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食品微生物化学试题
课程代码:0251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微生物细胞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
A.米
B.分米
C.微米
D.毫米
2.下列抗生素中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是( )
A.链霉素
B.红霉素
C.四环素
D.青霉素
3.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沉降系数是( )
A.70S
B.80S
C.50S
D.90S
4.酵母菌的细胞壁化学组成主要是( )
A.多糖
B.多肽
C.肽聚糖
D.纤维素
5.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对称形式是( )
A.二十面体对称
B.复合对称
C.螺旋对称
D.二十四面体对称
6.下列各类微生物细胞中含水量最低的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芽孢
D.孢子
7.根霉属于( )
A.化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腐生型
D.寄生型
8.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菌种是( )
A.保加利亚乳杆菌
B.短乳杆菌
1
C.双歧杆菌
D.肠膜明串球菌
9.微生物糖代谢途径中产[H]最多的途径是( )
A.EMP途径
B.HMP途径
C.ED途径
D.TCA循环
10.果胶酶是一种( )
A.复合酶
B.单功能酶
C.只有微生物产生的酶
D.合成酶
11.酵母菌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甘油生产时,发酵液pH( )
A.保持碱性
B.保持酸性
C.不同控制
D.不断补料葡萄糖即可维持
12.所有厌氧菌都不含有的是( )
A.SOD酶
B.水解酶
C.溶菌酶
D.DNA酶
1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能致死小白鼠的是( )
A.RII型活菌
B.加热杀死的RII型
C.加热杀死的SIII型
D.加热杀死的SIII型+RII型活菌
14.在细菌Hfr×F-接合实验完成后,受体细菌一般为( )
A.F+菌株
B.F-菌株
C.Hfr菌株
D.F’菌株
15.菌种的保藏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冰箱斜面法
B.砂土管法
C.甘油管法
D.液氮冷冻法
16.每克土壤中数量最大的微生物种类一般是( )
A.放线菌
B.细菌
C.霉菌
D.酵母菌
17.工业发酵过程属于厌氧过程的是( )
A.醋酸发酵
B.酸奶发酵
C.乳酸发酵
D.柠檬酸发酵
18.对于食品被粪便污染程度,常用的表示参数是( )
A.菌落总数
B.菌落形成单位
2
C.芽孢个数
D.大肠菌群
19.较适合在蜜饯上生长的微生物是( )
A.大肠杆菌
B.链霉菌
C.鲁氏酵母
D.醋酸菌
20.下列细菌中主要引起毒素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A.沙门氏菌
B.葡萄球菌
C.变形杆菌
D.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微生物是由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组成的一大类生物的通称。
( )
2.放线菌是具有多核的单细胞质核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
( )
3.根据微生物对碳源的要求可把微生物分为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
( )
4.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的群体生长规律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 )
5.烟草花叶病毒的拆开与重建实验证实了遗传物质是RNA。
( )
6.离陆地越近,水体中微生物就越多。
( )
7.在发酵乳制品的生产中大多采用双菌种或多菌种工艺。
( )
8.食品微生物的污染主要是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污染。
( )
9.食品盐藏时所用盐浓度一般要高于糖藏时所用的糖浓度。
( )
10.沙门氏菌是一种病原菌,在肉、蛋、乳等上常见。
(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曲颈瓶试验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此实验是由法国人______设计的。
最先证实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的细菌学家是______。
2.制药工业中常用______菌来生产抗生素;常用______菌来生产酒精。
3.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存在四种形式:单纯扩散、______、主动运输、______。
4.连续培养的方法主要有两种:______和______。
5.按突变的条件和原因,突变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6.在粮食微生物中,以______菌污染危害为严重;罐头食品则易被一些耐氧性的______和芽孢杆菌污染。
7.按照凝聚力大小,可把啤酒酵母分为两类,即______和______。
3
8.食品中细菌来自内源和外源的污染,包括致病菌、______和______。
9.由微生物引起蛋白质食品发生的变质,称为______;引起脂肪发生的变质称为______。
10.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包括______食物中毒和______食物中毒。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芽孢
2.生长因子
3.商业灭菌
4.转导
5.食品外源性污染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简述毒性噬菌体T4侵染复制过程。
2.根据碳源物质和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成哪几种类型?其各自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3.简述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变化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能降解淀粉的芽孢杆菌。
5.简述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