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03261

食品化学复习题及答案03261

《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一、填空题1 碳水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单糖的数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2 单糖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分为_______和_______,寡糖一般是由_______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多糖聚合度大于_______,根据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多糖分为_______或_______.3 根据多糖的来源,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根据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一般多糖衍生物称为_______.4 糖原是一种_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___和_______中,淀粉对食品的甜味没有贡献,只有水解成_______或_______才对食品的甜味起作用。

5 糖醇指由糖经氢化还原后的_______,按其结构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6 肌醇是环己六醇,结构上可以排出_______个立体异构体,肌醇异构体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只有_______,肌醇通常以_______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同时多与磷酸结合形成_______,在高等植物中,肌醇的六个羟基都成磷酸酯,即_______.7 糖苷是单糖的半缩醛上_______与_______缩合形成的化合物。

糖苷的非糖部分称为_______或_______,连接糖基与配基的键称_______.根据苷键的不同,糖苷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8 多糖的形状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多糖可由一种或几种单糖单位组成,前者称为_______,后者称为_______.9 大分子多糖溶液都有一定的黏稠性,其溶液的黏度取决于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溶液中的_______.10 蔗糖水解称为_______,生成等物质的量_______和_______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11 含有游离醛基的醛糖或能产生醛基的酮糖都是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有弱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有强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12 凝胶具有二重性,既有_______的某些特性,又有_______的某些属性。

凝胶不像连续液体那样完全具有_______,也不像有序固体具有明显的_______,而是一种能保持一定_______,可显著抵抗外界应力作用,具有黏性液体某些特性的黏弹性_______.13 糖的热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和酯类等。

14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15 通常将酯化度大于_______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果胶,酯化度低于_______的是低甲氧基果胶。

果胶酯酸是甲酯化程度_______的果胶,水溶性果胶酯酸称为_______果胶,果胶酯酸在果胶甲酯酶的持续作用下,甲酯基可全部除去,形成_______.16 高甲氧基果胶必须在_______pH值和_______糖浓度中可形成凝胶,一般要求果胶含量小于_______%,蔗糖浓度_______%~75%,pH2.8~_______.17 膳食纤维按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

按来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

18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膳食纤维中的_______、_______类物质具有清除这些自由基的能力。

19 甲壳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为人体肠道的_______、功能性_______、食品_______、果蔬食品的_______、可以促进_______的吸收。

20 琼脂除作为一种_______类膳食纤维,还可作果冻布丁等食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细胞的_______,也可凉拌直接食用,是优质的_______食品。

二、选择题1 根据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碳水化合物是属于一类_______的化合物。

(A)多羟基酸(B)多羟基醛或酮(C)多羟基醚(D)多羧基醛或酮2 糖苷的溶解性能与_______有很大关系。

(A)苷键(B)配体(C)单糖(D)多糖3 淀粉溶液冻结时形成两相体系,一相为结晶水,另一相是_______. (A)结晶体(B)无定形体(C)玻璃态(D)冰晶态4 一次摄入大量苦杏仁易引起中毒,是由于苦杏仁苷在体内彻底水解产生_______,导致中毒。

(A)D-葡萄糖(B)氢氰酸(C)苯甲醛(D)硫氰酸5 多糖分子在溶液中的形状是围绕糖基连接键振动的结果,一般呈无序的_______状。

(A)无规线团(B)无规树杈(C)纵横交错铁轨(D)曲折河流6 喷雾或冷冻干燥脱水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随着脱水的进行,使糖-水的相互作用转变成_______的相互作用。

(A)糖-风味剂(B)糖-呈色剂(C)糖-胶凝剂(D)糖-干燥剂7 环糊精由于内部呈非极性环境,能有效地截留非极性的_______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

(A)有色成分(B)无色成分(C)挥发性成分(D)风味成分8 碳水化合物在非酶褐变过程中除了产生深颜色_______色素外,还产生了多种挥发性物质。

(A)黑色(B)褐色(C)类黑精(D)类褐精9 褐变产物除了能使食品产生风味外,它本身可能具有特殊的风味或者增强其他的风味,具有这种双重作用的焦糖化产物是_______.(A)乙基麦芽酚褐丁基麦芽酚(B)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C)愈创木酚和麦芽酚(D)麦芽糖和乙基麦芽酚10 糖醇的甜度除了_______的甜度和蔗糖相近外,其他糖醇的甜度均比蔗糖低。

(A)木糖醇(B)甘露醇(C)山梨醇(D)乳糖醇11 甲壳低聚糖是一类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D-氨基葡萄糖通过_______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的水溶性氨基葡聚糖。

(A)α-1,4 (B)β-1,4 (C)α-1,6 (D)β-1,612 卡拉胶形成的凝胶是_______,即加热凝结融化成溶液,溶液放冷时,又形成凝胶。

(A)热可逆的(B)热不可逆的(C)热变性的(D)热不变性的13 硒化卡拉胶是由_______与卡拉胶反应制得。

(A)亚硒酸钙(B)亚硒酸钾(C)亚硒酸铁(D)亚硒酸钠14 褐藻胶是由_______结合成的大分子线性聚合物,大多是以钠盐形式存在。

(A)醛糖(B)酮糖(C)糖醛酸(D)糖醇15 儿茶素按其结构,至少包括有A、B、C三个核,其母核是_______衍生物。

(A)β-苯基苯并吡喃(B)α-苯基苯并吡喃;(C)β-苯基苯并咪唑(D)α-苯基苯并咪唑16 食品中丙烯酰胺主要来源于_______加工过程。

(A)高压(B)低压(C)高温(D)低温17 低聚木糖是由2~7个木糖以_______糖苷键结合而成。

(A)α(1→6)(B)β(1→6)(C)α(1→4)(D)β(1→4)18 马铃薯淀粉在水中加热可形成非常黏的_______溶液。

(A)透明(B)不透明(C)半透明(D)白色19 淀粉糊化的本质就是淀粉微观结构_______.(A)从结晶转变成非结晶(B)从非结晶转变成结晶;(C)从有序转变成无序(D)从无序转变成有序20 N-糖苷在水中不稳定,通过一系列复杂反应产生有色物质,这些反应是引起_______的主要原因。

(A)美拉德褐变(B)焦糖化褐变(C)抗坏血酸褐变(D)酚类成分褐变三、名词解释1多糖复合物;2环状糊精;3多糖结合水;4果葡糖浆;5黏度;6多糖胶凝作用;7非酶褐变;8美拉德反应;9焦糖化褐变;10淀粉的糊化;11淀粉的老化;12海藻硒多糖;13交联淀粉;14低黏度变性淀粉;15预糊化淀粉;16氧化淀粉;17膳食纤维;18糖原;19纤维素;20微晶纤维素四、简答题1 简述碳水化合物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2 碳水化合物吸湿性和保湿性在食品中的作用。

3 膳食纤维的安全性。

4 蔗糖形成焦糖素的反应历程。

5 抗坏血酸褐变的反应历程。

6 请简述淀粉糊化及其阶段。

7 淀粉老化及影响因素。

8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哪些。

9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0 美拉德反应的历程。

五、论述题1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2 试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3 非酶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4 食品中主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及其作用。

5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答案:一、填空题1 单糖;寡糖;多糖2 醛糖;酮醣;2~10;10;均多糖;杂多糖3 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结构性多糖;贮藏性多糖;功能性多糖;多糖复合物4 葡聚糖;肌肉;肝脏;低聚糖;葡萄糖5 多元醇;单糖醇;双糖醇6 九;肌-肌醇;游离形式;磷酸肌醇;肌醇六磷酸7 羟基;非糖物质;配基;非糖体;苷键;含氧糖苷;含氮糖苷;含硫糖苷8 直链;支链;均多糖;杂多糖9 大小;形状;所带净电荷;构象10 转化;葡萄糖;果糖11 还原糖;醛糖酸;醛糖二酸12 固体;液体;流动性;刚性;形状;半固体13 吡喃酮;呋喃;呋喃酮;内酯;羰基化合物14 美拉德反应;焦糖化褐变;抗坏血酸褐变;酚类物质褐变15 50%;50%;不太高;低甲氧基;果胶酸16 低;高;1;58;3.5 17 水溶性;水不溶性;植物类;动物类;合成类18 超氧离子;羟;氢过氧;黄酮;多糖19 微生态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保鲜;钙20 海藻;凝固剂;稳定剂;增稠剂;载体;低热量二、选择题 1 B;2B;3C;4B;5A;6A;7D;8C;9B;10A;11B;12A;13D;14C;15B;16C;17D;18A;19C;20A三、名词解释1,多糖复合物:多糖上有许多羟基,这些羟基可与肽链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蛋白多糖,与脂类结合可形成脂多糖,与硫酸结合而含有硫酸基,形成硫酸酯化多糖;多糖上的羟基还能与一些过渡金属元素结合,形成金属元素结合多糖,一般把上述这些多糖衍生物称为多糖复合物。

2 ,环状糊精:环状糊精是由6~8个D-吡喃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聚物。

由6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α-环状糊精,由7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β-环状糊精,由8个糖单位组成的称为γ-环状糊精。

3 ,多糖结合水:与多糖的羟基通过氢键结合的水被称为水合水或结合水,这部分水由于使多糖分子溶剂化而自身运动受到限制,通常这种水不会结冰,也称为塑化水。

4 ,果葡糖浆:工业上采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糖化酶水解玉米淀粉得到近乎纯的D-葡萄糖。

然后用异构酶使D-葡萄糖异构化,形成由54%D-葡萄糖和42%D-果糖组成的平衡混合物,称为果葡糖浆。

5 ,黏度:黏度是表征流体流动时所受内摩擦阻力大小的物理量,是流体在受剪切应力作用时表现的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