变速器之前,应对其外部进行有效和彻底的清洗,以防污物弄脏其内部的精密配合件。

○3分解自动变速器时不能直接用铁榔头敲打,只能采用橡胶锤或铜棒,以免损坏零件。

○4分解过程中应保持沿轴线方向拆出,避免损坏零件,禁止暴力操作。

○5在分解自动变速器时,应将所有组件和零件按分解顺序依次摆放,以便于检修和组装。

要特别注意各个止推垫片、推力轴承的位置,不可错乱。

图3-2 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传动、执行元件
五、实训/实验步骤
保持台架上自动变速器轴线水平,测量液力变矩器端面到变速器壳体端面的距离,并记录。

图3-3 测量自动变速器前端面与液力变矩器前端面的距离拆下变速器壳体上带密封圈的后端盖,此盖是压入变速器后端孔上的,拆下后,要更换新盖。

注意另一后端盖为变速器输出轴后端盖,不要拆错。

如图3-4所示。

图3-4 拆后端盖
拆下油底壳,注意此时不能翻转油底壳向上,否则油底壳中的杂质将会进入
阀体,导致阀体故障。

然后再拆下自动变速器进油滤网,进油滤网拆下后必须更换。

观察油底壳内的杂质,分析变速器的磨损情况。

拆下阀体上的传输线,松开线束插接器与壳体上的固定螺钉,使线束与阀体保持连接。

若要将电磁阀线束和油温传感器等与阀体分离,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动作用力要适度,否则会造成印刷线束短路。

拆卸阀体固定螺钉,注意使用专用工具。

在将阀体从壳体上取下前,必须首先分离手动阀阀芯与多位开关之间连接的挂钩。

将手动阀阀芯仍然保留在阀体中,但由于阀芯极易滑落,因此在拆装过程中要非常小心,特别是在安装前要保证阀芯与阀体孔清洁,并加入变速器油润滑。

取出制动器B1导油管。

此导油管位于阀体下面,壳体上的油道孔内。

图3-5 手动阀与挂钩图3-6 制动器B1导油管用专用扳手拆下间距不等的7个油泵螺栓。

注意观察7个螺栓孔中,只有对角的两个孔有螺纹,将专用螺栓(M8)拧入油泵螺纹孔内,拉出油泵。

将带有隔离套管、制动器B2制动片、弹簧和弹簧盖的所有离合器一起拉出,注意推力滚针轴承和垫片的位置,不可错乱。

将多位开关拉至驻车挡位置,固定后齿圈。

将螺丝刀插入大太阳轮的孔内,固定大太阳轮。

从后端盖孔内拆出小传动轴后端的紧固螺栓、调整垫圈和推力滚针轴承。

图3-7 固定大太阳轮拆卸后端螺栓
从变速器壳体内拔出小传动轴。

注意滚针轴承,推力滚针轴承等小零件的位置。

拔出大太阳轮和小太阳轮输入轴(大传动轴)。

图3-8 拔出小传动轴图3-9 拔出大太阳轮和大传动轴从变速器壳体上拆下转速传感器。

拆下隔离套管弹性挡圈(卡环)和单向离合器弹性挡圈(卡环)。

取出导流块。

取出行星架内的小太阳轮、垫圈、推力滚针轴承。

用钳子夹在单向离合器的定位楔上,把单向离合器从变速箱壳体上拔出。

取出碟形弹簧。

拆下制动器B1的钢片、摩擦片和压盘。

取出推力轴承和垫圈,挂入驻车挡位置,从后端盖孔处用专用工具拆下内六角紧固螺栓,然后依次取出碟形弹簧、调整垫圈、后圆锥滚子轴承、推力滚针轴承,从变速器壳体中取出齿圈及轴承等。

图3-10 拆下单向离合器等
图3-11 行星齿轮机构分解图
六、考核标准或要求
学生应能够正确的完成自动变速器的分解,解体顺序、拆解方法和工具使用符合要求,动作规范。

(30分)
学生应能够说出自动变速器中各组件、部件的名字、作用等,进而了解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装配关系、相互影响等。

(30分)
能说出自动变速器的总体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0分)
实验三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日期:1.实验目的:
2.实验要求:
3.实验步骤:
4.数据记录与分析:
5.实验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