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颌面部神经疾患

颌面部神经疾患


检查
各分支常见扳机点部位 眼支:上眼睑、眶下孔、眉、前额、颞。 上颌支:下眼睑、眶下孔、鼻唇沟、鼻翼、
上唇、口角、鼻孔下方、上颌结节、腭大 孔。 下颌支:下唇、口角、颏孔、颊粘膜、舌 颌沟、耳屏前。
检查
检查时的刺激强度: 拂诊 触诊 压诊 揉诊
检查
1、感觉功能 2、角膜反射 3、腭反射 4、运动功能
o 血管神经压迫学说 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对三叉神经疼病员开颅手术时,在其感觉根处常见胆脂瘤、小 的脑膜瘤、血管畸形和异常血管的压迫、牵拉和扭曲。
o 解剖结构的异常。 有些病例可发现三叉神经压迹处有尖锐的小 骨刺。颞骨岩部肥厚、岩嵴过高、局部硬脑膜增厚等,均可造 成对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产生局部压迫。
三叉神经痛治疗应循序渐进,先药物、 封闭、或理疗开始,如无效时在依次 选择半月神经节温控热凝、注射疗法、 神经撕脱等。最后考虑颅内手术治疗。
第二节 舌咽神经痛
定义:发生在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阵 发性剧烈疼痛(与三叉神经痛性质相 似)。
病因:原发病因不明,有神经短路说 法;桥脑病变、颅外肿瘤及颈内动脉 闭锁或颈外动脉狭窄等可为继发性病 因。
鉴别诊断
(3)鼻旁窦炎:多感冒后发生。疼痛持续 性但不剧烈。局部压痛。抗生素有效。
(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弹响,一般 无自发痛,咀嚼和大张口时诱发疼痛
(5)舌咽神经痛:咽后壁、舌根、软腭、 扁桃体及外耳道。
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 2、苯妥英钠 3、氯硝西泮 4、山莨菪碱 5、七叶莲
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
定义: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阵 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 数秒至数分钟而间歇期无症 状的一种疾病。
多为单侧发病。分原发性(真性或 特发性。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和 继发性(症状性,可查到神经系统 体)两种。
病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一)中枢病变学说:
1.属感觉性癫痫,动物实验证明铝凝胶发性三叉神经痛的
药)。也可在扳机点喷、抹局麻药。
2.封闭 3.手术治疗 4.病因治疗:如肿瘤等所致者应清除原
发灶。
第三节 面神经麻痹
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 常见病——面瘫。
中枢型(核上型)面瘫:
病损部位: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质 中枢之间,即皮质脑干束受损。
临床表现:
35-50岁好发,扁桃体区、咽、舌根、颈深 部、耳道深部及颌后区痛,性质似三叉神 经痛,但剧痛可在睡眠时发作。咽异物感, 频繁咳嗽。
扳机点常在扁桃体部、外耳道及舌根。
早晨上午发作频繁,午后至晚发作次数减 少。
诊断 表面麻醉剂涂于扁桃体、咽部可暂时 止痛
应与三叉神经痛、茎突过长、鼻咽癌 侵及颅底所致的神经痛鉴别。
周围性病变的致病因素
o 颈内动脉管前端的骨质缺陷,使该动脉与半月神经节十分接
近,搏动长期影响半月神经节和感觉根,是指发生脱髓鞘变 而引起疼痛。
o 神经分支经过的骨孔因骨膜炎而发生狭窄,压迫神经引起疼
痛。
o 高血压病,供应神经血运的动脉硬化, 血管张力的破坏等也可能导致本病。
o 面部遭受寒冷刺激也是重要原因
诊断
根据病史,疼痛的性质、部位、发作表现 及神经系统有无阳性体征,诊断较易。
怀疑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应作进一步检 查。
鉴别诊断
(1)非典型面痛: 疼痛范围广泛、深在,不局限于某一感
觉神经支配区,无“扳机点”。
(2)牙痛和其他牙原性疾患: 牙髓炎:夜晚加重,冷热敏感,有病灶牙。
其他:牙周膜炎、颌骨骨髓炎、拔牙创感染 等,持续深在钝痛,有病灶,去除病灶疼 痛消失,无扳机点。
临床特点:(1)病变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瘫痪 (2)常伴有与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3)无味 觉和唾液分泌障碍。
2 .病变在脑干内,与脑干中三叉神经感觉核的兴奋性改变 有直接关系,其兴奋性增高由病理性刺激引起。
3、丘脑的损害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性原因。
(二)周围病变学说
病变在周围部,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半月神经节或 其周围支及其末梢。
(某种致伤因素使半月神经节或感觉根受压或遭到损 害而发生脱髓鞘性变。)
周围性病变的致病因素
治疗
(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 目前治疗此疾病较好的方法
(三)针刺疗法 (四)封闭疗法 (五)理疗 (六 )注射疗法 (八)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
1、病变性骨 腔清除术
在“扳机点”部位相应区域或以往拔牙处,X 线:界限清楚的散在透光区或界限不清的骨质 疏松脱钙区,口内途径手术。
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 间歇期无任何症状。随病情发展发作越来
越频繁、间歇期也缩短。
临床表现
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可持续 数周或数月。部分病例的发作期与气候有 关,一般在春季及冬季容易发作。
原发性无阳性体征,继发性可伴有皮肤感 觉减退、角膜反射减退等阳性体征。
检查
目的是确定罹患分支,明确是继发性还是 原发性。
2、三叉神经 下牙槽神经切断斯脱术:(1)口内进路(2)口外进路 周围支撕脱术 眶下神经切断斯脱术:(1)口内进路(2)口外进路
3、颅内手术
三叉神经根部切断术、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微血管 减压术。
刀口长5CM
在下颌角至下颌最后磨牙 远中连线中点,直径1.5CM
眶下缘下1CM, 长2CM横弧形切口
尖牙窝处,粘膜转折处, 长4CM
临床表现
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 式极为剧烈的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 的刺激“扳机点”引起。
扳机点是指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固定 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粘膜特别敏感稍加碰 触即可引起疼痛发作。
临床表现
疼痛如电击、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 发作多在白天,每次持续数秒、数十秒或
继发性三叉神经疼的病因
1、可能为颅中窝和颅后窝的颅内病变。 在颅内肿瘤中,特别是位于脑桥小脑角部、三叉神经根部 及半月节的肿瘤。 鼻咽癌、上颌窦癌及各种转移癌等也可导致神经疼。
2、感染病灶都可引起三叉神经疼,尤其是牙源性感染更有 特殊意义。
三叉神经痛的病理
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疼 主要病理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