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章丘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环境保护施工方案济南市黄河工程局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山东段)施工济南市黄河工程局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项目经理部2012年10月23日审批表环境保护专项实施方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日益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为了响应国家和业主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号召,满足业主的相关要求,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济南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积极做好环保工作。
一、方案依据(1)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 年 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 年 9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年 3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2 月 18 日国务院第 253 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 年 3 月 20 日);《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 年 8 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 年 3 月)。
(2)技术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3)其他相关文件《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4);《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7);《关于黄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77 号)。
二、济南章丘堤防加固和防浪林工程概况黄河下游平原系由黄河泥沙冲积而成,堤防基础多为沙性土,主要为壤土、砂壤土、粉土、粉砂,结构类型主要为多层结构和双层结构,确保花园口22000m3/s 洪水黄河下游大堤不决口,通过堤防加固工程,解决发生标准内洪水“溃决”堤防的问题。
堤防加固的原则是“临河截渗,背河导渗”,主要通过放淤固堤,利用挖泥船或泥浆泵抽取河道或滩区的泥沙,输送到堤防临背河侧,培厚大堤断面,延长渗径长度。
济南堤防加固工程对应黄河右岸大堤桩号为64+574~65+100、65+500~73+310、73+550~74+560、75+850~76+450、 77+150~77+970、86+630~87+700。
济南堤防加固工程在75+800~76+450段形成一个凸向淤区的弯道,堤防背河侧淤区宽度32~80m,淤区外紧邻淤区为一条排水渠,排水渠外侧为北房村。
另外,该段背河侧有三条辅道、一处水坑、一座桥梁,其中一条辅道为省道,沥青路面。
该段临河侧新堤堤线位置地质条件较好,该范围内无村庄,适合修筑新堤。
修筑新堤后,使新堤背河侧老堤宽度加上原淤区宽度满足80~100m的淤区宽度要求。
新堤填筑完成后需修筑堤顶道路以恢复交通,新堤堤顶道路标准参照平原微丘三级公路标准,选用沥青碎石路面。
考虑新老堤之间的平顺搭接,与此对应的新堤堤顶道路轴线实际长度。
济南防浪林工程位于黄河右岸桩号为86+500~91+653,长度为5153m。
防浪林按30m宽种植,其中高柳15m,丛柳15m。
险工前不种植防浪林;在距离村庄、重要建筑物较近的地方,防浪林的宽度依据实际情况种植,靠近大堤的村庄处不植防浪林。
三、环境保护管理指导标准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严格按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做好环保工作,做到与施工项目“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控制施工噪声污染,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减少污染及可能对黄河水质、滩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1、环境质量标准 (1) 环境空气空气环境保护标准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来执行。
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1。
表 3-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单位:mg/m 3(2)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保护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2。
表 3-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mg/L(3) 声环境声环境保护严格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执行。
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3。
表 3-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2、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4。
表 3-4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单位:mg/m 3(2)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676-2007)中的一级排放标准.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3-5。
表 3-5 《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3、施工期噪声:施工期噪声均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主要指标的标准值见表 3-6。
表 3-6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单位:dB(A)四、本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及其影响情况一览表济南潘庄和下巴控导工程施工期间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针对项目施工可能出现的有关环境影响因素,项目部制定相应的重要环境因素影响一览表,以指导现场施工管理。
重大环境因素及其影响情况一览表五、环境保护实施措施5.1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鼓励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选用噪声低的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机械、设备采用必要的消声、隔振、减振措施,同时做好设备日常维修工作。
2、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应减少鸣笛。
装卸材料应首选机械装卸,人工装卸时严禁抛扔。
3、所有进场施工车辆、机械设备,外排噪声指标参数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标准;施工现场主要机械(推土机、挖掘机和装载机)噪声限值:白天75dB,夜间55dB。
4、在施工噪声影响较大的区域(特别是紧邻工程区的村庄处),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设置可移动式隔声屏障,采取隔声效果较好的围护设施5、各施工点要根据施工期噪声监测计划对施工噪声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施工进度5.2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土方转运频次,有场地堆放条件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减少现场的土方存放量。
2、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
施工中的临时堆土,在大风大雨时应进行遮盖。
3、为控制扬尘,大风天气时,尽量避免土料开挖,以免加剧扬尘。
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4、应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周边环境(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适当的绿化、美化,改善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
5、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6、加强汽车运输管理,保证汽车文明、安全、中速行驶。
物料运输时应加强防护,适当加湿或盖上蓬布,避免漏撒。
7、为抑制运输扬尘,应对施工道路进行洒水降尘,洒水频次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适时调整。
在瓜果开花季节,对涉及到的施工道路,应采取增加洒水次数、汽车限速行驶等措施防止对作物产量造成大的影响。
5.3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济南市规定的相关标准;加强施工机械、车辆的维修养护。
3、尽量选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对于排放废气较多的施工机械,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4、选用质量高有害物质含量少的优质燃料,如零号柴油和无铅汽油,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5.4 水土污染控制措施1、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润滑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废气的油料等物品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2、食堂应设隔油池,食堂隔油池分离后的废水汇合到生活污水沉淀池,污水经收集沉淀后用于场地绿化和洒水降尘,废油和沉淀后的泥浆运往垃圾场。
3、在生活营地和施工区设立临时厕所,涉及保护区工程及河道治理工程,设立环保厕所,粪便污水采用集中外运处理。
4、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5、有毒有害废弃物定期委托清运单位及时清理,清运单位应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废弃物消纳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
6、在施工区主营地设置的机械修配场,布设检修平台,平台周围布设集水沟,集水沟将含油废水汇集于隔油池,在空置时进行人工清渣。
7、检修冲洗废水处理后,沉淀后泥浆用于低洼处填埋,经过处理后的施工机械车辆检修冲洗废水可用于喷洒施工道路,既可有效降低施工扬尘,又解决该部分的废水排放。
5.5 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1、施工中应尽量减少施工固体废弃物,工程结束后,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必须全部清除。
2、施工现场设置垃圾收集装置,禁止随意排放,在每个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桶,垃圾桶的数量视人员和工区范围而定。
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按规定及时进行清运。
垃圾桶需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防止苍蝇等传染媒介孽生。
5.6 人群健康保护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与当地卫生医疗部门取得联系,由其负责施工人员的医疗保健、急救及意外事故的现场急救与治疗工作。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应加强传染病的预防与监测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在工程动工以前,结合场地平整工作,对施工区进行一次清理消毒;2、妥善处理各种废水和生活垃圾,定期进行现场消毒;3、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及施工单位管理者应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施工现场的暂设用房必须按有关规定搭建,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搞好营地的卫生防疫和杀灭蚊蝇工作;4、加强卫生管理和卫生防疫宣传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体检,食堂工作人员要持健康证上岗;5、加强生活污水的管理,重视疫情监测,工地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工地负责人要尽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及落实消毒、隔离、应急接种疫苗等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流行;6、工地食堂和操作间必须有易于清洗、消毒的条件和不易传染疾病的设施,操作间必须有生熟分开的刀、盆、案板等炊具及存放这些炊具的封闭式柜橱;7、施工现场应有饮水器具,由炊事人员管理和定期清洗,保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