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在学生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在学生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实施方案

五、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务求实效。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好实施方案。要把设岗定责工作作为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集中时间和精力,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严格管理,认真把关。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过程中,要严格做到事前认真把关、事中加强管理、事后严格考评。要通过设岗定责,不断规范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分三个步骤进行:
1、设置岗位。各分院领导小组根据设岗原则和实际情况,研究提出设置党员岗位的初步意见;学生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确定党员岗位设置和岗位职责。
2、民主推荐。一是由党支部将岗位名称、职数、职责等情况以一定形式公布;二是党员根据自身情况向所在党支部申报合适岗位;三是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向党员公布和介绍每个岗位申报党员的基本情况、主要表现、有何专长等情况,进行民主推荐,并征求党员和部分学生代表意见。
3、定人上岗。各党支部召开支委会综合民主推荐情况,确定上岗党员人选。有条件的系,可先举行竞岗演说,再投票确定上岗人选。人选确定后,分院党生相对集中的场所,便于广大学生监督。
党员定岗后,各分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应结合实际,有计划进行上岗前的统一培训,重点学习党章,熟悉岗位职责与任务,明确履行职责的有关要求。培训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岗位进行,或以会代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各岗位大学生党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并加强教育、管理。各学生党员上岗后要做好工作日记,并按要求定期书面向党组织汇报自己阶段性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三、岗位设置类别
原则上设置5大类15种岗,各分院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来确定具体岗位,不断尝试推进在学生宿舍、实验室、社团、社区等设置相应岗位,扩大学生党员上岗履责的覆盖面。具体岗位如下:
1、思政类设3个岗:政策宣传岗、班级辅导岗、民意信息岗。
2、学习类设3个岗:学习互助岗、考研互助岗、科技活动岗。
二、设岗对象及实施方式
1、设岗对象:全体在校大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
2、实施方式:岗位设置工作由各分院党总支具体负责,指导所辖的学生党支部开展此项工作。担任主要学生干部的党员结合学生工作岗位上岗,毕业班党员主要结合在外实习的自我管理、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做好考研就业服务等方面自设岗位,其它学生党员根据岗位的设置情况和党员个人的能力素质,采取组织推荐或竞聘岗位的方式上岗,可以设置一岗多人,也可以一人多岗。
第二阶段:宣传动员
各分院党总支要通过召开学生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加大对设岗定责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帮助广大学生党员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明确设岗定责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增强对设岗定责工作的参与意识。同时要充分发动广大普通学生积极支持和配合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
奖惩办法:考核等次优秀的上岗党员要予以表彰,可优先推荐就业,优先推荐列入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士官选拔等。对考核不称职和基本称职的上岗党员给予批评教育,进行培训,或进行调岗。学生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要作为评先评优、民主评议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不认真履行职责、或拒不上岗的党员,经教育后,仍不改正的,视情况进行组织处理。
关于在学生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关于在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意见》(赣教党字[2009]46号)文件精神,为扎实推进我院大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我院大学生党员队伍实际,制定本方案。
3、健全制度,规范操作。要通过建立健全选岗、岗前培训指导、跟踪管理、考核评比等有利于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制度,规范各项操作程序,做到职责明确、运转高效,保障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顺利推进。设岗定责工作的我省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院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各分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及时总结,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要力争抓出特色,抓出成效。
考核时间:学院集中考核时间定在每年12月份。
考核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优秀比例一般为15%左右。
考核方式:学生党支部每年12月左右召开一次党员、群众代表大会,上岗党员进行述职,与会人员根据党员述职情况进行民意测评;学生党支部结合民意测评结果、平时掌握的情况、工作日记、工作难易度、取得的成效等,确定考核等次,并将考核结果列入该学生党员档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建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上岗党员动态管理机制为手段,以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主要原则:(1)坚持按需设岗、人人定岗、以岗定责;(2)坚持与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党员全面发展;(3)坚持与高校“三育人”工作相结合,发挥党员在大学生中的自我教育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4)坚持设岗定责与发挥个人专长、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5)坚持注重分类、分层指导,岗位之间有配合、岗位之内有帮扶,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
3、监督类设3个岗:党务监督岗、干部监督岗、文明监督岗。
4、事务类设3个岗:学生助理岗、勤工俭学岗、就业服务岗。
5、其他类设3个岗:学生干部岗、社团联系岗、志愿服务岗。
四、方法步骤
设岗定责工作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成立机构
学院成立以分管党建工作院领导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为副组长,院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各分院党总支书记为成员的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加强对开展设岗定责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分院要相应成立工作小组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第四阶段:考核评比
考核原则: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考核坚持以分院党总支全面负责和学生党支部具体负责相结合、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坚持支部意见与群众意见相结合、坚持注重实绩和群众认可相结合等原则。
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包括对岗位工作的熟悉程度、开展工作的时间和次数、工作服务对象的评价、工作开展的效果、工作中的创新思维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