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借物喻人 群文阅读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借物喻人 群文阅读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几个字很有意思,通过这几个词你
们想到哪类人。

我一看到老黄牛,我就想到了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是的,用这些事物喻人非常巧妙,在我们学过的许多文章中,也有这种写法。

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比喻人的一种品格,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就是借物喻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这样的文章,体会如何巧借物妙喻人。

板书:二、教
昨天老师布置大家复习了一篇文章许地山的《落花生》,现在拿出书页,回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指名说。

(说得很完整)
1.当爹爹说“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孩子们是怎么说的,请你来读读这几段话。

出示课件一
爹爹又是怎么说花生的,我们来齐读。

说说你对这几段话的理解。

指名二人,引导归纳出特点。

教师总结板书:不好看,很有用。

2.爹爹为什么要告诉孩子这段话?指名说。

出示课件二。

小结:对,这就是爹爹借花生来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做有用的人。

3.归纳写作方法。

作者就是通过借助讨论花生来告诉我们,写景状物的文章常常用这样的写作方法,来表现突出文章的中心。

这就是托物言志。

板书。

三、扶
昨天我们布置阅读的第二篇文章是什么?生说。

1.拿出书页,快速浏览,回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你表达能力很强)
2.认真勾画批注,看作者是怎样描述古井的?指名说(嗯你画的很完整/画的很好。


3.现在同桌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井,看他(指黑板课题)是不是借助古井来赞美什么人或者说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谁有补充?
总结:你分析能力很强。

对,《古井》像《落花生》一样,作者是通过对古井的描述,来比喻赞扬了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

这样巧妙的借助古井喻人,像画龙点睛一样,很自然的就表达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自主合作学习
过渡:下面杨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两篇文章,一篇是袁鹰的《白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迅速改变新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国家组织动员大批各行各业的人才奔赴新疆,开发、建设新疆。

这篇文章就出自那个时期。

所以我推荐给大家。

另外中国有很多古诗的作者擅长的就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我特别选挑选了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推荐给大家,让大家进一步体会古典诗词是如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

(一)下面小组合作。

首先给你们半分钟的时间,四人讨论,你们倾向于哪篇,请尽快统一答案。

选择阅读《白杨》的组长请举手。

好,任务确定,请大家看阅读提示:
1.组长挑选一人朗读此文,其他人认真倾听。

2.文章是怎样描写此物的,勾画出相关句子。

3.小组讨论,作者是以此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讨论时间自我调控6分钟左右)。

(二)汇报展示。

先来看《白杨》,(倾听要求)同样选择这篇文章的小组请认真倾听,可以做补充;没有选择《白杨》的小组也要认真倾听,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1.先来汇报第二个空。

(文章是如何借物的)汇报,补充。

2.再说说第三个空。

(借白杨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汇报补充。

(找到特色。

石灰吟的小组的补充要抓住生成。

学有余力。

)(巡视时要提醒他们是赞扬什么样的人)
3.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白杨品格的人?
小结:是的,白杨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精神体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需要凝聚起所有的这些具有白杨精神的中国力量。

来看第二篇文章《石灰吟》齐读。

于谦是一位民族英雄,也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志向远大却因谋逆罪被冤杀。

1.作者是怎么描写石灰的。

(ppt)你怎么理解这两句。

对,这就是石灰的品质。

2.于谦借石灰表达感情的是哪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补充。

3.总结,诗人以石灰自喻,通过赞美石灰,抒发了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的情感。

(巡视关注)
五、练
回顾这几篇文章,不难发现,我们身边一些常见的事物,都可以巧妙地用来喻人,使我们的文章立意更深远。

如果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来写一篇文章,你会用什么事物来比喻什么人呢。

老师找了一些素材,请大家抓住事物特点,联想身边的人的品格。

用上这样的句式。

一会汇报,看到()我想到了它什么样的品质,有这样品质的人是谁,因为他怎么怎么样。

说出他们的共通点。

选取事物的特点不同,喻的人也不同。

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通过共同学习《落花生》《古井》,和我们自主学习的《石灰吟》《白杨》,初步了解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中国文学史上有许许多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

借物喻人也是写作方法中最独特的一种,希望在大家在今后的作文中尝试运用这种写作方法。

我也给大家推荐几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

评价语:你体会的很用心,你会用对比的方式来体会,很会学习。

评价语。

你品读细致。

你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你有自己的见解。

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很值得表扬。

你体会的可真用心。

评价语,你补充的很有价值汇报的很完整精彩。

看来大家还是很认可你们的汇报的。

五评价语,你补充的很有价值。

汇报的很完整精彩。

掌声送给你们。

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

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

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相关主题