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分析
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 (技术共享、联合研发)
利益共同体
合作伙伴度上的其他合作 (部分技术联合、培训、联合库存等)
稳定的供求关系
相对长期的合同,供货稳定; 比较单纯的买卖关系,其他方面合作很少;
一般性的买卖关系
随机性强,不稳定的合作关系 纯粹的买卖关系
适用于:供应链管理水平优秀的供需双方.
相关概念: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即供应
商管理库存.
VMI采购:需方依据生产计划要求供应商事先 生产库存品,生产需要时候通知供应商将 库存品发来。
适用于:大公司,将库存品的管理成本转移 给供应商。
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 具体地说,借助计算机原材料到产成品的物流作适时、适量 的管理,从而在生产管理上,对物料不足、呆滞料、库存高 等问题加以系统地解决。
按照招标规定,办理合约签订工作
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包括两大部分
经验和以往承担类似合同的业绩和信誉。 为履行合同所配备的人员情况。 为履行合同任务而配备的机械、设备以及 施工方案等情况。 财务情况。 售后维修服务的网点分布、人员结构等。
2、比价采购
比价采购,是指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在选 定两家以上供应商的基础上,由供应商公开报 价,最后选择报价最优的为企业供应商的一种 采购方式 。
2、谈判准备 市场调查、SWOT分析
信息搜集分析
人员、方案准备
3、谈判的一般流程 询盘 发盘 还盘 接受 签约
4、交流技巧 多倾听 敢问 答复技巧
(四)、谈判技巧 成本分析,化整为零; 先松后紧,先理后逼; 大订单诱惑; 知己知彼,诈对方; 吉祥数字法 叫苦战术 舍卒保帅; 疲劳战术;
五、供应商管理 (一)供应商管理的必要性及现状
招标和投标是招标采购过程的两个方面, 分别代表了采购方和供应商的交易行为。
(1)、公开招标采购作业流程
制作招标文件、刊登公告
招标
并开始发售招标文件
投标
开标 评标 定标 签约
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 编制投标文件
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 和程序以公开形式进行
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负责 评标 ,确定一至三名中标候选人, 招标人从中标候选人中确定中标人
这个过程将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直到 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的模式。称之 为供应链。
• 物流定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解释):“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 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 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工作内容与成本的关系
工作内容 采购战略
时间占比 5%
供应商管理
15%
事务性工作
45%
其他(信息搜集、谈判等) 35%
总成本占比 40% 30%
5% 25%
• 来自企业的抱怨: • 质量差 • 供货时间长 • 优秀的供应商难找 • 原材料部件涨价与成品降价的矛盾 • 供应商数量太多 • 供应商满意度低 • 供应商脚踏N只船,得不到重视
供应、成本等改进项目或活动。 售后服务 参与开发 其它支持
2、供应商绩效动态管理
对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并综合评 估,实行优胜劣汰机制
评估要素
评估要素 权重(%)结果
质量
40
价格
30
交货
20
服务
10
意见
(五)供应商合作关系的趋势
战略联盟关系 合作伙伴关系 稳定的供求关系 一般的买卖关系
战略联盟关系
比价采购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节省时间及费用 (2)比较公平 (3)减少弊端
(1)选择供应商范围小 (2)信息不充分
3、议价采购
议价采购,是指由买卖双方直接讨价还 价实现交易的一种采购行为。
议价采购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1)节省采购费用 (2)节省采购时间 (3)减少失误,增加弹性 (4)可与供应商发展互惠关 系
(1)价格偏高 (2)缺乏公开性,信息不对称 (3)容易形成不公平竞争 (4)易滋生弊端
(三)采购的演变及未来趋势
1、采购与供应管理职能的产生的演变历程
2、采购与供应管理发展趋势
(1)、全球化采购
全球采购是指利用全球的资源,在全世界范 围内去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 合理的产品。
(2)、电子采购
六、采购腐败预防 腐败重点在于预防 预防关键在于流程环节设置
THE END
谢谢
来自供应商的苦水: • 贴息 • 设计变更给供应商带来的损失 • 计划数量变更给供应商带来的损失 • 原材料涨价,成品降价 • 设计精度过高,造成的成本上升 • 质量检验、罚款不合理 • 优秀供应商的优惠政策不突出 • 与企业共渡难关的供应商没有扶持政策 • 设计方案更改没有及时通知供应商
• 供应商管理必须要坚持四个原则 • (1)管理基于事实(数据分析结果) • (2)供应商根据不同的权重区别管理 • (3)提高核心供应商的满意度 • (4)不是材料采购成本越低越好,追求总
成本最优
(二)供应商的分类分级管理
大量采购(杠杆) 策略(战略) 非关键性(一般) 瓶颈
纵轴: 代表利润/质量风险(对最终产品利润/质量的 影响) 横轴:
代表供应风险;(竞争力水平、可选择数量、 公司规模)
1、供应商的分级认证策略
供应商分类 战略类 杠杆类 瓶颈类 一般类
认证策略 战略采购组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 供应商自评或现场评估 供应商自评或现场评估
采购 工厂生态
供应指标
考核方式一: 按照定单时间交货
考核方式二: 设备综合效能
系统运行效率 (合格产品出品率)
经济指标 核算到货价格
服务指标 反应表现:对订单、交货、质量投诉等的反 应 沟通手段:是否有合适的人员与本公司沟通,
沟通手段是 符合要求。 合作态度:是否将本公司看成是重要客户; 共同改进:是否积极参与本公司相关的质量、
改善采购流程
过程控制(到货过程、使用过程)
3、优化供应商数量的原则与方法
• 80/20原则 80%的采购金额来源于20%的供应商。 其作用: 提高议价能力,降低综合成本 建立更长期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优化流程,降低流程成本 提升供应链管理模式(控制供应商的供应商)
减少供应商数量的方法 加强研发工作: 推广通用的标准产品,减少异型产品的使用 调整采购策略: 扶持整合发展优质供应商: 引入竞争机制,优化供应商:
• 采购的5R目标: 在确保适当的质量(Right Quality), 以适当的价格(Right Price), 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 从适当的供应商(Right Vendor) 采购适当数量(Right Quantity)的物品和服务。
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最合适的供应商处,以 最低的价格交换到最合适数量的质量最好的 产品.
所有的谈判技巧都是以信息为前提,信息的 多与寡、对与错,都直接影响谈判手段、技 巧的应用,信息的运用情况,直接影响谈判 结果。
谈判的过程-----利益的妥协: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共赢原则,在这 个原则下追求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3、三个准则:三字诀(狠、准、韧) 狠:
准:
韧:
(二)谈判的流程化 1、目标优化:战略 最优目标 实际需求 可接受目标 最低目标
广义的MRP又称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即制造资源计划。它的内 容除包含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包括产能需求计 划(CRP: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 现象控制(SFC:shop Floor control)、需求 管理(demand management)等功能。
2、相近概念
• (1)供应定义:是指供应商或卖方向买 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 采购与供应的职能区别(采购和供应是相 通的,但又不尽相同,采购和供应其实是 一个联贯的动作,一个对外一个对内) :
• 采购:供应商管理、价格商谈等; 供应:负责查库存、订货、跟单到货等;
• (3)供应链定义:供应过程围绕一个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 材料开始制成中间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 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链状过程。
供方综合能力评估和比较
形成ABC类供方
A类 B类 C类
最佳客户 合适客户 后备客户
供货70% 供货25% 一般情况下5%
1、供应商综合能力的关键评估指标(国际通用) (1)质量指标 (2)供应指标 (3)经济指标 (4)服务指标
质量指标
评估方式一: 产品质量
评估方式二:
公司整体情况 合作的稳定性 生产制造 研发 质量管理 物流
(三)选择供应商的方法
供应商的选择方法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定性的分析选择方法; 第二类:定量选择方法; 第三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
供应商的选择方法
(四)、供应商综合能力的评估与绩效管理
管理思路一:合格供方 技术上合格 质量上合格 通过价格比较来选择供货
管理思路二:ABC供方管理
四、商务谈判
供应链总成本
所有权取得成本 所有权后成本
零和游戏理论: 核心:买卖双方完全是一种竞争关系 案例
(一)成功的商务谈判,必须要具备三个方 面:
1、一个前提:忠诚的品德。
对公司忠诚,对岗位职责忠诚。
忠诚是1,谈判结果是0,没有1这个前提,期 待好结果是不可能的。
2、两个基本点:
谈判的工具-----信息
二、采购的业务流程
三、采购的主要方式
(一)采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分类。 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 • 有形商品的采购和无形商品采购; • 分权式采购和集权式采购; • 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采购; • 国内采购和国际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