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快题案例分析——中学校园规划设计
南京郊区某县高级中学,拟于县城区北缘建新校区。
拟建的新校园总建筑用地11.07ha(约166亩。
地形及周边情况详见附图)。
校园主入口拟设于西或南边(另架专用桥或扩宽南侧的桥与道路)。
总建筑面积为50 000~55 000 m²。
该校为14轨(14×3=42班)全住宿制,学生数约2000人。
一、功能内容
1、普通教室
5600~5900 m²(教室8×8 m,外廊宽3 m,厕所等附房面积亦在此项)。
建议: 3幢(1800~1900 m²)3层(平面尺寸56 m×11 m)或4层(平面尺寸42 m×11 m)。
2.专业教室
1800~1900 m²(美术、书法、音乐教室等,进深为8 m教室+3 m廊)。
建议: 1幢三层(平面尺寸56×11 m)。
3.实验楼
4600~5000 m²(各类实验室12 m×8 m,合用准备室8 m×8 m,天文包Ø6 m,中廊宽3 m)。
建议: 1幢、局部5层外加天文包(中廊式,平面尺寸56 m×19 m)。
4.阶梯教室
900~1000 m²(含中型合用教室2个和大报告厅1个)。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18 m×28 m)。
5.图书馆
2500~3000 m²
建议: 1幢、3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6.办公楼
2500~2800 m²(办公室进深6 m,中廊宽3 m或单外廊宽2 m)。
建议: 1幢、3层(平面尺寸56 m×15 m,中廊式)。
7.学生宿舍
14000~16000 m²(8人/间,进深为2m外廊+8 m寝室及盥洗+2 m阳台)。
建议: 4幢(各3400~3600 m2)5层(平面尺寸56 m×12 m)。
8.风雨操场
1800~1900 m²(其中球场场地为42 m×24 m)。
建议: 局部2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9.食堂
1800~1900 m²(其中餐厅共1000 m²,厨房700 m²)。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与形式自定)。
10.浴室
400~500 m²(含附设20×8 m锅炉房一个)。
建议: 1幢,2层(平面尺寸及形式自定)。
11.连廊
功能相关的楼宇之间可设连廊;
建议: 于必要及得当处设置(平面尺寸、面积与层数自定)。
12.运动场地
400 m标准运动场一个,篮球场4片,排球场6片(运动场地尺寸见附图)。
13.停车
机动车、校前区8~10部,校内8~10部;非机动车;教职工自行车约80辆,在学生宿舍区内设自行车10~20辆/每幢楼。
14.其他
围墙、大门、传达室及环境设施等自行酌定。
二、成果要求
总平面一张,比例1/1000,图幅2#,表现形式不限。
三、设计用时
3小时。
注: 本题重点在于校园总体的功能布局、交通组织与空间环境营造等,单体的平面无须细化与表达。
而以上各项单体建筑的体量与尺寸“建议”,是为减少考场工作量而给出的,考生完全可自行调整和创造,但应在面积范围内并参照建议的进深、单元模数等进行。
考题浅析:
中学校园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创造阳光充足、空气流动、有场所感、适合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
其用地主要包括教学用地、运动场地、绿地(自然科学园地)等。
建筑用房包括教学用房(班级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教辅用房(图书馆、报告厅、办公楼),生活服务(食堂、风雨操场、宿舍、浴室等)。
根据基地现状,南侧为住区用地,西侧为郊区干道,北侧为农田,基地南北方向较长,因此可以判断出以南侧为公共区,北侧为生活区的设置较符合基地条件。
体育场布置相对比较独立,应与教学楼保持一定的距离,风雨操场应与体育场馆结合布置。
由于中学建筑布置灵活,不同功能的建筑分设不同的区域,相同功能的建筑可以建立联系通廊,使规划的建筑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联系性。
基地还可以结合绿化设置南北向的空间轴线,行政楼、教学大楼、图书馆依规划轴线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