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4、信号检察论
击中﹥虚报,击中率高 表明判别力愈高;漏报 低正确否定﹥错报,表 明判断标准高; 信号检察论通过将被试 的判别力,即感觉分辨 力和被试的反应偏差的 测定,把被试者的主观 态度、动机因素排除, 使测定不受测量反应的 倾向性影响
反应 刺激 有信号
有信号
无信号
击中
漏报
无信号
错报
正确否 定
第三节 视觉(略)
一、视觉的物理刺激 可见光波:波长380-760毫微米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1、眼睛的构造:巩膜、角膜、虹膜(瞳孔)、视网膜 (锥体细胞与棒体细胞、中央窝、盲点) 2、锥体细胞(明视觉感受颜色、细节),棒体细胞 (暗视觉感受器)。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分解和合成会 释放的能量,激起神经冲动,引起相应的视觉 3、视觉传导机制:光-感光细胞-光化反应-神经细胞冲 动-神经电能-视神经-视觉中枢 4、特征觉察器:某一神经细胞只接受一定区域的感光 细胞传递的信息,视觉皮层上存在着对某种特性的刺激 进行反应的高级神经元——特征觉察器
感觉
第一节 感觉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比如声 音、颜色、气味这都是物体的个别属性。 人对个别属性的反映总是和它过去的经验联系 在一起的。除去新生儿或特殊情况,一般不存 在单纯的感觉,感觉信息一传到大脑,知觉随即 产生。 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皆以感觉为基础。
二、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
3、调整法
让被试自己调整刺激强度从低于阈限值开 始逐渐增大刺激强度,直至刺激刚能感觉 为止;或从高于阈限值开始降低刺激值, 直至不能觉察为止。以多次平均值为绝对 阈限
4、信号检察论
前三种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会受到动机、期待因素影响阈 限测定,如有的被试判断标准严格,只有确实感觉到刺激 才会报告,而有的被试会将没有感觉到刺激报告为感觉到 了,这就将难以将测得的阈限与反应倾向性分开 信号检察论把所要检察的刺激叫信号(S),把可能与信号 混淆的刺激叫噪音(N)。其基本原理为:当被试接受一 个在噪音背景上的微弱信号,并要判断有无信号时,可能 有四种结果:对噪音与信号(SN)同时出现时回答有(击 中)或无(漏报);对噪音单独出现(N)回答有(错报) 或无(正确否定)。实验中事先告诉被试SN与N各自出现 的概率以及判断奖惩办法,被试对随机刺激进行判断,根 据结果(击中与漏报率)分析其辨别力与判断标准。
1、极限法
将刺激用递增法和递减法向被试呈现,出现阈 限(第一次感觉到)与消失阈限(第一次感觉 不到)的算术平均数就是绝对阈限
2、常定刺激法
选择在绝对阈限可能值上下5-7个刺激, 然后以随机方式将这些刺激呈现给被试, 每个刺激呈现50-100次。以呈现总数中 50%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为绝对阈限
2、传入神经的活动
它把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体内外信息在传入神 经通路中是以单个神经元或一群神经元的电位形 式呈现的,即将作用于机体的物理刺激转化为神 经细胞的事件,这就是编码(信息形式的转换)。 感觉信息的加工包括电编码、化学编码
通过微电极技术可以记录感觉通路及大脑皮层单 个神经元的放电,以获得引起单个细胞充分反应 的刺激区域和特征,这个区域称为感受野。如果 刺激不能改变细胞的放电频率,说明它不在感受 野内
绝对阈限: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阈限并非一个特殊值,而是一个逐渐过渡 的强度范围,人们将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 刺激值定为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成反比关系 低于绝对阈限的刺激觉察不到,但也能引起生 理效应,生理刺激阈限低于意识到的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能觉察出的两个刺激的最小差 别量;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 感觉能力 (略)韦伯定律:差别阈限是相对常数K。 韦伯分数在中等强度刺激范围是正确的 (略)费希纳定律: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 增加,感觉强度按算术级数增加的测定 --心理物理法
三、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听、味等 内部感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痛觉:痛觉没有专门的感受器。痛觉反应复杂, 与情绪、情境、中枢有关。如没有痛刺激源却有 痛感,如幽灵痛。有的则没有痛觉。文化习惯影 响痛觉,爱尔兰人比意大利人耐痛。催眠、安慰 剂可镇痛
四、感觉与个性
1、正常儿童的感觉机能没有明显差异,生活实 践影响感觉能力,感觉能力表现出很大个体差 异。如磨工视觉为00005毫米,染色工区分40- 60种颜色,飞行员区分1300转和1400转,厨师 的肌动觉,品酒师的味觉等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环节: 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传入神经的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的活动
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
感受器只反应某种类型的刺激 需要能量适宜的刺激 刺激的实质就是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 感受器并非消极的接受,感觉器官主动反 馈调节才能获得感觉经验。如果不进行探 索活动,感觉信息加工会中止。 (Corsweet,1953年视象固定实验)
2、感觉剥夺实验会证明感觉是最基本的心理活 动。感觉需要也有个体差异,高感觉寻求者需 要不断新异刺激,对内部感觉灵敏,而耐疼性 差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测定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度量感受性大小
可分为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与 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3、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感觉信息-皮质下中继核(进一步加工信息) -丘脑-皮质的感觉代表区按照严格配置接收 信息-将信息输入联络区进行更高级加工-产 生感觉 最新研究发现每一感觉系统都有几个皮质代表 区,不仅皮质与丘脑之间有往返的信息交流, 不同感觉区之间也有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们意识不到感觉发生在脑,而是在躯体部位, 这种投射现象是习惯和过去经验的结果
第四节 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 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发生的影响,叫感 觉相互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